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鄂州之三國(魏蜀吳)時期的鄂東歷史

水墨鄂州 發佈 2020-01-23T16:19:01+00:00

三國三國魏黃初二年四月,魏、吳爭荊州,誰得荊州而兼天下。文獻記錄,建安六年古鄂武昌還是江夏郡屬的一個偏僻小縣——鄂縣。

三國(魏蜀吳)

三國(公元220年—280年)魏黃初二年(公元221年)四月,魏、吳爭荊州,誰得荊州而兼天下。

文獻記錄,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古鄂武昌(今鄂州市)還是江夏郡屬的一個偏僻小縣——鄂縣。黃初二年(公元221年孫權自公安遷鄂,改名武昌,因人口不足,八月從南京遷來千家吳民,包括了許多百工藝人。

三國時吳、魏各置江夏郡。武昌郡從吳江夏郡分析。至此,秦南郡分析江夏郡,又從江夏郡分析出武昌郡,政區逐漸分小,人口增多,開發成熟,經濟基礎壯大。

吳黃龍元年(公元229年)四月,孫權即帝位於武昌。大冶市除大箕鋪鎮、下陸長樂、大冶城區(舊稱青山場)屬下雉外,其餘地區及黃石市區皆屬武昌縣轄。

九月,孫權遷都建業(南京),武昌作為前進指揮部,起陪都作用,控制長江上、中游。召上將軍陸遜輔佐太子登留守武昌。至甘露元年(265年)九月,吳末年孫皓又遷都武昌。黃石市區和大冶鄉地兩次在吳國都郊域。

公元230年以在南郡作戰有功的甘寧拜西陵太守,領下雉,陽新縣。《三國志·吳書》:「權嘉寧功,拜西陵太守,領陽新、下雉兩縣。」

甘寧拜為西陵太守,除「領」陽新、下雉兩縣外,尚有西陵郡(縣),西陵縣地相當於今孝感市以東、蘄春縣以西的長江以北、大別山以南廣大地區,包括麻城、黃岡、黃陂、紅安、浠水諸地,屆時很多地方尚未開發,處於吳、魏邊界前沿。

三國初,屬魏,後被吳攻取,以為重鎮,東晉末廢。黃石西塞、瑤山或磁湖也築有磁湖兵寨和烽火台,拱衛都城。此時黃石市區和大冶大部乃屬武昌縣。大冶南部部分、下陸長樂屬下雉縣。磁湖設有兵寨。

公元265年(吳甘露元年)九月,末帝孫皓自建業遷都武昌。次年十二月還都建業。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