七個甲子之前的庚子年,明朝剛剛打贏日本,歐洲卻已開始殖民世界

深藍妖火 發佈 2020-01-24T13:30:40+00:00

公元1600年,明神宗萬曆二十八年,庚子年。按照中國傳統的天干地支紀年法,每六十年一個循環,每個循環稱為一甲子。所以,按照時間推算,那一年距離我們今天的2020年,正好相差七個甲子。七個甲子之前,同樣都是庚子年,當時的中國,到底在經歷著什麼呢?當時的世界,又在發生著哪些變化呢?

公元1600年,明神宗萬曆二十八年,庚子年。

按照中國傳統的天干地支紀年法,每六十年一個循環,每個循環稱為一甲子。所以,按照時間推算,那一年距離我們今天的2020年,正好相差七個甲子。


七個甲子之前,同樣都是庚子年,當時的中國,到底在經歷著什麼呢?當時的世界,又在發生著哪些變化呢?

1.萬曆皇帝徹底不上朝了

公元1600年,這一年,是明朝萬曆皇帝在位的第二十八個年頭。按照史書上的記載,萬曆皇帝一共在位四十八年。也就是說,這位明朝倒數第三位的皇帝,還能在皇帝的位置上再坐20年。

這一年,萬曆皇帝三十七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


但是從這一年開始,萬曆皇帝開始徹底不上朝了。

關於萬曆皇帝為什麼不上朝這個問題,史學界始終是有爭論的。其中最大的一個猜測是:萬曆皇帝身體不好,有嚴重的足疾!

上世紀五十年代,中國考古工作者,曾經對萬曆皇帝的定陵進行過挖掘。從萬曆皇帝的屍骨上,我們可以清晰看出,萬曆皇帝的右腿呈蜷曲的痛苦狀態。可惜的是,因為當時科學條件有限,而且後來因為種種變故,萬曆皇帝的屍骨也沒保存下來,被一把火燒的乾乾淨淨,我們也沒辦法做更深入的研究。


如果是放在今天,或者放在科學技術更發達的未來,或許我們就能通過技術手段,徹底解開這個謎團了。

不過,不管萬曆皇帝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而不上朝,有一點我們可以確認的是:從萬曆十四年開始,這位明朝倒數第三的皇帝,就已經開始逐漸出現懶政怠政的現象。但是在萬曆二十八年之前,大臣們經常還能被皇帝陛下宣召入宮,解決一下政務。


從萬曆二十八年開始,萬曆皇帝卻開始徹底封閉自己。就連朝廷上的內閣首輔,也很難見到皇帝陛下了。

2.明朝開始逐漸衰敗

在中國古代的社會,尤其是像明清兩代這種權力高度集中的封建王朝,皇帝在國家運轉的重要性,絕對是毋庸置疑的。

在這種前提下,如果一個皇帝連續近三十年不上朝,會出現什麼樣的局面呢?


這個問題,萬曆皇帝用他的實際經歷,給出了我們答案。

不管是因為足疾還是因為其他什麼原因,長時間不上朝處理政務,這是一定的。因為萬曆不上朝,導致萬曆一朝後期的政府非常混亂,就算是最高層的六部,也有超過一半的官員是處於空缺狀態的。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就算內閣把擬定的官員名單呈上去,萬曆皇帝也根本不批!皇帝不批准,當然就沒有新官上位了。


這種奇葩現象,翻遍史書,好像也找不出第二例了。

當然,沒有足夠的官員幹活,倒也未必全是壞事。因為官員數量不夠,導致朝廷對民間的一些控制力度有所放鬆。正是出於這樣的原因,萬曆一朝甚至出現了所謂的資本主義萌芽!

沒錯!中國古代歷史上,也是出現過要朝資本主義方向發展的勢頭的!


只可惜,後來隨著明朝的滅亡,滿清入主中原,剛剛還處於萌芽階段的中式資本主義,被徹底磨滅了。

除了早期的資本主義開始出現以外,萬曆不上朝這件事,所帶來的其他後果,基本上就全都是壞事了。

在萬曆一朝早期,明朝因為張居正改革,而積攢下的一些家底,被萬曆皇帝自己又給糟蹋沒了。而且,著名的萬曆三大征,雖然全都以大明勝利結束,但卻耗盡了明朝的國力,讓強大的明朝,徹底成了一個空架子。

萬曆三大征,某種意義上來說,也可以稱其為明朝最後的倔強。



這一年,努爾哈赤四十一歲,開始正式踏上統一女真各部的道路。十八年後,他將在薩爾滸一戰當中,徹底擊敗明朝的大軍,成為明朝的噩夢。

這一年,明朝將領李化龍結束了播州之役,徹底平定了四川、雲貴等地,保證了明朝的統一。而李化龍的歸來,也意味著著名的萬曆三大征徹底結束。明朝軍隊的強大,已經成為落日餘暉,即將日落西山。

在此之後,基本上就是一年不如一年的敗仗了。


而在這一年之前,僅僅兩年之前,明朝剛剛結束了在朝鮮的對日戰爭。這一戰,在日本歷史上,被大書特書,堪稱日本歷史最光輝的一頁。但是對於當時的明朝來說,這卻只能算是一場局部戰爭,大概當時身居宮中的萬曆皇帝,也沒太往心裡去。

這場戰爭後,好不容易一統日本的豐臣秀吉,因病去世。而萬年忍者德川家康,則是開始了接替豐臣家統治日本。在1600年,德川家康在關原合戰當中,打贏了豐臣秀吉的遺孤,徹底統一日本。


後來統治日本兩百多年的德川幕府,或者叫江戶川幕府,就是在這一年建立的。

這一年,終於結束了萬曆三大征的明朝,就如同一頭暮年的老虎。雖然全力之下,還能再幹掉幾匹餓狼。但日暮西山的光景,卻已經無法扭轉了。

3.當時的歐洲,蒸蒸日上

相比明王朝的日暮西山,當時的歐洲,尤其是歐洲幾個新興國家,卻呈現出一副蒸蒸日上的景象。


公元1600年,歐洲已經進入大航海時代一百多年。作為先行者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已經將殖民地拓展到全世界的各個角落。不過這兩個老牌的海洋強國,也正在逐漸衰弱當中。作為後來者的荷蘭和英國,正在逐步趕超他們。

這一年,英國和西班牙的『英西戰爭』還在進行。但是作為老牌強國的西班牙,卻已經開始盡顯疲態。這場一共持續了近二十年的戰爭當中,號稱無敵艦隊的西班牙海軍,卻被英國海軍一步步打敗。英國也是在這場戰爭當中,逐漸確立了自己海上霸主的地位。


這一年,英國是伊莉莎白一世女王在位。正是在這位終生未婚的女王帶領下,英國從一個歐洲的邊陲島國,成長為殖民時代的日不落帝國。不過到了這一年的時候,女王陛下已經42歲了,並且將在三年之後去世。

這一年,後來著名的英國國王查理一世,也出生了。不過這位國王的著名,確實有些負面的。49年後,他將成為歐洲歷史上第一個被公開處決的君王。而且,隨著他的死,英國確立了一支延伸到今天的『君主立憲制』。


同樣是這一年,英國著名的東印度公司,宣告成立。這個公司創立初期,是為了方便和東方國家做生意。但很多年以後,當這個公司成長為一個龐然大物之後,卻能夠以一個公司的力量,統治包括整個印度在內的無數殖民地。

這在人類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一件事了。

不管怎麼說,就當時的世界局勢來看,明朝和歐洲,確實呈現出兩種不同的發展態勢。一個日暮西山,一個蒸蒸日上。四百多年後,再次處於一個庚子年的我們,實在應該牢記歷史上的這些教訓,不要再讓我們這個民族,落後於他人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