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色譚遊記」 冬季到塞北去玩雪(1) 張家口:口外羊、大境門

行色譚xingsetan 發佈 2020-01-24T22:43:06+00:00

換言之,最冷的時候去北方,最熱的時候去南方;春觀山花爛漫,秋看層林盡染;迷濛煙雨中,最好是倚坐江南古鎮的小檐下,等一個打著油紙傘的婀娜身影悄然掠過…


我的旅行理念是,把旅行作為一種體驗,在正確的時間去正確的地點看當地最具特色的景觀。

換言之,最冷的時候去北方,最熱的時候去南方;春觀山花爛漫,秋看層林盡染;迷濛煙雨中,最好是倚坐江南古鎮的小檐下,等一個打著油紙傘的婀娜身影悄然掠過……

每年冬天都在作著雪鄉夢,想像那漫天皆白,山舞銀蛇的景色。卻總是因為各種原因將計劃付之東流。

春節,兒子回來過年並想去滑雪。

看地圖,規劃路程,算計時間,5天時間3000km,最佳目標點是張家口崇禮。

這座塞北小城,最近作為2022年冬奧會的賽場名聲鵲起,咱也得緊跟步伐,擼起袖子加油干,走起。

定下行程,趕緊保養車輛。按老規矩,更換全天候的金美孚0W-40、防凍液。

考慮到寒冷啟動和雪地行車,在網上淘了應急啟動電源和防滑鏈。有這兩樣東西壯膽,就不懼嚴寒和冰雪路面啦。

時間有限,必須只爭朝夕。下午三點從家宴餐桌上撤退,一路向北。

沿G3京台高速馳騁,棗莊、曲阜、泰安、濟南,晚上八點多鐘到德州,開始滿城尋找吃飯的地方。

知道北方人的習慣,春節期間飯店不開業。果不然,轉了半個城,只有一家打著「中國蘭州牛肉麵」招牌的餐廳亮著燈。戴著小白帽的服務員熱情地招呼和遠好於一般拉麵館的衛生環境,讓心裡頓感溫暖。一大碗熱騰騰的牛肉拉麵下肚後,來到預定的酒店,一夜無話。

大早起床,又開車轉了幾條街,想找當地的特色早點無果,還是在那家牛肉麵館解決了早飯。

到德州,不品嘗大名鼎鼎的扒雞怎麼行?

記得以前坐火車,從北京到南京,車上似乎只賣兩樣特產——德州扒雞和符離集燒雞。這些年好吃的東西太多了,傳統美食被各種新奇特食品的汪洋大海淹沒了,落伍了。

不過,吹盡狂沙始到金,好的美食是可以傳承的,德州扒雞即是。

按圖索驥找到德州扒雞總店,正宗傳統品牌扒雞,剛拿到手還是熱乎的。和南京鹽水鴨一樣,真空包裝的口味就差多了,品嘗美味,必須吃現做的。

帶著扒雞繼續北上,目標張家口。

G3過了德州後的一段,山路、隧道很多,限速80Km,下午五點才到達張家口。

行者,食色也。除了欣賞沿途的風光,探究人文歷史,還必須包含對食物的審美。

羊肉各地都有,僅江蘇,北有徐州伏羊,南有蘇州臧書,都是大名鼎鼎的食羊之地。但和口外羊相比,那滋味兒特別是價格,可差得太多了。

開車在市區轉悠,找了一家門口停了不少車的飯店,飽餐一頓涮羊肉,一鍋清水,肉片七上八下,蘸著簡單的調料,人均百元真的吃到撐。也多虧了這頓涮羊肉,沒想到第二天在草原天路竟然沒找到吃飯的地方,愣是硬撐了一天沒進餐。此乃後話。

張家口在這些年的自駕中路過多次,卻從沒停留過。其實這座塞北古城,還是很有點說道的。

這裡是中原文化發源地之一,至今留有軒轅黃帝都城遺址;這裡又是關聯津京、陝晉的交通要道,更是當年抵禦外族入侵的第一道屏障,兵家必爭之地。

來到張家口,必看的景點是城牆和大境門。

張家口,顧名思義與城門有關。據說是一位姓張的守衛軍官,在面北的城牆上開了一座城門,於是便有了張家口的地名。

雖然沒來過這裡,但卻似曾相識。這個城門和題字,在許多影視作品中出現過。

大境門匾額上「大好河山」四個大字是由民國時期察哈爾都統高維岳所題。高都統一生戎馬,戰功顯赫,題字也如其人,遒勁有力,剛正不阿。

古老城牆上風化殘缺的磚石,裸露的夯土,是數百年戰爭、風雨留下的斑駁印記,為這裡增添了歷史的厚重和滄桑。

在零下十幾度的寒風中,登上烽火台,眺望北方的廣袤土地,山脊上長城蜿蜒,烽火台矗立,在冷寂的北風中,似乎仍能聽到當年鏖戰的馬蹄陣陣、號角聲聲……

在蒙古高原上,自北向南幾乎是一馬平川,唯一的屏障只有陰山、燕山山脈,北方軍隊借地勢之利,由高向低衝擊,省時省力。

古代防禦靠城牆、城堡屯兵作戰。在今天,各種地堡、坑道仍是最原始也是最有效的防禦設施。在平原上,利用人工堆土建造地下工事,坑道相連,可屯兵,更可攻其不備,用炮火突襲遲滯敵方推進。

張家口是首都防禦圈的第一道防線,這裡不僅有古代戍邊軍民在山脊上建的長城,更有一條與山脊長城同走向的延綿十多公里的地下長城,號稱中國北方的「馬奇諾防線」。

下文將為朋友們介紹「北方第一要塞」野狐嶺。請稍安勿躁哦。

我是行色譚,希望和你一起交流旅行中的形形色色。

本文圖片文字均為原創,請勿盜用。

謝謝觀賞,敬請關注、點讚。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