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薦讀:骨折的分類及癒合過程

骨科在線 發佈 2020-01-20T03:16:41+00:00

三、骨折的癒合標準1.局部無壓痛,無縱向叩擊痛;2.局部無異常活動;3.X線照片顯示骨折線模糊,有連續性骨痂通過骨折線;4.功能測定,在解除外固定情況下,上肢能平舉1kg達數分鐘,下肢能連續徒手步行3分鐘,並不少於30步;5.連續觀察2周骨折處不變形,則觀察的第1天即為臨床癒合日

骨折是指骨結構的連續性完全或部分斷裂。多見於兒童及老年人,中青年人也時有發生。


骨折按照不同標準的詳細分類

(一)依據骨折是否和外界相通可分為

1. 開放性骨折

骨折附近的皮膚和粘膜破裂,骨折處與外界相通。恥骨骨折引起的膀胱或尿道破裂,尾骨骨折引起的直腸破裂,均為開放性骨折。因與外界相通,此類骨折處受到污染。

2. 閉合性骨折

骨折處皮膚或粘膜完整,不與外界相通。此類骨折沒有污染。

(二)依據骨折的程度分類

1. 完全性骨折

骨的完整性或連續性全部中斷,管狀骨骨折後形成遠、近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骨折段。橫形、斜形、螺旋形及粉碎性骨折均屬完全性骨折。

2. 不完全性骨折

骨的完整性或連續性僅有部分中斷,如顱骨、肩胛骨及長骨的裂縫骨折,兒童的青枝骨折等均屬不完全性骨折。

(三)依據骨折的形態分類

1. 橫形、斜形及螺旋形骨折

多發生在骨幹部。

2. 粉碎性骨折

骨碎裂成兩塊以上,稱粉碎性骨折。骨折線呈「T」形或「Y」形時,又稱「T」形骨折或「Y」形骨折。

3. 壓縮骨折

松質骨因壓縮而變形,如椎體和跟骨。

4. 星狀骨折

多因暴力直接著力於骨面所致,如顱骨及髕骨可發生星狀骨折。

5. 凹陷骨折

如顱骨因外力使之發生部分凹陷。

6. 嵌入骨折

發生在長管骨幹骺端皮質骨和松質骨交界處。骨折後,皮質骨嵌插入松質骨內,可發生在股骨頸和肱骨外科頸等處。

7. 裂紋骨折

如長骨幹或顱骨傷後可有骨折線,但未通過全部骨質。

8. 青枝骨折

多發生在小兒,骨質部分斷裂,骨膜及部分骨質未斷。

9. 骨骺分離

通過骨骺的骨折,骨骺的斷面可帶有數量不等的骨組織,是骨折的一種.

(四)依據解剖部位來分類

如脊柱的椎體骨折,附件骨折,長骨的骨幹骨折,骨骺分離,干骺端骨折,關節內骨折等。

(五)依據骨折前骨組織是否正常分類

1. 外傷性骨折

骨結構正常,因暴力引起的骨折,稱之為外傷性骨折。

2. 病理性骨折

病理性骨折不同於一般的外傷性骨折,其特點是在發生骨折以前,骨本身即已存在著影響其結構堅固性的內在因素,這些內在因素使骨結構變得薄弱,在不足以引起正常骨骼發生骨折的輕微外力作用下,即可造成骨折。

(六)依據骨折穩定程度分類

1. 穩定性骨折

骨折復位後經適當的外固定不易發生再移位者稱穩定性骨折。如裂縫骨折、青枝骨折、嵌插骨折、長骨橫形骨折等。

2. 不穩定性骨折

骨折復位後易於發生再移位者稱不穩定骨性骨折,如斜形骨折,螺旋骨折,粉碎性骨折。股骨幹既是橫骨折,因受肌肉強大的牽拉力,不能保持良好對應,也屬不穩定骨折。

(七)依據骨折後的時間分類

1. 新鮮骨折

新發生的骨折和尚未充分地纖維連接,還可能進行復位者,2~3周以內的骨折。

2. 陳舊性骨折

傷後三周以上的骨折,三周的時限並非恆定,例如兒童肘部骨折,超過10天就很難整復。

骨折癒合過程及癒合時間表

骨的再生能力很強,經過良好復位後的外傷性骨折,一般在3~4個月或更長一些時間內,可完全癒合。骨外、內膜中骨母細胞的增生和產生新生骨質是骨折癒合的基礎。骨折後經血腫形成、纖維性和骨性骨痂形成以及骨痂改建的過程而完全癒合,使骨在結構和功能上恢復正常。


一、 骨折癒合過程

骨折癒合(fracture healing)過程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 血腫形成

骨折時除骨組織被破壞外,也一定伴有附近軟組織的損傷或撕裂。骨組織和骨髓都富含血管,骨折後常伴有大量出血,填充在骨折的兩斷端及其周圍組織間,形成血腫。一般在數小時內血腫發生血液凝固。和其他組織的創傷一樣,此時在骨折局部還可見輕度中性粒細胞浸潤。

骨折時由於骨折處營養骨髓、骨皮質及骨膜的血管隨之發生斷裂,因此在骨折發生的1~2天內,可見到骨髓造血細胞的壞死,骨髓內脂肪的析出,以後被異物巨細胞包繞形成脂肪「囊」(fat「cyst」)。骨皮質亦可發生廣泛性缺血性壞死,骨壞死在鏡下表現為骨陷窩內的骨細胞消失而變為空穴。如果骨壞死範圍不大,可被破骨細胞吸收,有時死骨可脫落、游離而形成死骨片。

2. 纖維性骨痂形成

大約在骨折後的2~3天,從骨內膜及骨外膜增生的纖維母細胞及新生毛細血管侵入血腫,血腫開始機化。這些纖維母細胞實質上多數是軟骨母細胞及骨母細胞的前身。上述增生的組織逐漸彌合,填充並橋接了骨折的斷端,繼而發生纖維化形成纖維性骨痂,或稱暫時性骨痂(provisional callus)肉眼上骨折局部呈梭形腫脹。約經1周左右,上述增生的肉芽組織及纖維組織部分可進一步分化,形成透明軟骨。透明軟骨的形成一般多見於骨外膜的骨痂區,而少見於骨髓內骨痂區,可能與前者血液供應較缺乏有關。此外,也與骨折斷端的活動度及承受應力過大有關。但當骨痂內有過多的軟骨形成時會延緩骨折的癒合時間。

3. 骨性骨痂形成

骨折癒合過程的進一步發展,是骨母細胞產生新生骨質逐漸取代上述纖維性骨痂。開始形成的骨質為類骨組織,以後發生鈣鹽沉著,形成編織骨(woven bone),即骨性骨痂。纖維性骨痂內的軟骨組織,和骨發育時的軟骨化骨一樣,發生鈣鹽沉著而演變為骨組織,參與骨性骨痂的形成。此時所形成的編織骨,由於其結構不夠緻密,骨小梁排列比較紊亂,故仍達不到正常功能需要。

按照骨痂的細胞來源及骨痂的部位不同,可將骨痂分為外骨痂和內骨痂。

外骨痂(external callus)或骨外膜骨痂(periosteal callus),是由骨外膜的內層即成骨層細胞增生,形成梭形套狀,包繞骨折斷端。如上所述,以後這些細胞主要分化為骨母細胞形成骨性骨痂,但也可分化為軟骨母細胞,形成軟骨性骨痂。在長骨骨折時以外骨痂形成為主。

內骨痂(internal callus)由骨內膜細胞及骨髓未分化間葉細胞演變成為骨母細胞,形成編織骨。內骨痂內也可有軟骨形成,但數量比外骨痂為少。

4. 骨痂改建或再塑

上述骨痂建成後,骨折的斷端僅被幼稚的、排列不規則的編織骨連接起來。為了符合人體生理要求而具有更牢固的結構和功能,編織骨進一步改建成為成熟的板層骨,皮質骨和髓腔的正常關係也重新恢復。改建是在破骨細胞的骨質吸收及骨母細胞新骨質形成的協調作用下進行的,即骨折骨所承受應力最大部位有更多的新骨形成而機械性功能不術需要的骨質則被吸收,這樣就使骨折處上下兩斷端按原來的關係再連接起來,髓腔也再通。

在一般情況下,經過上述步驟,骨折部恢復到與原來骨組織一樣的結構,達到完全癒合。


二、 影響骨折癒合因素

1. 全身因素:

年齡,健康狀況。

2. 局部因素:

(1) 骨折的類型和數量;

(2) 骨折部位的血液供應;

(3) 軟組織的損傷程度;

(4) 軟組織的嵌入;

(5) 感染。

3. 治療方法的影響。


三、 骨折的癒合標準

1.局部無壓痛,無縱向叩擊痛;

2.局部無異常活動;

3.X線照片顯示骨折線模糊,有連續性骨痂通過骨折線;

4.功能測定,在解除外固定情況下,上肢能平舉1kg達數分鐘,下肢能連續徒手步行3分鐘,並不少於30步;

5.連續觀察2周骨折處不變形,則觀察的第1天即為臨床癒合日期,2、4兩項的測定必須慎重,以不發生變形或再骨折為原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