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獎、考試成績、談對象……節前綜合徵你中招了嗎?

揚州晚報 發佈 2020-01-23T14:32:57+00:00

春節即將到來,不少人有過年的喜悅,但也有人感到緊張和焦慮。建議做規劃、多溝通發展興趣排解焦慮面對催婚、催生、攀比成績、年終獎等現象,楊楊提醒,不要把這個作做負擔和壓力,可以理解為來自父母和長輩的一種關心,可以嘗試換種角度去理解家人。

春節即將到來,不少人有過年的喜悅,但也有人感到緊張和焦慮。「期末考試成績如何?」「你有對象了嗎?」「年終獎拿多少錢?」「什麼時候生二胎?」每年過年來自七大姑八大姨的靈魂拷問,不少人紛紛表示一想到過年就「承受不住」。


此外,春節前夕「歸心似箭症」「年終獎攀比症」「節禮選擇困難症」「已經放假無聊症」「值班無休症」「返鄉斷網不安症」……各種「年前綜合徵」來襲,連醫院心理科都有一批「學生黨」前去諮詢就診。

調查

街采中七成人存「年前綜合徵」

「對過年期盼嗎?」記者在街頭隨機採訪數十人,發現超七成人對過年有些「不滿」,有些人直呼是得了「年前綜合徵」。而其中,對象、成績、工作等都是「導火索」。

31歲的小文在揚州某國企工作,一直單身,對於過年她最怕見到親戚。「老一輩的總會問我什麼時候找對象,什麼時候結婚,其實跟他們又沒多大關係,總追問這些,讓我很煩躁。」因為過年親友聚會的事,小文已經跟父母吵了幾次了,她不樂意參加聚會,可是父母認為過年就應該團圓不能缺席,「席間總免不了被問東問西,我何必自找苦吃。」

36歲的蘇先生還沒過年,脾氣已經發了無數次。「在家裡發火,在單位也發火。」蘇先生是揚州本地人,他妻子娘家在海南,她想回海南過年,可是蘇先生不同意。「路途太遠了,我們有兩個孩子,肯定照應不過來,老大去了肯定就貪玩了,作業肯定會落下,而老二還小,出一趟七七八八要帶很多東西,萬一在海南水土不服,反而麻煩。」但妻子卻不認同,不僅吵架還冷戰。此外工作方面蘇先生也有壓力,過年雖然休假,但是手頭的項目沒有結束,所以最近半個月來,蘇先生開始出現焦慮情緒。

「長輩的節禮、晚輩的壓歲錢、燒年夜飯、春節還要宴請,事情太多,我忙得頭疼!」46歲的陳女士說起即將來到的春節,只有一個字,「累」。陳女士說,光是過節走親訪友、送禮物就讓她頭疼,「往年都是送菸酒、水果和奶製品啥的,每年都一樣,感覺沒啥新意。今年還要花心思挑禮物,而且開銷也大,我都快得『節前選擇恐懼症』了。」

11歲的笑笑原本對過年有著憧憬,但是前幾天的一次聚會,讓她情緒受到影響。媽媽帶她和朋友們聚餐,笑笑這個學期沒有拿到三好生,當媽媽得知朋友的兒子不僅期末成績好而且還拿到三好生後,對笑笑嘮叨了很多次。「總是拿我跟別的孩子比,過年肯定還要跟堂姐他們說我不用功,想想就愁人。」

此外,被催生、年終獎拿得少、沒有評上先進等,都是年前困擾受訪者的一些「痛點」。

門診

因成績、人際關係,「學生黨」就診較多

在蘇北人民醫院心理科,來就診的學生群體有明顯增多。「一是因為學生放寒假,二是由於快過年了, 不少人因此壓力更大。」心理科專家楊楊告訴記者,不少就診者存在焦慮,而原因多與學業壓力、人際關係等有關。

「有個大學生因懼怕與人接觸交往而出現焦慮,因為快過年了,免不了走親訪友,這讓她更有壓力,甚至出現了失眠,所以前來就診諮詢。」楊楊說,所謂的「年前綜合徵」其實是由緊張、焦慮而引發的情緒問題,不是一種病。是因為臨近年關,所要處理、應對的事務太多太龐雜,而給心理和情緒帶來波動。「也不必驚慌,有的人自我緩解幾天就會好了。」

建議

做規劃、多溝通 發展興趣排解焦慮

面對催婚、催生、攀比成績、年終獎等現象,楊楊提醒,不要把這個作做負擔和壓力,可以理解為來自父母和長輩的一種關心,可以嘗試換種角度去理解家人。

如何預防年前綜合徵?楊楊建議,在工作方面,提前做好計劃。在親情方面,增多溝通、關心家人,這樣做會減少年前出現焦慮的問題。如果感到壓力、情緒出現焦慮,可以去散散步、看看電影或逛逛街,約朋友聊天談心,都可以排解焦慮。

但如果出現了「年前綜合徵」,嚴重到影響正常工作和生活的程度,就需要儘早到醫院尋求專業心理師的幫助。

記者 王詩韻

編輯 晴子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