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是如何滅掉北漢統一中原的?

政文觀止poliview 發佈 2020-01-23T17:08:43+00:00

公元前二世紀,早年曾效力於羅馬獨裁官費邊麾下與漢尼拔作戰的老加圖,在號召對迦太基開戰時於元老院發言,疾呼"迦太基必須毀滅"。

公元前二世紀,早年曾效力於羅馬獨裁官費邊麾下與漢尼拔作戰的老加圖,在號召對迦太基開戰時於元老院發言,疾呼"迦太基必須毀滅"。為剷除元氣尚存的宿敵,羅馬在公元前149年發動第三次布匿戰爭,激戰三載,掃穴犁庭式的摧毀了迦太基城。千年之後,無獨有偶,公元979年,宋太平興國四年,初生的北宋政權揮師北上,一舉滅亡偏霸一方的北漢政權,將曾作為唐王朝北京的晉陽城予以摧毀。而由宋太宗親自指揮的這場滅國之戰,往往更為後人熟知的卻是它並不完美的結局。宋軍挾大勝之威卻已師老兵疲,但急欲以拓邊開疆鞏固政治合法性的宋太宗卻依然將兵鋒深入遼國境內,隨後折戟幽州城下,在高梁河被契丹騎兵擊潰,倉皇北顧,自取敗衄。宋太宗首次北伐的史實無需贅言,而這裡想要介紹的是這場戰爭的前半段。

北漢作為侷促偏霸晉陝冀一隅的小國,卻奇蹟般的在地蹇民貧,強鄰環伺的戰略環境中歷四主,享國29年,連續抵抗後周北宋多次攻勢,自然與軍事地理上占據地利,治下武裝力量弓馬嫻熟、民風剽悍密不可分,當然也與北漢的軍事制度、契丹的軍事支持、河東地區氣候條件有關。

首先是契丹的軍事支持。遠在後唐末帝清泰三年,圍困石敬瑭於晉陽的後唐統帥張敬達即敗於耶律德光趕來增援的遼軍。據《遼史·穆宗紀》、《宋史·太祖紀》等統計,僅在宋太祖時期宋遼間的衝突至少有八次 , 其中五次是與北漢與遼國聯軍作戰。宋太祖開寶元年二年的兩次對北漢征伐,也受挫於奔襲千里的遼軍,頓兵晉陽城下。宋不得已制定"先南後北" 的統一方針 , "河東與契丹接境,若取之,則契丹之患,我當之也。姑存之以為我屏翰,俟我富實則取之"。 後漢太祖劉知遠之弟、河東節度使劉崇所割據的河東地處北漢政權地處中原王朝與遼的中間地帶的河東地區,既是遊牧民族南下中原的便捷通道,也是遼防禦中原王朝北上經略幽燕的首要屏障。在遼太宗、世宗連年用兵中原,國帑消耗巨大的情況下,契丹"諸部皆不欲南寇"。而北漢深知國力薄弱,無力孤身與後周北宋爭鋒,便在立國之初將借契丹之力以圖霸中原作為基本國策,對遼世宗稱侄納貢。通過與北漢的結盟,遼取得了巨大的經濟利益,並在相對和平的二十多年中完成了內部政治整合;同時利用河東側翼對中原政權的牽制大大減輕了後周對幽州腹地的軍事壓力,在軍事衝突中迴旋自如。而北漢也得益於遼的援助,在北周的軍事壓力下免於亡國。從周世宗顯德元年遼南院大王耶律撻烈在忻口擊敗周軍解圍晉陽,到開寶二年宋太祖久困晉陽不克,最終為遼援軍擊退,北漢政權屢次從岌岌可危中化險為夷,到雙邊同盟最後的階段遼景宗仍"詔以粟二十萬斛助漢",並送給北漢戰馬。但在宋太宗結好麻痹契丹、極限施壓北漢的外交政策下,北漢的戰略空間日漸萎縮。

其次,北漢自身的軍事制度對於對抗外部軍事壓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面對於後周北宋曠日持久的武裝衝突,北漢依託天險、關隘構築軍寨形成防線,進行重點防禦,同時也具有防遏人口流失加強政治控制的意圖。軍寨中有指揮使、都監、甚至州刺史等文武官員,並依據軍事意義不同配置防禦力量與武器裝備。在劉承鈞、劉繼元統治時期,軍寨的規模與數量有較大增長,在《冊府元龜》、《宋史》、《通鑑》等相關卷目中頻頻出現周、宋方面攻破北漢軍寨並俘虜漢軍將士的記載(周宋方面也設置軍寨進行對抗並招徠降人,《水滸傳》中亦有體現,花榮就是原屬北宋軍寨的中下級軍官)。但軍寨設置在絕對軍事優勢碾壓下也無力回天,在宋軍襲擾下,十餘年間北漢被宋軍虜獲人口達十萬左右,至滅國時其十州之地僅有三萬餘戶,還不足唐代七分之一。

最後,氣候因素在北漢政權存續的幾次關鍵戰役中均起到重要作用。在與周、宋交戰的過程中,晉陽城四次被圍,除最後一次失守外,拋除城高池深防禦森嚴的因素,天氣原因均發揮較大作用。自古以來在河東地區用兵多在入春後到冬季之前,以避開漫長寒冷的冬季。唐僖宗乾符五年十二月昭義節度使李鈞討伐李克用時,便在大雪與沙陀騎兵的打擊下損失慘重。因河東地區山地較多,中原王朝北伐大軍與輜重需經太行或中條山孔道挺進,軍隊經過井陘、飛狐、天井等通道行動緩慢,後勤保障與輓輸調動不便,春季從中原出發往往在春末夏初雨季到來時才抵達晉陽城下,遷延日久,往往給予防禦方喘息機會,並給進攻方帶來疫病流行與交通延滯的影響。唐昭宗天復元年、二年朱溫曾兩次在晉陽圍困李克用,但都在持續陰雨與疫病流行的條件下被李克用擊敗。前文提到的周世宗敗於忻口之後,也是考慮持續陰雨軍士艱苦而撤軍返汴;而據《長編》記載,宋太祖開寶二年的北伐失利則與閏五月的高溫多雨疫病流行直接相關。但氣候並不是戰爭勝利最為關鍵的因素,隨著時間的推移與國力差距的拉大,北漢的滅亡其實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將北漢納入中原王朝版圖的宋太宗,自然深諳其中短長利害。在斧聲燭影中登基,宋太宗根基並不牢固,繼承五代武人遺緒的皇帝希望向前輩帝王一樣通過軍事勝利來贏得政治合法性,在即位之初便對齊王趙廷美表示: "太原,我必取之"。為滅北漢所作的縝密準備也悄然開始。經過多年經營生息,北宋經濟恢復疆域擴展,江南各政權奉版籍歸化,軍隊組訓水平進一步提高,在與北漢接壤各州開始囤積軍械糧秣;反觀北漢,劉繼元時代,精銳吐谷渾軍統帥衛儔、樞密使高仲曦等高級軍事將領相繼受讒被殺,自毀長城;而遼穆宗被殺後,即位的遼景宗更加側重內政,面對宋太宗多次遣使通好的姿態,遼帝甚至在974年"命漢通好與宋,無妄興師",先後八次遣使前往北宋致賀正旦並參與北宋皇室葬禮與即位儀式。經過三年多戰備工作與對遼的外交麻痹,太平興國四年正月,宋太宗決意伐滅北漢,對前來詢問出兵原因的遼使作出強硬表態;"河東逆命,所當問罪,若北朝不援,和約如舊,不然則戰。"此時躊躇滿志的宋太宗已不止消滅北漢,而是希望一舉奪回石晉時拱手讓出的幽雲之地。

宋太宗鑒於過去因遼軍奔襲導致的軍事被動局面,在此次北伐的規劃中決定圍點打援,以長期在宋漢前線駐防的西山巡檢、雲州觀察使郭進向北推進至忻州以南的石嶺關準備阻擊來援遼軍,並在岢嵐軍、隆州、石州等地多路出擊,切斷晉陽外圍據點。三月十八日,在石嶺關以逸待勞的郭進迎來了由耶律沙與耶律敵烈統帥的數萬騎兵,並果斷在遼軍半渡時全軍出擊。遼軍措不及防被宋軍斬殺萬餘人,耶律沙僅以身免。此時的北漢軍隊經過連年戰爭的消耗已僅存三萬多人,宋軍的進攻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其餘多路宋軍也進展順利,北漢末代君主劉繼元已成瓮中之鱉,派去向遼告急的信使也被郭進在石嶺關俘獲,斬殺在晉陽城下。

此時的宋軍還不是後期相對羸弱的冗軍,首次北伐的十萬宋軍中有三萬左右騎兵。儘管契丹軍民合一,但因經濟不足,是無法完全將紙面上人人皆兵的控弦之士用高水平弓矢、刀劍進行軍事化,組建成高效運轉的正規軍。在太祖太宗朝,宋軍戰術戰法也繼承了五代的衣缽,不少將領也精通在長距離機動作戰中靈活使用騎兵縱深穿插、包抄側後。從裝備層面看,優越的經濟條件也使得宋軍有能力組建較高披甲率與配置遠程與近身武器的騎兵隊伍。宋軍精銳騎兵一直有著不俗的戰績,宋太宗時的武將田敏以百騎奮力擊退數倍於己的契丹騎兵,西軍的精銳騎兵也在與西夏激戰中重創過党項精銳鐵鷂子軍。但受制於戰馬不足與騎兵相對集中經濟政治腹地,前線使用分散的問題(類似二戰初期法軍裝甲部隊分散使用而非如德國一樣集中編成,導致在戰爭中被動挨打),致命短板也局限了宋軍騎兵戰鬥力的發揮。在高粱河之戰中,遼軍援軍通過輪換戰馬實現了高速機動,三天抵達幽州城下,重創已強弩之末的宋太宗親征大軍。但在979年的春天,兵鋒正盛的宋軍連克契丹北漢,對晉陽城的致命一擊即將到來。

分為東西中三城的晉陽城周長四十里,城防相當堅固,唐肅宗至德二載,李光弼就以萬餘弱旅曾憑堅抵禦史思明十萬叛軍數月,不但未失寸土,還趁叛軍懈怠時出城逆襲,斬獲頗豐。面對堅城,宋太宗於四月底抵達督戰。在北漢軍隊拒降後,宋軍開始全力攻城,但先登城頭直到呼延贊、李漢瓊等人都被密集如蝗的矢石所傷,驍將內外馬步軍都軍頭王廷乂、殿 前指揮使都虞侯石漢卿均中箭身亡。日後名垂青史的劉繼業此時也在城東南死戰不退,給攻城宋軍造成沉重傷亡。構成北漢政權中強硬派的原屬反後周勢力,在北宋代周后,反趙匡胤的李筠等人也在軍事不利後投奔北漢,這些軍人守城決心堅定,嬰城死戰不退,不願獻城。五月初,晉陽城防外圍工事羊馬城被宋軍攻陷,北漢宣徽使范超、馬步軍都指揮使郭萬超相繼出城降宋,劉繼元在內外交困中接受勸降詔,宋太宗在晉陽城北連城台受降,安撫北漢君臣,並特意招降了還在抵抗的劉繼業,改名為楊業。至五月十日,隨著汾州歸降,北漢十州、四十一縣悉數納入北宋版圖。

在汾州歸順的同時,為防範晉陽再次為割據勢力憑險據守,並依據從星相說法,以宋龍興於商星分野歸德而太原屬於參星分野,有參商不相見之說,宋太宗下詔平毀晉陽城,改其地為平晉縣,將并州州治遷往榆次。五月十八日,宋太宗令晉陽城居民遷往汾河以東,隨後"萬炬皆發,官寺民舍,一日俱燼。"並在次年引晉、汾水灌城,幾乎將晉陽城夷為平地,宋真宗更是下令禁止遷往舊城耕種居住。直到三年後,潘美才在如今太原城位置建城,而直到半個多世紀後,太原新城才恢復了太原府河東節度舊名。而毀城的痕跡直至今日仍依稀可見,考古工作者在晉陽城中的一處晚期寺廟建築基址旁挖開一米多深的探溝,在北宋時期地層中發現數十厘米夾雜木屑碎炭的灰燼。但更多的遺存,還深埋在地下,其中西城東部甚至深埋在十餘米深的土層下。得名於晉水之陽的千年古城,最終還是在兵燹與晉水汾水中成為丘墟。

撰文:秦漢元 編輯:楊端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