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開源MNNKit:基於MNN的移動端深度學習SDK,支持安卓和iOS

機器之心pro 發佈 2020-01-23T19:58:06+00:00

從圖中可以看出,MNNKit可以分為三層結構,從底向上分別為:MNN 引擎層,是 MNN 庫在 Android/iOS 上編譯好的包的二進位 Release 版本,提供端側運行環境。

機器之心報導

參與:一鳴、Jamin

近來,有越來越多的深度學習框架開始面向移動端進行發展。近日,阿里也基於其 MNN 推理引擎開源了最新的 MNNKit 深度學習 SDK,安卓和 iOS 開發者都可以方便地進行調用。

近年來,很多企業都在研發麵向移動端的深度學習框架。在國內有 小米的 Mace、騰訊的 FeatherCNN(騰訊 AI)和 ncnn(騰訊優圖)、百度的 Paddle-moblie 等。而阿里也開發了自己的移動端深度學習框架 MNN。

近日,阿里開源了基於 MNN 引擎的項目 MNNKit,面向安卓和 iOS,以 SDK 的方式提供 AI 端側推理能力。開發者不需要了解算法細節就可以直接使用。
項目地址:https://github.com/alibaba/MNNKit
目前,MNNKit 已經有人臉檢測、手勢識別、人像分割等,後續可能有更多 API 接入。
MNNKit:基於 MNN 的深度學習工具
MNN 是基於阿里的 MNN 端上推理引擎所開發的應用解決方案,主要面向安卓和 iOS 系統,幫助將 AI 能力應用在實際的移動端場景中。
MNNKit 架構
MNNKit 提供了一個 SDK 供開發者使用,以下為 SDK 的架構。


從圖中可以看出,MNNKit 可以分為三層結構,從底向上分別為:

  1. MNN 引擎層,是 MNN (https://github.com/alibaba/MNN) 庫在 Android/iOS 上編譯好的包的二進位 Release 版本,提供端側運行環境。
  2. Core 基礎層,這主要抽象和封裝與 MNN c++接口調用粒度基本一致的上層 API,iOS 通過 OC 接口提供,Android 通過 Java 接口提供(TODO)。這一層同時也為上層 SDK 提供一些公共服務類或結構定義。
  3. 業務 Kit 層,包括了人臉檢測、手勢識別封裝的 API。據項目介紹,之後的業務 Kit 層會不斷擴展。


內部原理
因為 MNNKit 主要提供阿里的端側 AI 能力,因此封裝了很多相關應用的 API。調用如下:


例如,當用戶需要調用 API 的時候,需要首先創建實例,然後將圖像、視頻或其他結構化數據輸入,進行 AI 模型的推理工作。工作完成後釋放實例即可。
目前 MNNKit 已支持的 API 有:

  • 人臉檢測 API
  • 手勢識別 API
  • 人像分割 API


以人臉檢測為例,檢測內容主要分為三大板塊:

  • 人臉基本信息
  • 人臉位置的矩形坐標
  • 106 個關鍵點坐標(區分被遮擋的和未被遮擋的)
  • 置信度


106 個關鍵點的分布(來自官方開源 github)

人臉各區域關鍵點分布對應表

  • 歐拉角度


搖頭(Yaw)、點頭(Pitch)、歪頭(Roll)三個角度值

  • 人臉動作(包含 5 個人臉的動作)
  • 眨眼
  • 張嘴
  • 搖頭
  • 點頭
  • 揚眉


處理過程
我們知道了人臉檢測需要檢測的數據後,接下來看看處理過程:


如圖所示,該流程是 iOS 和安卓設備後置攝像頭正向拍攝後,在移動端上的整體處理過程。
首先,系統從攝像頭獲取數據,作為 SDK 的輸入。接著,SDK 會進行如下操作:

  1. 在 MNN 引擎執行推理之前,對原始的輸入進行預處理,保證輸入數據中的人臉為正向
  2. 使用 AI 模型進行推理;
  3. 推理後,產生基於輸入圖像(預處理之後的)坐標系的關鍵點結果;。
  4. 把關鍵點坐標變換到和螢幕渲染坐標系相同的方向,方便渲染。


程應用中,最後的結果關鍵點要顯示在用戶螢幕上,前端會使用一個用來渲染的"畫布"。畫布的坐標系被稱為渲染坐標系,
在 SDK 檢測的最後一步,我們將關鍵點變換到和渲染坐標系相同的方向,然後等比例映射關鍵點坐標到渲染坐標系的坐標即可。映射後可以直接渲染到畫布上
代碼示例
MNNKit 提供了包括人臉檢測、手勢識別等方面的示例代碼。接下來我們以人臉檢測為例,看看怎樣可以在安卓或 iOS 中調用 API 進行推理工作。
安卓代碼

前文提到,調用 API 需要首先創建一個實例,以下為異步創建 FaceDetector 實例,主線程中回調的代碼。

public static void createInstanceAsync (Context context, FaceDetectorCreateConfig createConfig, InstanceCreatedListener<FaceDetector> listener)


在這裡,人臉檢測 API 會進行檢測和跟蹤兩個動作。檢測會遭到人臉位置和關鍵點,而跟蹤是在人臉移動時重新定位關鍵點的位置。
在視頻模式下,系統默認每 20 幀檢測一次,其餘幀只跟蹤。圖片模式下則每一次調用都檢測。
創建實例後,可以將數據輸入模型進行推理。MNNKit 現在已支持多種數據格式輸入。在視頻流檢測場景中,我們可以使用攝像頭的回調數據作為接口的輸入。輸入數據的代碼如下:

public synchronized FaceDetectionReport[] inference(byte[] data, int width, int height, MNNCVImageFormat format, long detectConfig, int inAngle, int outAngle,  MNNFlipType outputFlip)


使用輸入數據為 bitmap 的推理代碼如下:

public synchronized FaceDetectionReport[] inference(Bitmap bitmap, long detectConfig, int inAngle, int outAngle, MNNFlipType outputFlip)


當 FaceDetector 實例用完之後,我們需要手動釋放實例,否則會產生 native 的內存泄露。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release()


iOS 代碼
和安卓代碼類似,首先需要創建人臉檢測實例:

+ (void)createInstanceAsync:(MNNFaceDetectorCreateConfig*)config Callback:(void(^)(NSError *error, MNNFaceDetector *faceDetector))block CallbackQueue:(dispatch_queue_t)callbackQueue;


默認主線程回調:

+ (void)createInstanceAsync:(MNNFaceDetectorCreateConfig*)config Callback:(void(^)(NSError *error, MNNFaceDetector *faceDetector))block;


PixelBuffer 輸入進行推理的代碼如下:

- (NSArray<MNNFaceDetectionReport *> *)inference:(CVPixelBufferRef)pixelBuffer Config:(MNNFaceDetectConfig)detectConfig Angle:(float)inAngle OutAngle:(float)outAngle FlipType:(MNNFlipType)flipType error:(NSError *__autoreleasing *)error;


UIImage 輸入進行推理的代碼如下:

- (NSArray<MNNFaceDetectionReport *> *)inferenceImage:(UIImage*)image Config:(MNNFaceDetectConfig)detectConfig Angle:(float)inAngle OutAngle:(float)outAngle FlipType:(MNNFlipType)flipType error:(NSError *__autoreleasing *)error;


使用通用 buffer 數組輸入的代碼如下:

- (NSArray<MNNFaceDetectionReport *> *)inference:(unsigned char*)data Width:(float)w Height:(float)h Format:(MNNCVImageFormat)format Config:(MNNFaceDetectConfig)detectConfig Angle:(float)inAngle OutAngle:(float)outAngle FlipType:(MNNFlipType)flipType error:(NSError *__autoreleasing *)error;


實例生命周期結束後,會自動觸發相關內存的釋放,無需調用方手動釋放。
據悉,MNNKit 是 MNN 團隊在阿里系應用大規模業務實踐後的成熟解決方案,歷經雙十一等項目考驗,在不依賴於後端的情況下進行高性能推理,使用起來穩定方便。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