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歲華裔女博士入圍福布斯精英榜,祖籍福建出生美國從小熱愛科學

美移移民 發佈 2020-01-03T06:03:20+00:00

前段時間,福布斯最新發布的2020年度30歲以下精英榜(30 Under 30)單中,一位23歲的美籍華裔女博士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她叫林鶯(Ann Lin),現在在史丹福大學讀博,因為發現一種原被認為促進惡性腫瘤增長的蛋白質並不會使腫瘤惡化成功入圍了科學領域榜單!

前段時間,福布斯最新發布的2020年度30歲以下精英榜(30 Under 30)單中,一位23歲的美籍華裔女博士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她叫林鶯(Ann Lin),現在在史丹福大學讀博,因為發現一種原被認為促進惡性腫瘤增長的蛋白質並不會使腫瘤惡化成功入圍了科學領域榜單!

更令人倍感驚訝的是,林鶯此次入圍福布斯精英榜的論文,竟然是來源於她19歲時的一次實驗結果。當時她就讀於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二年級,在冷泉港實驗室的一次研究結果中發現一種癌症靶向藥,並未起到應有的作用。

在接受採訪的時候,林鶯透露,「當時我對研究結果持懷疑態度,覺得肯定是某些環節出了問題。"但是,林鶯的導師,同時也是福布斯入圍論文的團隊成員Jason Sheltzer力挺她的研究結果,鼓勵她繼續鑽研,於是他們又花了三年時間研究不同的癌症靶向藥。

2019年9月11日,林鶯和團隊在醫院研究期刊「科學轉化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發表了論文,指出一種癌症依賴性蛋白,其實並不會使腫瘤惡化,因此對抗這種蛋白質的靶向藥即使奏效也只是湊巧,對病人的治療情況起不到總體的進步作用。

這篇論文不僅讓林鶯榮登了福布斯精英榜,還推翻了近180篇來自頂級醫學院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震驚了醫學界。

林鶯表示,研發一款新的癌症藥物平均需要花費20至30億元不等,但高額的投入卻很少能產生結果, 97%的新抗癌藥物最終在臨床試驗中失敗。

看過電影《我不是藥神》的朋友應該知道,靶向藥的價格很昂貴的,在沒有納入醫保的時候,收費一般是以萬為單位的,而對於國內很多普通家庭來說,一年自費十幾萬、幾十萬甚至上百萬是非常沉重的負擔,如果發現來自國外的靶向藥並沒有什麼用,肯定一下子難以接受。

雖然只有23歲,但是林鶯對科學研究的態度非常嚴謹審慎,向世界展現了自己勇於探索的精神。

林鶯的履歷非常豐富,她是移二代,出生於美國紐約皇后區的一個移民家庭,祖籍是福建福州,中學時期跟隨家人搬家到紐約長島。

在林鶯16歲的時候,科學老師發現了她對科學實驗的濃厚興趣,於是推薦她參加長島冷泉港癌症實驗室(簡稱CSHL:The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的未來合伙人計劃。

這是一家非盈利的私人科學研究與教育中心,位於美國紐約州長島上的冷泉港,在美國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學會會員Bruce Stillman博士的領導下,大約有三百多名科學家在這裡研究癌症、神經生物學、植物遺傳學、基因組學以及生物資訊學等。

在分子生物學領域取得了重要成就,迄今為止,這家研究所一共誕生了8位諾貝爾獎得主。

CSHL被譽為世界生命科學聖地、「分子生物學搖籃」,名列世界影響最大的十大研究學院榜首,是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在美國指定的八所基礎研究中心之一,也是其中唯一橫跨三個州份的基礎研究中心。

能夠進入這樣一座名望與實力並存的科學殿堂,林鶯必然是非常出色的,可以說打著燈籠都難找,畢竟冷泉港實驗室的未來合伙人計劃,每年只開放三個名額,必須由學校提交申請,申請人不僅要成績優異,還要通過面試考核,關卡重重。

在進入實驗室的那一年,林鶯還報考了哥倫比亞大學的科學榮譽項目(Science Honors Program)。

這個僅開放給十至十二年級學生的項目,只有成績排在前10%的學生才能入選,也是培養多位諾貝爾獎得主的搖籃聖地。

考核非常嚴格,林鶯形容,「那氣氛很像中國的高考。」 3個小時要完成150道考題,包括物理、化學、生物與自然科學等各科知識,林鶯憑藉真才實學擠進了那前10%,也就此踏上了科學研究的道路。

23歲的林鶯非常年輕,未來還有很長的時間迎接科學挑戰,我們期待,這位優秀的90後能在國際舞台上大放光彩。

其實不只是林鶯,還有很多像她一樣的華裔青年才俊,大家在自己鑽研的領域發光發熱,比如:和林鶯一樣入圍了科學榜的29歲史丹福大學博士後研究員Sharon Li,主攻電腦和人工智慧領域;入圍社會企業榜的29歲華裔青年Tiffany Pang,在矽谷成立Outreach Grid機構,為無家可歸的人群提供住房幫助。

這些年輕有為的華裔精英正在用漂亮的成績改變西方人對中國的固有印象,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還會有更多的華裔學者躋身科學研究的前列。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