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管齊下 增強塑料污染防治目標可達性

中國發展網 發佈 2020-01-24T19:22:20+00:00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苗 露/攝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記者白雪報導塑料瓶、包裝袋、外賣餐盒、快遞包裝,甚至是每天都想要喝一杯的網紅奶茶所使用的塑料吸管…

即使在北京這樣的一線城市,外賣餐盒、塑料袋、塑料吸管等塑料製品也是無處不在,塑料製品在給我們生活創造便利的同時,也導致"白色污染"捲土重來。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苗 露/攝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記者白雪報導

塑料瓶、包裝袋、外賣餐盒、快遞包裝,甚至是每天都想要喝一杯的網紅奶茶所使用的塑料吸管……無處不在的塑料製品輕便又廉價,然而在給我們生活創造便利的同時,「白色污染」卻在肆意蔓延。據相關數據統計,僅塑料袋這一種塑料製品,每年人均使用200個以上,如果通過垃圾填埋,需要100~400年才能降解。面對如此驚人的數據,我們似乎應該行動起來了。

「到2020年,率先在部分地區、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到2022年,一次性塑料製品消費量明顯減少,替代產品得到推廣,塑料廢棄物資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大幅提升;在塑料污染問題突出領域和電商、快遞、外賣等新興領域,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塑料減量和綠色物流模式。到2025年,塑料製品生產、流通、消費和回收處置等環節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多元共治體系基本形成,替代產品開發應用水平進一步提升,重點城市塑料垃圾填埋量大幅降低,塑料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近日,經國務院同意,由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生態環境部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不僅提出了上述目標,同時提出了積極應對塑料污染,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積極推廣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替代產品,增加綠色產品供給,規範塑料廢棄物回收利用,建立健全各環節管理制度,有力有序有效治理塑料污染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意見》既包含禁止限制類措施

也明確替代和規範類措施

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循環經濟研究室主任楊春平在接受中國經濟導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塑料作為一種應用廣泛的基礎材料,雖然在國民經濟和居民消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幾乎都離不開塑料製品的使用,但是不當的塑料生產、消費、處置行為不僅會造成資源能源的浪費,更會帶來生態環境污染和影響群眾健康等問題。」

「尤其是近年來,隨著電商、快遞、外賣等新業態的快速發展,我國快遞塑料包裝、外賣塑料餐盒等一次性塑料製品的消耗量大幅上升,新型塑料污染問題日益凸顯。」楊春平表示,「與此同時,塑料污染特別是海洋塑料污染已成為近年來國際關注的熱點環境問題,在聯合國環境大會、G20等多邊場合,均提出全球共同應對塑料污染的倡議。因此,在當前形勢下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就成為一項十分緊迫和重要的任務,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是塑料生產和消費大國,黨中央、國務院對塑料污染的防治十分重視。早在2007年,國務院辦公廳就發布了《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提出「禁止生產、銷售、使用超薄塑料購物袋」;「十二五」以來,國家在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動全社會綠色發展的過程中,把推動農用地膜、快遞包裝物、一次性塑料用品等廢舊塑料的回收處置工作作為其中重要一環,對防治塑料污染起到了積極作用。

在楊春平看來,「以往的政策主要以禁止和限制為主,政策執行阻力較大。」而此次《意見》的管理措施既包括禁止、限制類,也明確了替代和規範類,《意見》提出推廣應用塑料替代產品,培育優化新業態新模式,增加綠色產品供給,推進塑料廢棄物資源化能源化利用。「三類措施協同使用,增強了塑料污染防治目標的可達性,為塑料污染防治的創新提供了政策空間,使污染治理和經濟發展之間由矛盾關係變成協調關係。」楊春平表示。

立足國情借鑑國際

據了解,《意見》按照「禁限一批、替代循環一批、規範一批」的思路,提出了塑料污染治理分階段的任務目標,對不同類別塑料製品提出相應管理要求和政策措施,而從源頭減量的「禁限」種類成為備受關注的焦點。

《意見》明確,禁止生產和銷售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購物袋、厚度小於0.01毫米的聚乙烯農用地膜。禁止以醫療廢物為原料製造塑料製品。全面禁止廢塑料進口。到2020年底,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簽;禁止生產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產品。到2022年底,禁止銷售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產品。同時,《意見》也對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賓館、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和快遞塑料包裝等塑料製品,按照2020年、2022年、2025年三個時間段分步驟地提出相應的管理要求和政策措施。

楊春平告訴中國經濟導報記者:「以往相關政策雖然以禁限措施為主,但禁限種類只有超薄塑料袋和地膜。而本次《意見》擴大了禁止生產和銷售的塑料製品種類,設置了禁止、限制使用的塑料製品類別,提出了加強塑料廢棄物的回收和清運,並要求開展塑料垃圾的專項清理。」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在禁限範圍和品類上也與歐盟國家和地區保持了基本一致。對此,楊春平解釋說:「都是針對消費周期短、規範回收難、再利用價值低、難以降解、能夠替代的一次性塑料製品,如塑料薄膜類產品、塑料餐具、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產品等。」

同時在實施節奏上也與歐盟相似,設置了分階段的目標。歐盟對大部分一次性塑料製品的禁限期為2021年,對提出減量要求的個別產品(如塑料袋、含塑料的香菸濾嘴等),分別設置了2025、2030年的減量目標。對此,楊春平解釋:「我們提出的禁限管控方案,結合各領域實際情況,根據城市規模和經濟發展水平、有關業態業務量分布等,分別設置了2020年底、2022年、2025年的目標期限。」

在推動一次性塑料製品源頭減量的同時,為優化產品供給結構,探索培育可持續的新型治理模式,《意見》以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為導向,提出推廣應用安全可控、性能達標、綠色環保、經濟適用的塑料製品及相關替代產品。積極培育有利於規範回收和循環利用、減少塑料污染的新型業態和模式。

措施涵蓋全流程

便於塑料製品資源化利用

塑料廢棄物的回收利用和處置是完善塑料全流程管理制度中的重要環節。

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趙凱告訴中國經濟導報記者,目前廢塑料種類繁多,回收處置也存在較大的問題。一是由於垃圾分類做得不好,導致一部分可以資源化再利用的廢塑料混在生活垃圾中被運送到填埋場和焚燒廠。二是由於快遞餐盒等塑料垃圾不易清洗,處理成本較高,因此也被運送到填埋場和焚燒廠。「垃圾回收體系沒有很好地建立起來,給塑料垃圾資源化利用帶來壓力。」趙凱坦言,「只有前端分得清,後端才能利用好。所以,建立科學合理的分類回收體系,能最大限度地為後端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置帶來積極作用。」

談及此次《意見》的亮點,在趙凱看來,《意見》提出的政策措施基本涵蓋了塑料製品生產、流通、使用、回收、處置全過程和各環節,便於資源化利用。

楊春平在接受中國經濟導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以往的政策基本上局限於一兩個環節,缺乏系統性。如上次的『限塑令』僅僅規定了限制生產和使用超薄塑料袋,而對回收、處置環節沒有明確要求。」而此次《意見》強調要規範塑料廢棄物的回收利用和處置,提出要加強塑料廢棄物回收和清運、推進資源化能源化利用、開展塑料垃圾專項清理。

此外,趙凱還表示,以塑料瓶為例,目前回收率看似很高,但是大多去向不明,進入了灰色地帶,清洗、應用以及處置等環節都無法通過市場來監控,《意見》的出台則能夠讓專業、有資質的企業更好地發揮作用。

事實上,一些企業已經成功探索出了「分得清用得好」的路子。據了解,科思創、農夫山泉和聚碳酸酯回收企業奧塞爾共同發起了一項19升聚碳酸酯水桶回收增值再利用三方合作項目。趙凱在接受中國經濟導報記者採訪時詳細介紹了該項目:「農夫山泉收集回收不再使用的19升聚碳酸酯水桶,奧塞爾材料公司對回收來的聚碳酸酯水桶進行切碎、清洗和再造粒,科思創對經處理的塑料粒子進行進一步加工,製成高性能再生塑料,並應用於電子電氣、家電及汽車等行業。」

在趙凱看來,通過這種模式的合作,在提高水桶回收效率的同時也提升了回收過程的可追溯性與回收品質。此外,該模式還能夠實現塑料回收後的高值化應用。

外賣等新興領域不容忽視

越多越多年輕人的生活離不開電商、快遞和外賣,而當我們享受新興領域帶來的便利的同時,快遞塑料包裝、外賣塑料餐盒等一次性塑料製品的消耗量大幅上升,新型塑料污染問題日益凸顯。

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意見》將新興領域作為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重要內容,充分結合行業實際,在總結各地、各部門及相關企業相關探索基礎上,提出了進一步在新興領域防治塑料污染的具體措施。一是明確禁限要求,推動源頭減量;二是壓實主體責任,培育新型模式;三是加大支持力度,積極開展試點。

作為新興領域的代表,美團近年來在推進一次性塑料廢棄物治理方面進行了探索。據了解,2017年8月,美團外賣啟動了外賣行業首個關注環保的行動計劃——青山計劃,從環保理念倡導、環保路徑研究、科學閉環探索、環保公益推動四個方面開展工作,希望發揮平台連接優勢,帶動外賣全產業鏈和消費者,共同推動行業環保進程。

外賣App上線「無需餐具選項」;在外賣服務市場設立環保專區,持續引入包裝袋、餐盒、餐具等多品類供應商,解決商戶環保選購需求;先後開展200多個垃圾分類及餐盒回收試點;為摩拜單車裝上由塑料餐盒回料製成的單車擋泥板……美團外賣社會責任委員會秘書長楊碧聰在接受中國經濟導報記者採訪時介紹:「在推進一次性包裝廢棄物治理方面,我們追蹤分析外賣垃圾的全生命周期,從源頭減量到回收再生探索科學閉環。」

值得關注的是,《意見》中對外賣領域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包裝袋、餐具的使用提出了分階段、分區域的減量目標;同時也對外賣平台提出了明確的方向和要求。那麼這將對外賣行業和平台產生哪些影響呢?

對此,楊碧聰告訴中國經濟導報記者:「對於外賣行業而言,短期來看餐飲商戶會面臨一定挑戰,商戶需要找到一些新的替代方案,如包裝袋、吸管等,這可能會造成包裝成本的提升以及用戶體驗的波動。不過長期來看,隨著技術創新突破和市場規模擴大,成本會降低,產品性能會改進,這些問題也都會得到解決。」

同時,在楊碧聰看來,外賣行業包裝替換的難點是作為食品直接接觸材料的塑料餐盒。不過她表示,《意見》中考慮了這部分產品的實際情況,給予了一定的時間周期。

談及下一步的規劃,楊碧聰表示:「作為平台,我們會做好相應的支持工作,如優化產品功能、儘快建立環保包裝推薦名錄、加強對商戶的提示和管理、幫助商戶達到合規要求等。在餐盒等技術暫不成熟的領域,可以逐步在部分餐品品類推進適宜的可降解包裝替換,也會在後端回收方面加大力度,與政府部門和回收機構合作,促進建立規模更大、更加便捷的餐盒回收系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