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看武漢|德國教授能帶來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解藥嗎

澎湃新聞 發佈 2020-01-24T14:45:24+00:00

無論怎樣,爾根菲爾德教授都已經帶著最可能抑制病毒的藥物趕往中國,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與SARS病毒的相似度高達82%,而重要的蛋白酶區域相似度則高達96%。

據德國當地媒體1月22日晚間報導,來自德國呂貝克大學的冠狀病毒研究專家羅爾夫.爾根菲爾德(Prof. Rolf Hilgenfeld)正在飛往中國的途中。在他的背包中裝著含有抑制劑的藥物,這種藥物或許可以在之後有效地抑制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

大多數醫藥公司對研究這種發生頻率不高的病毒並不感興趣,但羅爾夫.爾根菲爾德的科研團隊多年來一直致力於有關冠狀病毒方面的研究。在2002年SARS病毒成為眾多報紙的頭版頭條之前,他們的工作並沒有引起多大的關注,直到SARS疫情爆發,人們才突然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他們的研究成果一夜之間成了學界關注的焦點。不久後,他的科研團隊公布了SARS病毒蛋白酶的3D結構與第一個抑制劑。2006年,這一結構模型甚至被當作藝術傑作,被放置在了新加坡生物研究科學基地(BIOPOLIS)。

自2003年起,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所與爾根菲爾德教授在SARS抗病毒領域開始了長期的緊密合作。2010年10月,他曾作為中國科學院特聘研究員在上海藥物所開展為期6個月的研究工作。

爾根菲爾德教授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到,他的科研團隊的研究重點在兩種有代表性的冠狀病毒上,一種是叫做229E的可導致人輕度感冒的冠狀病毒;另一種是叫做TGEV的能引起豬腹瀉的病毒。通過對這兩種冠狀病毒的研究,他們發現冠狀病毒的蛋白酶在病毒的複製上起著關鍵作用——這種蛋白酶可以自己進行分解切割,從而又形成新的冠狀病毒,造成病毒在身體里擴散,冠狀病毒的蛋白酶正是研發攻克冠狀病毒藥物的「切入點」。

針對此次武漢疫情,爾根菲爾德教授呼籲社會各界密切關注疫情。他表示,抵抗力較好的病人更容易轉危為安,問題在於有既往病史的病人免疫系統較弱,容易受到病毒侵襲。在這種情況下,使用藥物治療的可能性不大。迄今為止,許多投入使用的藥物要麼是引發了不良的副作用,要麼見效較差。

目前,呂貝克大學生物化學研究所正在嘗試找出聯合抗擊腸道病毒與冠狀病毒的方法,這樣可以加快醫藥公司的藥物研發進程,尤其是在當下患病人數迅速增多的情況下。否則,等到高成本的藥物研發出來時,疾病早已度過了高峰期。

無論怎樣,爾根菲爾德教授都已經帶著最可能抑制病毒的藥物趕往中國,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與SARS病毒的相似度高達82%,而重要的蛋白酶區域相似度則高達96%。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