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趙匡胤之死絕非偶然,實行的經濟,政治,文化制度道破玄機

史學鴻儒 發佈 2020-01-20T03:13:34+00:00

最後一任皇帝於907年被朱溫所廢,"梁"政權建立,自此進入了五代十國的戰亂時期。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中原政權依次更替,稱之為"五代",而十國則是指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北漢等十幾個割據政權中,勢力較大的十個。五代十國戰亂頻繁,但俗話說時勢造

引言

唐朝後期,原有的"府兵制"瓦解,取而代之的則是"募兵制",這種制度的誕生,使得軍隊聽命於地方長官,而中央喪失了軍權,形成了"外重內輕"的局面,藩鎮勢力逐漸發展起來,形成了藩鎮割據的局面。

自安史之亂爆發以來,唐王朝便一直在走下坡路了,雖然安史之亂被成功平定,但之後的中央政府,再也沒有恢復過對所有領土的統治。黃巢起義的發生,地方軍閥藉助平反叛亂的口號,大肆招兵買馬,形成地方割據的局勢。到了唐昭宗時期,地方節度使互相征討,無視軍權,唐王朝已然是名存實亡。最後一任皇帝於907年被朱溫所廢,"梁"政權建立,自此進入了五代十國的戰亂時期。

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中原政權依次更替,稱之為"五代",而十國則是指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等十幾個割據政權中,勢力較大的十個。五代十國戰亂頻繁,但俗話說時勢造英雄,戰亂久了,終會有人站出來,一統天下,而這個人趙匡胤。趙匡胤的一生很是傳奇,他究竟是怎麼死的,到現在也還不清楚。

趙匡胤,是宋代的開國之君,史稱"宋太祖"。趙匡胤字元朗,號九重,是涿郡人士。後漢時期,趙匡胤還在樞密使郭威的麾下做將領,多次立下戰功。後周世宗柴榮即位時,趙匡胤曾帶兵討伐南唐,得到了重用。在柴榮病重之時,趙匡胤更是掌管了殿前的禁軍,將兵權牢牢的握在了手中。大權在握的趙匡胤不甘心製作一個將領,輔佐朝廷了,於是他一手策劃了黃袍加身的戲碼,於陳橋驛發動兵變,自立為王。逼迫後周恭帝禪位,建立了宋朝。

趙匡胤稱帝之後,起兵滅後蜀,定江南,俘李煜,滅南唐,平定天下,但在功成名就之後,趙匡胤卻離奇死亡了,趙匡胤召其弟趙光義飲酒,留宿在皇宮之中,夜半,有侍從遠遠的看到看到燭光下有人影晃動,聽到有斧聲響起。隔日清晨,趙匡胤暴死,享年五十歲。

《讀史方輿紀要》有言:"初,趙匡胤為周宿衛將,從世宗征,數有戰功,威望甚著。顯德六年,幼主宗訓即位,匡胤以殿前都檢領歸德節度使歸德鎮宋州。匡胤既代周,遂以宋為國號。"

趙匡胤到死看似是偶然,但確是符合歷史必然性的,下面就讓我來詳細的分析一下。

黃袍加身自稱王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看似是趙匡胤被屬下擁戴,無奈之下接受王位。但實際上,兵變一事早就在趙匡胤的計劃之中。趙匡胤率大軍離開都城抵禦敵軍,在陳橋驛留宿過夜,當天夜裡,趙匡胤便派人去散布"皇帝尚且年幼,無法執政,當朝掌權者並不會知道他們南征北戰的功績,只有當將領趙匡胤做皇帝,征討過後大家才能論功行賞。"的言論,成功的煽動了士兵的情緒。

第二天,趙光義見眾多士兵都已經被說動,時機成熟,便示意手下將一件事先準備好的黃袍,披到了假裝酒醉的趙匡胤身上,山呼萬歲。眾士兵跟著附和呼喊萬歲,趙匡胤這才裝作剛剛酒醒,一副驚訝的樣子,再三推脫後才勉強才接受了皇位。接受皇位之後 趙匡胤隨及攜帶著兵變的士兵回到都城,控制了年幼的皇帝。陶谷還假模假樣拿出一篇禪代詔書,宣布趙匡胤正式繼位。

《五代史》記載:"宋太祖由陳橋兵變,遂登帝位。查初白詩云'千秋疑案陳橋驛,一著黃袍便罷兵。'蓋以為世所稀有之異事也。"

杯酒釋兵權

平定四方,一統天下之後,因為自己是被兵士擁戴稱王的,所以他一直擔心會有同樣的事情發生,推翻自己的統治。所以一次退朝之後,宋太祖以陪自己飲酒為藉口,將當朝手握兵權的將領都留了下來。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宋太祖忽然屏退了侍從,向眾將軍訴苦,言道自己做皇帝太苦了,整日裡提心弔膽。

一眾將領聽聞此言等忙問其故,宋太祖便說,不知道有多少人惦記著他皇帝的位置。

眾人聽了,都知道這話中有話,連忙叩頭問其緣故,宋太祖這才說道,怕手下將領,如他一般,黃袍加身,篡奪他的皇位。聽到此處,眾人也就都明白了趙匡胤的意圖,於是在第二日上朝時,紛紛稱病,要求解除兵權。宋太祖欣然接受,這便是史上有名的"杯酒釋兵權"。

"杯酒釋兵權"雖然加強了中央集權統治,加強了皇權對軍隊控制,但在一定意義上也傷透了這些出生入死的將士們的心,對趙匡胤的忠心難如最初。

《崇禎朝野紀》有言:"時部科疏併入,成國甚以阻撓為恨,若各將疏意發揮,幾成聚訟。上一出,不言有疏,但戒諭再三嚴禁騷擾,並解其京營印,諸臣見其言之行,不須再開口,彼此無爭,形跡不露,居然杯酒釋兵權作用也。"

棄武亦不重文

宋朝不重視軍事一事,人盡皆知,因為怕屬下叛亂,兵權一直牢牢把握在中央,兵不識將,將不識兵的狀況,致使宋朝的國力一直較弱。世間一直流傳著宋朝重視文人這一說法,太祖誓碑上寫到,不得殺士大夫以上的文人,這讓很多後人認為宋朝"重文抑武"的風氣,是自趙匡胤在位時所定下的。但實際上,趙匡胤對文人的態度還不如武將。

趙匡胤曾對趙普說:"五代藩鎮殘暴,人民深受其害。我讓挑選幹練的儒臣一百多人,分別研究大藩,就都貪污,的抵不上一個武將。",可見在趙匡胤的眼中,任用文人做官,僅僅因為他們手無縛雞之力,不會向武將一樣起兵造反罷了,更不會向武人那樣危及政權的根本。

《宋軍制論》有言:」其始當太祖太宗之世。法制尚明。威令猶肅。亦足為治。久之弊生。兵皆不可用。一變而為韓魏公之刺義勇。再變而為王介甫之保甲。二變而為童貫之增額矣。遞變而遞衰。皆因立法原未盡善。故自漢以來。戰功之無足稱。國勢之弱。未有如宋者。「

斧聲燭影

燭影斧聲,也稱斧聲燭影。是指宋開寶九年十月壬午夜,太祖趙匡胤患病,召晉王趙光義議事,兩人於宮中密談,屏退了左右,夜半有人見得燭光下趙光義時而離席,也有人聽到了趙匡胤引柱斧戳地的聲音,第二日趙匡胤便去世了。有人言是趙光義某害了兄長,也有人言說趙匡胤暴斃而亡,此時一直沒有定論,時至今日還在爭論不休。

趙匡胤死後,其弟趙光義繼位,世稱宋太宗。為了使自己的皇位合乎道義,他還提出了"金匱之盟"一說,說趙匡胤與母親杜太后有過約定,將會傳位與弟弟趙光義。不過這個約定之前從未聽趙匡胤提起過。當然事情的真相到底是怎樣,已然無從得知。

《宋史紀事本末》記載:「杜太后曾對趙匡胤言道:"汝百年之後,當傳位於光義,光義傳於光美,光美傳於德昭(太祖子)"

評價

宋太祖趙匡胤,作為大宋的開國之君,功不可沒,其所實行的三權分立的政治制度,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統治。經濟上修築堤壩,治理了黃河等眾多河流,促進民生減輕百姓的徭役賦稅有利於農業的發展趙匡胤還獎勵農桑調動農民種植的積極性。在他的改革之下,宋代經濟飛速發展,出現了"建隆之治"的盛況但在軍事方面趙匡胤不斷下達詔書,削弱將領的實權,使眾多武將徒有虛名,造成了宋朝國力衰微的局面。

趙光義繼位後,改年號為"太平興國",大赦天下,赦免了許多趙匡胤時期入獄的大臣,將他們收為啦心腹,對於自己兄長在位時期的朝廷重臣,趙光義也沒有心慈手軟,以各種手段罷免了他們的職位,換成自己的心腹上任。另外,趙光義還確立了"文官政治",設立專門打機構對文武百官進行監察,進一步鞏固了中央集權統治。

文化方面,趙光義擴大了科舉取士的人數,這樣一來,使得更多的有才之人有機會一展宏圖,進入到官場之中抒發自己的抱負,改變命運,這一舉措受到了普通百姓的歡迎,深得民心。除此之外,趙光義曾下達詔書,命人修訂了《太平御覽》、《太平廣記》這兩本書。因為趙光義本人喜愛作詩,還開創了昇平詩歌,得到廣泛的響應,對宋代詩歌的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宗教方面,趙光義繼位時,佛教在中國土地上大肆傳播,據不完全統計,僅僅是他當上皇帝的第一年,便有近十七萬人剃度為僧剃度為尼。趙光義樂於斥資翻譯佛經,修建寺廟,塑造佛像,對佛教在中國的傳播起到了推動作用。

但與趙匡胤相同的是,趙光義也不重視軍力,但他卻樂於徵戰,多次出兵討伐,大多以失敗告終,一次御駕親征,還被流失射中了臂膀,敗退而歸,最終不得不以外交手段,向遼委屈求和。不過無論如何,趙光義繼位之後,大宋的發展還是呈現一種上升的趨勢的。

參考文獻:《宋史紀事本末》、《五代史》、《宋軍制論》、《宋史》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