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第五章原文、注釋、譯文、導讀及解析(收藏版)

澤光書院 發佈 2020-01-03T04:30:55+00:00

《道德經》被譽為「萬經之王」,內容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曾被後人尊奉為治國、齊家、修身、為學的寶典。它對我國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體現了古人的一種世界觀和人生觀。


《道德經》被譽為「萬經之王」,內容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曾被後人尊奉為治國、齊家、修身、為學的寶典。它對我國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體現了古人的一種世界觀和人生觀。

《道德經》作為道教基本教義的重要構成之一,被道教視為重要經典,其作者老子也被道教視為至上的三清之一道德天尊的化身,又稱太上老君,所以應該說道教吸納了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完善了道教。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在前,《德經》在後,並分為81章,全文共約五千字,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澤光書院 計劃用81天時間,對《道德經》中的81章,每天一章節進行解析和譯文,希望能幫助大家學習理解《道德經》。

第05章 多言數窮

【原文】

天地不仁①,以萬物為芻(chú)狗②。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tuó)龠(yuè)乎③?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⑧,不如守中⑤。

【註解】

①仁:仁愛、仁慈。

②芻(chú)狗:用野草紮成的狗,古人祭祀時用,用後即扔。芻,野草。

③橐(tuó)龠(yuè):古代的風箱。

④數:通「速」。

⑤中:適中的意思。

【譯文】

天地無所謂仁愛,對待萬物像對待祭祀時草扎的小狗一樣,任憑萬物自然生長;有道的人無所謂仁愛,對待百姓也如同對待芻狗一樣,任憑百姓自己發展。天和地之間,不就像一個風箱嗎?雖然中空但永無窮盡,越鼓動風量便愈多,生生不息。政令名目繁多反而會加速國家的敗亡,不如保持虛靜。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導讀】

老子表達了自己無神論的思想傾向,反對將天地、「道」進行人格化的觀點。他認為天地是自然的存在,無所謂仁也無所謂不仁,它對世間萬物沒有特定的感情,只是任其自生自滅、自由發展。同樣,聖人治理天下也應如此,讓百姓自勞自息,尊崇自然規則,採取無為而治的方式。太多的冗政繁令只會讓人們不知所從,造成混亂。

【解析】

這一章里:老子由天地的「不仁」,講到聖人的「不仁」,進而提出了「守中」的思想。和前文不執於一端、「不尚賢」、「無為而治」的思想是一貫的。其內容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老子再次表述了自己無神論的思想傾向,否定當時思想界存在的把天地人格化的觀點。他認為天地是自然的存在,沒有理性和感情,它的存在對自然界萬事萬物不會產生任何作用,因為萬物在天地之間依照自身的自然規律變化發展,不受天、神、人的左右。二是老子又談到「無為」的社會政治思想,是對前四章內容的進一步發揮。他認為,作為聖人——理想的統治者,應當是遵循自然規律,採取無為之治,任憑老百姓自作自息、繁衍生存,而不會採取干預的態度和措施。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王弼說:「天地任自然,無為無造,萬物白相治理,故不仁也。」天地無所偏愛,表明天地是一個物理的、自然的存在,並不具有人類的理性和感情;萬物在天地之間依照自然法則運行,並不像有神論者所想像的那樣,以為天地自然法則對某物有所偏愛,或對某物有所嫌棄,其實這只是人類感情的投射作用。這一見解,表現了老子反對鬼神術數的無神論思想。從無為推論下去,無神論是符合邏輯的必然結果。他認為天地是無為的,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只須依照自然界的發展規律生長變化,不需任何主宰者駕臨於自然之上來加以命令和安排。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同樣,聖人無所偏愛,取法於天地的純任自然。即聖明的統治者對百姓也不應有厚有薄,而要平等相待,讓他們根據自己的需要安排作息。對此,老子作了個形象的比喻:聖人不仁,對待老百姓也要像對待芻狗一樣。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橐龠,是指用手操作的鼓風工具,即風箱。老子將天地比作一個可以來回鼓動的風箱,只要拉動就可以鼓出風來,而且生生不息,不會竭盡。天地之間,風霜雨雪,電閃雷鳴,皆為天地二氣激發滌盪所致,萬物生生不息,無不依賴此氣。天地之間好像一個風箱,空虛而不會枯竭,越鼓動風越多。而人體就像一個小風箱,風箱的作用在於使爐火更旺。如果用風箱的原理來修身,則生命會更富有激情,生命力會更強。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老子通過上述比喻想要說明的問題是:「政令繁苛,只會加速其敗亡,不如保持虛靜狀態。"即用很多言辭法令來強制人民執行,很快就會遭到失敗,不如按照自然規律辦事,虛靜無為,這樣萬物反而能生生不息,永不枯竭。這裡所說的「中」,不是「中正」之道,而是虛靜。

本章用具體比喻說明如何認識自然和對待自然,論述天地本屬自然,社會要順乎自然,保持虛靜,比喻鮮明生動。本章也是承上章對「道沖」作進一步論述。此處由「天道」推論「人道」,由「自然」推論「社會」,核心思想是闡述清靜無為的好處。

王弼《道德經注》

天地任自然,無為無造,萬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仁者必造立施化,有恩有為。造立施化,則物失其真。有恩有為,則物不具存。物不具存,則不足以備載。天地不為獸生芻,而獸食芻;不為人生狗,而人食狗。無為於萬物而萬物各適其所用,則莫不贍矣。若慧由己樹,未足任也。

天地依循道的規律自然而然,不作為,不創造,萬物自然發展,所以無所謂仁愛。仁愛的人必創造、建立、施行、教化,有恩德、有作為。人為地創造、建立、施行、教化,事物就失去了它本來的狀態。有恩德、有作為,就不能一視同仁地保全萬物,而是扶持一些事物的存在,消除另一些事物的存在。天地生出草來不是專為了動物,而動物吃草;天地生出狗來不是專為了人,而人以狗為食。不對萬物作什麼改變而萬物都各有各的用和所用,都足夠用。人自己樹立的那麼點智慧,是遠不夠用的。

聖人與天地合其德,以百姓比芻狗也。橐,排橐也。龠,樂龠也。橐龠之中空洞,無情無為,故虛而不得窮屈,動而不可竭盡也。天地之中,蕩然任自然,故不可得而窮,猶若橐龠也。愈為之則愈失之矣。

物樹其慧,事錯其言。不慧不濟,不言不理,必窮之數也。橐龠而守數中,則無窮盡。棄己任物,則莫不理。若橐龠有意於為聲也,則不足以共吹者之求也。

聖人與天地都有相同的品德,所以百姓對於聖人就如同芻狗對於天地。橐指排橐,是風箱。龠指樂龠,是一種樂器。橐龠當中是空的,沒有情感也沒有作為,空而不能完全按癟,越按,風就越沒有竭盡之時。天地之間,浩浩蕩蕩,一切都自然發展,所以無法使它窮盡,就像橐龠一樣。越爭取就越會失去。

事物因智慧而生成,事情因為言辭而雜亂、出錯。沒有智慧,事物的生髮就不能完成,不說話,事情就沒有條理,這樣就是早晚要結束、滅亡的命數。如果像風箱那樣自守內心的空虛,則不會有窮盡。放棄自己的意願和干預,任由事物自然發展,事物就不會失去條理。假使橐龠故意發出聲音,那聲音肯定是滿足不了吹奏者的要求的。

蘇轍《老子解》

天地無私而聽萬物之自然,故萬物自生自死。死非吾虐之,生非吾仁之也。譬如結芻以為狗,設之於祭祀,盡飾以奉之,夫豈愛之?時適然也。既事而棄之,行者踐之,夫豈惡之?亦適然也。聖人之於民亦然。特無以害之,則民全其性,死生得喪,吾無與焉。雖未仁之而仁亦大矣。

天地沒有自我的意識而聽任萬物自然而然地發展變化,所以萬物的生死都是自然地基於它自己的性質,而非外物造成的。死不是虐待造成的,生也不是因為我的仁慈。比如把草結成草狗,擺在祭祀的地方,賣力地裝飾它、拜它,哪裡是因為對它有愛呢?因為處在那樣的場合,所以人們做出那樣的舉動。祭祀結束了就把草狗扔了,走過的人從上面踩過去,哪裡是因為厭惡呢?這也是正常的、自然而然的事。聖人對於百姓也是這樣的。不去損害人民的利益,百姓就能保全他們的品格、本性,他們的出生、死亡、獲得、失去,都不是我所施加的。雖然沒有仁愛,但對百姓來說是比珍重、呵護他們更好的事,是一種更偉大的仁。

排之有橐與龠也,方其一動,氣之所及,無不靡也,不知者以為機巧極矣。然橐龠則何為哉!蓋亦虛而不屈,是以動而愈出耳。萬物化之始至於天地之間;其所以生殺萬物,彫刻眾形者,亦若是而已矣。見其動而愈出,不知其為虛中之報也。故告之以多言數窮,不如守中之不窮也。

風箱有外櫝和內管,一按動它,氣流吹過的地方,任何東西都要倒伏,不懂的人覺得這器具設計得精巧極了。然而風箱本身做了什麼呢?因為裡面是空的而不能被完全按癟,所以越操作它吹出的風越大。萬物的變化在天地之間就像在風箱裡一樣,之所以萬物有生長死亡,有各種不同的形態,也是因為天地有著風箱一般的空虛守中的品質。人們見到風箱越鼓動風越大,卻不知道是因為它其中是空的。所以老子告知說,話說得越多,言辭的窮盡就越快到來,不如守住內心的虛空。

【經典解讀】

老子認為天地是一個物理的、自然的存在,它不具備人類所擁有的那些善良、仁愛等感情,它不會對其間存在、生長的萬物有任何偏愛。這一見解,表現了老子反對鬼神術數的無神論思想,是值得重視的進步思想。

大多數宗教都將「神」看為世間的主宰,包括由老子思想發展而成的道教一老子本人也演化出了太上老君的形象,但這並非是老子本意。諸子百家存在很多相信天地有靈的思想,墨子就創造出了「天志」、「天意」的觀念,認為天有意志,天知善惡,並具有「兼愛」的精神。關於儒家對「天」的理解歷來爭論頗多。有人認為孔孟等人是肯定天有意志的,比如孔子說「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孟子說「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但也有人認為孔子等人是不相信所謂的天命的,如《論語》中有「子不語怪力亂神」等。但換個角度思考,其實他們的思想觀念都是息息相通的,幾乎都是以老子的思想為源泉或是材料的。

有與無本就是相依相形的,天志、天意的有無也是這樣。只不過老子在這裡將天地和「道」進行了一個分割,「天地之間」說明此處的「天地」即真實存在的天地,而「道」則退到了幕後,是支撐天地的規律,或是產生天地的本源。天雖然沒有善惡、美醜之心,但它依然是有規律的,這就是支配著萬物的「道」。而在孔墨等人言論中的「天」則與「道」合而為一,可以說天就是道。「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即與「順道可生可貴,逆道可敗可亡」是同樣的意思。對於「天地不位.」這句話,荀子的「天道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更加接近。在天道有無這個點上,各個思想家雖然表述各異,對「天」與「道」的關係及其各自內涵也有不同的觀點,但在人要「依道而行,順天而行」上卻是完全一致的。

作為一個勇敢的批判者,老子比同時代和以後諸多哲學家更具睿智和膽識。他第一個講出了「天地不仁」這樣的真理,並將其推廣向治世上。在老子的眼中,天不帶有任何人類道義和道德方面的感情,它只按自己的客觀規律一一即「道」運行。天雖然不講仁慈,但也無所偏向,不懷惻隱之心但也不具暴虐之性。它滋生萬物,並非出於喜好;它降災致疫,也不是出於厭惡。因此,「聖人」治理百姓也不可講仁慈,應該順應自然之道,順應百姓之性,無為而治。如果人為的干預過多,各種矛盾就會激化,反而使社會更加混亂。

【哲理引申】

勸政假中是衡量一個官員、一個帝王好壞的標準。大多數人相信,「夙夜在公」的官員必定是個好官、能官、愛民之官;而那些經常飲酒作樂的官員則是唐官、懶官、害民之官。其實,一個官員的好壞並不能僅僅靠勤政與否來衡量。楨皇兢兢業業十幾年,事必躬親,整天為國事愁眉苦臉,甚至為此不近美色,不好遊獵,但他並未能拯救大明帝國,最終做了亡國之君。漢文帝實行無為而治的政策,最終實現了文景之治的盛況。有些官員順勢而為,可能不用商衣旰食就能將人民治理好;有些官員則過於勤政,不僅不能治理好民眾,還會擾亂人民正常的生產,自己也累出一身病。

《呂氏春秋。察明》記載了宓子賤鳴琴而治的典故。宓子賤是孔子的學生,魯國國君派他去治理單父這個地方。宓子賤剛到單父不久,該地的大小官吏就都前往拜見。必子賤叫兩個副官拿記事簿把參拜官員的名字登記下來,這兩人命而行。當兩個副官提筆書寫來者姓名的時候,宓子賤卻在一旁不斷地用手去拉扯他們的胳膊,使兩人寫的字一塌糊塗,不成樣子。寫完後,宓子賤又拿著刮糟槽的名冊,把他們]狠狠地訓斥了一頓,嫌他們寫得不好。兩個副官受了免屈、侮辱,心裡非常惱怒。事後,他們向宓子賤遞交了辭呈。宓子賤不僅沒有挽留他們],而且火上澆油地說:「你們寫不好字還不算大事,這次你們回去,路上可要當心,如果價們走起路來也像寫字一樣不成體統,那就會出更大的亂子!」

兩個副官回去以後,滿腹委屈地向魯君匯報了宓子賤在單父的所為。他們以為魯君可了這些話會向宓子賤發難。沒有料想到魯君竟然負疚地嘆息道:「這件事既不是你]的錯,也不能怪罪宓子賤。他是故意做給我看的。過去他在朝廷為官的時候,經常發表一此有益於國家的政見。可是我經常擾亂阻撓其政治張的實現。你們在單父寫字t,必子賤有意掣肘的做法實際上是一種隱喻。他在提醒我今後對他治理單父的事不要干擾過多,在他治理時不要掣肘。」

魯君說罷,立即派其親信去單父,對宓子賤說:「從今以後,單父再不歸我管轄。這裡全權交給你。凡是有益於單父發展的事,你可以自主決斷。你每隔五年通報一次就行了。」於是宓子賤在單父按照自己的理念進行治理,將其治理得井井有條。

宓子賤在治理單父之時,每天十分逍遙,閒暇時就彈琴取樂,悠閒自在很少走出公堂。而後,孔子的另一個弟子巫馬期來治理單父,巫馬期治理單父之時十分勤奮,每天星星還高掛在天上時就出門工作,直到星星又高掛天上時才家,日夜不得安寧,事事都親自辦理,很多事搞得他頭昏腦脹,好不容易將單父治理好了,自己也病倒了。

於是他向必子賤請教治理單父的道理。宓子賤說:「我治理單父之時任用賢人,順從百姓本性,而你治理之時,用的都是自己的力量。」後人稱讚必子賤的治理之法,四肢安逸,耳目不煩,心平氣和,而百官得其位,人民得其道,只是因為順從了治理之道的緣故。而巫馬期則智力疲勞,身體窮乏,政令繁多,未能得治民之道。

可見,如果想要達到最好的治理效果,上級不能對下級干擾太多,以免在其施政中掣肘;治理的人不能對人民干擾太多,以免政令繁冗,使民不知所從。所以說,「勤政」,不一定是最好的方式。

歡迎關注@澤光書院 ,讓思想充實生活。圖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我們注重於分享,如有侵權聯繫必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