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人數上漲背後:專業熱度分化嚴重 部分學生只為「鍍金」

光明網 發佈 2020-01-24T00:38:35+00:00

【教育視線④】本期熱詞:考研熱光明網記者 姚坤森「報考人數再創新高,達341萬」「比2019年增加約50萬人」「各省報名人數不斷上漲,每10個考生中有1名山東考生」……最近,一組有關「考研」的數據備受關注。從熱門城市到熱門院校、熱門專業,考研熱潮背後折射出哪些現象?

【教育視線④】

本期熱詞:考研熱

光明網記者 姚坤森

「報考人數再創新高,達341萬」「比2019年增加約50萬人」「各省報名人數不斷上漲,每10個考生中有1名山東考生」……最近,一組有關「考研」的數據備受關注。從熱門城市到熱門院校、熱門專業,考研熱潮背後折射出哪些現象?

圖片來源於網絡

報考專業冷熱不均現象明顯

「相比較本科階段,研究生課程與個人發展更加貼合,除了已有思維方式的轉變,對於所學領域也有了更全面、系統的認識,綜合素養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北京外國語大學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專業研三學生楊慧說,攻讀完現階段碩士專業以後,可能會選擇繼續在現專業領域深造讀博。

《2020年全國研究生招生調查報告》顯示,社科類專業報考持續火熱,管理類、法學類等專業報考熱度遠高於工科類專業。除了完善自身知識結構、提高文化層次等因素外,提高就業和從業的核心競爭力仍是考生考研的主要動機,而隨著社科類專業報考人數的不斷增長,考生報考專業出現較強趨同性,考生在專業選擇上呈現冷熱不均現象。

從最近多所高校公布的2019年畢業生就業報告看,文理科畢業生就業不均衡現象仍是當前就業存在的主要困難。比如,《清華大學2019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提到,畢業生就業人數最多的行業是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武漢大學2019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也指出,文科、理科、工科、醫科畢業生之間就業差別加大,社會需求在學科、專業間的分布不平衡。

考研逐漸成為就業的「拋門磚」

嚴峻的就業形勢,使得考研大軍規模不斷增加。有數據顯示,2020年42.5萬考生報考北京市碩士招生單位,較2019年增長了11%,在全國考研報名人數中約占12.5%。其中,2020年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清華大學等17個在京招生單位報考人數均超過萬人。

今年正在湖北大學讀大四的辛怡(化名),剛剛結束了年底前的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統一考試。「作為文科專業學生,因缺少大學數學基礎,如果跨考難度會比較大,報考難度較小的只有文學、史學、哲學和心理學等專業。考慮到本科階段的專業基礎和今後職業發展願景,選擇了攻讀傳播學碩士。」辛怡說,整個年級共200餘人,考研學生占到了一半以上,北上廣深是大家選擇較多的城市。

另外,隨著全國各地陸續啟動「雙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發展也進入到了新的競爭階段,研究生群體作為學科建設的重要力量,招生培養規模也逐年顯著增長。

以北京理工大學為例,2018年北京理工大學碩士計劃招生4000人,2020年上漲至4500人。從《2020年全國研究生招生調查報告》來看,將近六成的考生認為,研究生學歷對就業有很大幫助;兩成考生持謹慎態度,認為研究生學歷對就業有一些幫助。在考研熱連年升溫、報考人數屢破紀錄的同時,部分考生認為研究生學歷出現了貶值,招生規模過大、研究生數量多成為擔憂的主要原因。

熱招背後需要更多冷思考

針對近年來考研熱現象,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勞動與就業研究室主任曲玥認為,在文理科專業方面,女生在文科相關專業的學習上比較有優勢,結合專業就讀難度、未來就業狀況、工作預期等多方考慮,女生在報考時更傾向於社科類專業,這也導致了在研究生報考專業選擇中,社科類專業普遍高於工科類專業。

「由於婚姻生育、抗壓能力等因素,男性在同等條件下更受用人單位歡迎,這也導致了女生在本科畢業時更傾向於選擇繼續學習,以延緩進入勞動力市場的時間。」曲玥說。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勞動與就業研究室研究員吳要武表示,相比較理工科專業,社科類專業門檻需求相對較低,近年來社科類專業的招生和報考也呈現擴大化趨勢。同時,隨著產業升級發展,帶來技能偏向型人才需求增長,使得理工科畢業生迎來了更寬廣的就業市場。

曲玥還提到,在就業崗位未增加的情況下,文科專業女生在選擇報考專業時,應更多基於自身興趣和特長,從長遠發展考慮選擇報考專業。高校在招生專業設置上,也應該更多的立足於勞動力市場匹配狀況,從行業發展前景、薪資待遇等方面考慮,合理設置招生專業。

「片面的基於短期內火熱需求的招生,長遠來看都將會被飽和的市場所淘汰,這也需要高校招生政策制定有更加長遠的規劃。」曲玥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