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倆大學生為鍛鍊自己騎行440公里回家過年

光明網 發佈 2020-01-24T18:37:28+00:00

放寒假了怎麼回家過年?鄭州大學的李兆華和李萬坤同學有不一樣的選擇,為了鍛鍊自己,他們決定一路騎行回家,從起點的鄭大北門到終點千佛山北門,440公里的路程歷時4天,平均每天要騎100多公里。儘管身體上也有不適,但沿途的風景和自身毅力讓他們堅持到了目的地。

放寒假了怎麼回家過年?鄭州大學的李兆華和李萬坤同學有不一樣的選擇,為了鍛鍊自己,他們決定一路騎行回家,從起點的鄭大北門到終點千佛山北門,440公里的路程歷時4天,平均每天要騎100多公里。儘管身體上也有不適,但沿途的風景和自身毅力讓他們堅持到了目的地。現在,李兆華和李萬坤都已經回家,談起這段特別的旅程,二人直言很值得,如果未來有機會,他們還將挑戰其他的騎行線路。

李兆華(左)和李萬坤(右)

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倆大學生決定騎行440公里回家過年

李兆華和李萬坤是鄭州大學的兩名在校學生,紫牛新聞記者在他們拍攝的旅途視頻里看見,兩個年輕小伙長相帥氣,人雖瘦體能卻很優秀,是學校國旗護衛隊的隊員。李兆華正在讀大三,比李萬坤大一屆,平時經常帶著他進行體能訓練。兩人都熱愛運動,平時聊起騎行旅遊總是憧憬不已,但始終未能成行。李兆華告訴紫牛新聞記者,這次騎行源於之前的一次聚會,當時大家正好談到學校里一位16級的學長,曾經利用國慶假期單車騎行1300里到達北京,途中遊覽7個城市,沿途既能看見美麗的風景,也遇到了許多有趣的人和事。李兆華佩服不已,他此前也有過這樣的想法,但因為種種原因沒能達成,沒想到李萬坤心裡也存著一個騎行夢。於是,兩個年輕人一拍即合,立即開始商議寒假共同騎行回家。

為了這趟旅程能圓滿完成,李兆華和李萬坤從兩個月前就開始計劃路線,最終將鄭州大學北門定為騎行起點,兩人回家的必經之地——山東千佛山定為終點,兩地距離440公里,預計四天到達,並將行程提前告訴了父母。起初,這個提議遭到了家裡的反對,「因為天氣很冷,爸媽都很擔心我們的健康和安全問題,還有就是覺得沒什麼意義。」但李萬坤和李兆華卻不這麼看,作為學校國旗護衛隊的一員,他們都堅持騎行不僅能夠鍛鍊身體,也是對精神和意志力的考驗。最終,他們說服了家人,開始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兩個小伙在騎行回家的路上合影

為騎行提前兩月做準備,踏上旅程後困難接踵而來

因為不是專業的騎行選手,為了提前做好準備,李萬坤和李兆華還曾特意向學校騎行社團和有經驗的學長請教技巧,提前購買裝備物資,選擇較為適合初次騎行者的線路,制定每天的鍛鍊計劃。「只要早上天氣好,我都會在學校操場跑半小時步,晚上回宿舍後用啞鈴健身。」李萬坤笑言,看著自己決心這麼強,嘴上依然反對的父母也用實際行動表達了支持,專門把家裡的山地車給他快遞來了學校,李兆華同樣信心滿滿,他相信經過平時鍛鍊,加上在學校國旗護衛隊里嚴格的訓練,體能一定不成問題。

騎行在路上

1月13日,李萬坤和李兆華正式開啟騎行旅程,然而原定於上午出發的計劃卻因為大霧延遲。下午三點三十分,兩人正式從鄭州大學北門出發,途徑原陽、新鄉,衛輝,到達滑縣落腳休息。第一天的騎行非常順利,沿途的風景和初次騎行帶來的新鮮感沖刷了疲憊,到達旅館後,李萬坤和李兆華就開始憧憬著明天的行程,但困難卻接踵而來。1月14日凌晨6點,兩人準時起床從滑縣出發,到中午時體力已經消耗大半,騎行過程也逐漸變得枯燥。李兆華對紫牛新聞記者坦言,此前由於期末複習,已經很久沒有像這樣長時間運動,「騎車的時候會感到腿酸,一直習慣性地往前蹬時反而覺得還好,真正難受的是午飯後休息完站起來的那刻,腿真的巨痛,胯部也特別痛。」

對李萬坤而言,除了身體上的疼痛之外,心理上的煎熬更難受。「騎行的過程很枯燥,我們基本每天要騎100多公里,大約7、8小時,身體特別累的時候,想到距離下一個目標縣城還有幾十公里,心理上就很疲憊。但我們會聊天、互相鼓勵給對方加油,實在騎不動了就推著單車走1公里再繼續,沿途有很多山路,如果不在規定的時間內到達下一個目的地,很可能就會停留在一個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地方,那就麻煩了。」為了排解寂寞,李兆華隨身帶了一個藍牙音箱,用它來放音樂,既能提神,又能緩解兩人焦慮的情緒。

騎行在路上

沿途趣事:被「宰」過,還嚇跑了別人

在距離河南台前縣還有20多公里時,夜色已經徹底籠罩了道路,李兆華和李萬坤騎行在一條沒有路燈的狹窄小路上,路面比較崎嶇,旁邊既缺少專門的自行車道,來往的也都是運送貨物的大卡車,看不清前面通向哪裡。考慮到對周圍地形不熟,環境也比較偏僻,兩人決定騎到最近的一家亮著燈的加油站,等待沿途的大巴車將他們帶到靠近縣城的地方。「等了沒一會兒,加油站就開來一輛有固定行駛路線的小巴車,也是送乘客的,正好要經過台城縣,我們就和駕駛員商量付錢帶我們一段路。正常來說票價應該在每人十幾到二十塊錢左右,結果收了我們每人四十。」李兆華和李萬坤笑言,有種被「宰」的感覺。

像這樣的小插曲還有不少,從台前縣到濟南長清有很多山路,途徑許多小村莊,大多都是當地的村民,鮮有外人至,山間的風景也格外秀麗。李兆華和李萬坤跟著導航一路騎行穿過當地的村子,在一個小路口迷失了方向,想找一位村人問路。「可能是這幾天都在趕路沒太注意形象,天氣又比較冷,我們戴著帽子裹得很嚴實,看見路上有個騎自行車的老爺爺就過去問這是什麼村,結果老爺爺被我們嚇到了,很快地說了句叫什麼村,我們也沒聽清,他就迅速騎走了。」

李萬坤對紫牛新聞記者說,比起一路上變換著的美麗風景,留下更多印象的是不同的人,有的溫馨親切、有的內向靦腆,對他們而言,自己和李兆華是兩個騎行的過客,但他們卻和這些風景一起融入了這段回家過年的獨特旅程中。經過河南濮陽時,李兆華和李萬坤在一間小麵館就餐。這家平常的夫妻店兩口子很熱情,一個在店面待客,一個在廚房下面,配合默契。「可能是我騎得又餓又累,吃得特別香。這時抬頭一看,店面牆上貼了一個條幅:開一間溫暖的小店,遇見溫暖的人。我想這家店主一定是很善良又很知足的人。他們的生活雖然每天忙忙碌碌,但內心一定很充實。我把這種感覺告訴了李兆華,他也有同感。可能是受了店主的感染,那天晚上,我心裡也很溫暖。」

特別回家路帶來感悟,還要在未來的新嘗試中磨鍊意志

經過四天的騎行,1月17日上午十點三十分,李萬坤和李兆華到達千佛山北門,鄭州到濟南的騎行落下帷幕,兩人在千佛山拍照留念後,分別踏上回家的旅程。李萬坤從濟南繼續騎車前往濰坊,李兆華則先去與親戚匯合,隨後一同返回山東老家。獨自騎行回家的這段路,李萬坤覺得時間過得更慢了,有同伴時尚且能聊天排解寂寞,一個人只能和日益疼痛的雙腿為伴。「當時已經在機械地往前騎,不停告訴自己堅持,快到家的時候特別激動,感覺終於要完成了,腳踩得飛快。」

到達終點千佛山後,兩人合影留念

第二天傍晚五點多,李萬坤敲響了家門,爸爸媽媽正在等他,看見兒子終於安全到家才著手準備晚飯。李萬坤對紫牛新聞記者說,其實當天父母並不清楚他確切回家的時間,因為騎行的速度不好掌握,但一直等到他回家才開始做菜,「就是為了我們一起吃頓熱乎乎的團圓飯。」儘管嘴上說著不支持,但父母都用自己的方式對孩子們表達了關心。李兆華說,騎行的那幾天,爸媽們每天都看沿途的天氣預報,通過微信發給兩人,叮囑各種安全事項。晚上有空還要通話,了解第二天的行程。

440公里的距離對於專業騎行者來說並不長,但對這兩個初次嘗試的小伙子來說收穫頗豐。期間,他們歷經天氣不佳,輾轉小山村,路過十幾公里無人河堤,穿越崎嶇艱險的山中公路……李萬坤說,作為一個大學生,有限的人生經歷就是從學校到學校,校園的生活範圍就是宿舍、食堂、教室或圖書館,三點一線,生活內容就是學習、考試、運動,沒什麼機會見識社會和自然。騎行旅遊不僅擴大了視野,沿途見識了別樣的風景,還看到了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存狀態,感覺很新鮮。

這次的經歷也讓李萬坤對騎行有了更深切地認識。他告訴紫牛記者,此前自己對體能很自信,一直希望能騎次川藏線,心裡覺得沒多難。而這次回家,雖然騎行的道路以平原和丘陵路段為主,卻和李兆華都累得夠嗆,一天騎下來屁股也磨得生疼。「說明我的體能儲備對於川藏騎行的差距還是很大的。除了體力上的儲備遠遠不夠,另外技術上和裝備上的差距也讓我倆有切身體會,騎車旅行看似簡單,其實很有技術含量,單靠蠻力絕對不行。」對於未來的計劃,兩人暫時沒有考慮太多,李萬坤是物理學院額學生,李兆華則就讀於醫學專業,作為在學校國旗護衛隊的隊員,李兆華有考慮過畢業後參軍,「我在騎行中看見了祖國美好繁榮的山河與人民,我希望未來能保護住這樣的幸福景色,也會嘗試更多的新活動磨練自己的意志,不斷努力。」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