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唾液測DNA,基因檢測指導減肥靠譜嗎?

北京日報客戶端 發佈 2020-01-03T12:33:08+00:00

近日,在各大電商平台上,一種名為「肥胖基因檢測」的產品火了。」「現在,僅需一口唾液,就能提取口腔脫落的細胞,分析細胞中DNA的多個基因位點,精準找出『肥胖基因』,量身定做個性化健康管理的建議。

「僅需一口唾液,就能精準找出你的『肥胖基因』。讓你踏上正確減肥之路,吃肉、睡覺照樣能減肥。」看到這樣的廣告詞,誰能不心動?近日,在各大電商平台上,一種名為「肥胖基因檢測」的產品火了。只要花幾百元,採集樣品郵寄到基因檢測公司,10天後你就能拿到一份「肥胖基因檢測報告」,獲得一份根據基因特質得出的針對性減肥建議。

不過,對於這樣一個「新生事物」,不少消費者存有疑慮:基因檢測能指導減肥,這事兒靠譜嗎?市面上五花八門的基因檢測產品怎麼辨別真假呢?

價格差異懸殊

打開京東、淘寶等電商平台,搜索「基因檢測」,出現了幾十款不同的產品,價格差異懸殊,從幾百到幾千元不等。有面向女性的皮膚基因檢測,也有面向兒童的天賦基因檢測,還有面向老人的慢性病、遺傳病、腫瘤風險基因檢測。

其中,一款名為「肥胖基因檢測」的項目排在了銷量榜前列。「為什麼有些人怎麼吃都不胖?而你喝白開水都會胖?」「為什麼整月不識肉味,餓得要跪,腰上的肉肉泳圈卻還不撤退?」「現在,僅需一口唾液,就能提取口腔脫落的細胞,分析細胞中DNA的多個基因位點,精準找出『肥胖基因』,量身定做個性化健康管理的建議。」一句句直達人心的廣告語,吸引著眾多渴望能輕鬆減肥的人紛紛下單體驗。

根據客服的介紹,消費者下單後,基因檢測公司會將採集盒寄到消費者手中。消費者採集唾液樣本後,再寄回檢測公司,10天後即可生成檢測報告。唾液取樣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將唾液吐到採集管內,再加入保存液;另一種是用口腔試紙在口腔內把口腔上皮細胞刮下來。

在運輸的過程中會不會變質呢?據介紹,唾液相對來說是比較穩定的,常溫保存運輸是可以的。如果出現採集失敗的情況,基因檢測公司都會通知消費者重新取樣的。

基因檢測的原理是什麼?一家網店的客服稱:「我們檢測的是甩肉基因,主要檢測FTO、MC4R、ADRB3、CDH13等7大基因。這些基因主要調節食慾和脂肪分解,和肥胖的關聯性非常大。如果這些基因發生病變,發生肥胖的幾率就會增加。報告會根據每個人的基因結果給出減肥建議,通過改變生活方式讓你減肥更容易。」

另一家網店的客服給出的回覆大致相同,「我們是測基因的位點。肥胖基因檢測11個基因和18個位點,來確定實際檢測人為哪種肥胖體質。檢測包含代謝性肥胖、單純性肥胖、澱粉性肥胖、頑固性肥胖、臟器性肥胖、脂質性肥胖症。」

檢測準確度怎麼樣?「基因檢測只是對於檢測項目幾率高低進行評估,僅針對檢測項目相關基因群里中的重要基因,不能覆蓋所有相關及未知基因。因此,您的結果可能受到其他未檢測的基因影響。」客服回答道。

評價兩極分化

翻看產品的評價,一些消費者覺得基因檢測結果對減肥有所幫助:「本人是個小胖子,一直控制飲食,希望體重不要再長。第一次嘗試這種高科技的產品,謝天謝地我是不易胖體制,原來我是要加強運動減肥更有效啊,幸好知道得不晚。」

「很棒,知道自己對蛋白質很敏感,要少吃肉才可以減肥。」

不過,也有一些消費者則認為檢測結果模稜兩可,不具有參考意義:「等了一個星期報告出來了,上面說不是易胖體質,血糖血脂代謝能力都強。我也定期運動,但就是胖啊!我看完後還是不知道該怎麼辦,測試的稍微有些淺顯。」

胡女士也是這項基因檢測的嘗鮮者。為了減肥,她嘗試過很多方法,節食、運動,但都沒有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太想知道自己適合什麼樣的減肥方法了。」12月4日,胡女士下單購買了一套基因檢測產品。基因檢測取樣器是快遞來的,按照要求,半個小時內不進食、不喝水,之後將採樣拭子在口腔內壁的一側上下刮動約20次。採樣完成後,將採樣頭推入保存管中,蓋嚴。再將樣本通過快遞寄回檢測公司。不到20天,胡女士就得到了一份基因檢測報告。

檢測報告稱,胡女士因攜帶4個基因,因此運動最易減肥。如果和別人一起鍛鍊,會發現自己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就達到目標。胡女士對於基因檢測的結果比較信服,她覺得,檢測的準確率在80%左右。「裡面也會給出比較詳細的建議,有些建議針對性比較強。但也有一些建議,比如不要熬夜、多吃蔬菜、多運動,這些放到誰身上好像都挺合適。」

記者採訪了多名消費者中,大家對檢測結果的評價氛圍兩個陣營。朱先生與一名同事曾一起做過肥胖基因檢測。身高1.78米、體重90公斤的朱先生是個不折不扣的壯漢,而他的同事體重只有70公斤,從小到大都挺瘦。「我們倆得出的檢測結果都屬於『易胖體質』,讓我們減少熱量攝入,增加運動量。這套理論擱誰身上都合適。就當是花了199元,買了個娛樂測試吧!」朱先生說。

「測試結果說我喝咖啡過敏,但我從小一直喝咖啡,沒有任何問題啊。」曹先生對於基因檢測的結果同樣持保留態度。「很多內容的準確性無從考證,檢測報告里會預測一些未來的事情,比如得一些病的機率,可還沒到那個歲數,到底測得準不準現在也不好下結論。」

「感覺沒法用准或者不准來形容,當你拿到這份報告,就會不自覺地對照自己的身體找依據,因而你還是會被檢測結果影響。」戴女士說。

消費級檢測結果僅做參考

「我國基因檢測技術水平在國際上是非常高的,它主要應用在遺傳病檢測、出生缺陷防控、腫瘤防控和個體化用藥等領域,這些都是為了解決臨床醫療問題。而消費級基因檢測是相對臨床醫療而言的,它面向普通消費者,通過檢測唾液、血液等樣本中的DNA,分析特定的基因位點,生成檢測報告。主要針對的是對自己本身的一些健康情況、特點特徵感興趣,想多了解自己一些的人群。」深圳華大基因學院碩士生導師黃輝博士說。

在黃輝看來,消費級基因檢測究竟靠不靠譜?還要根據不同的基因檢測產品裡面包含的檢測內容和項目來判斷其科學性。目前,市面上消費級基因檢測多種多樣,有的有較強科學依據,包括遺傳風險評估、用藥指導、祖源分析等。而諸如兒童天賦、潛能等基因檢測,在業內仍處於爭議較大的狀態。

「在肥胖基因檢測這方面,有比較靠譜的。比如FTO這個基因很早就被發現是與肥胖相關的。人類的某些代謝能力,比如酒精代謝、乳糖代謝、咖啡代謝能力是可以通過基因檢測部分反映出來。但是口味、食慾和消化能力方面應該是受多方面因素影響,相比起基因來說,可能與腸道菌群相關度更高一些。」黃輝說,最近的研究中陸續有一些與運動、減肥相關的基因被發現。究竟這些基因與減肥的相關性有多大,還要根據基因檢測公司所參考的文獻資料來確定。目前,一般的消費級基因檢測的結論依據主要是國內外發表的文獻。這類文獻的研究方法是把待研究的人群分成兩類,研究這兩類人群之間基因是否有存在顯著差異的位點,然後根據一系列分析計算,推測這個位點與某種特定表型相關。大部分消費級基因檢測理論上都是基於這些文獻的研究成果來分析的,其可信度有多高還要看文獻的可靠性。

黃輝提到,消費者想要辨別某一消費級基因檢測的產品可信度,因要求專業度較高,所以難度比較高。最好的方式是選擇一些品牌聲譽不錯的公司,其篩選出的檢測內容也是科學依據性相對比較高的。一方面是該公司的檢測結論依據的文獻比較靠譜,文獻結論比較明確。一方面是在篩選檢測內容時遵循了一定的入選標準。

黃輝博士解釋說,人的基因有2萬多個,有30億對鹼基。大多數直接面向消費者提供的基因檢測不會對一個人的全部基因組測序,而只關注特定的基因變異,採用質譜或設計小晶片的方法,檢測其中的幾十、幾百個位點,這樣的檢測成本相對較低。也有針對全基因組開展的測序,其最大優勢在於結果能不斷更新疊代。

所以,黃輝博士認為,做消費級基因檢測的人,不要對檢測結果抱有太大的心理壓力,這些結果僅供參考,可以用「半娛樂性」的心態來看待。

醫生提示:偏食會造成營養不均衡

基因檢測的結果中,會列出檢測者對哪一種類的食物更敏感,這也往往成為檢測者未來飲食的指導。不過,醫生卻認為,遺傳因素並不是導致肥胖的決定性因素,營養素的不均衡會帶來身體代謝的不均衡,減肥也要講科學。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亞健康科主任醫師、教授韋雲說,從醫學的角度來看,導致肥胖的原因有很多種,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營養過剩,通俗地說就是「吃得多了」;第二個因素是身體代謝失衡,比如存在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高血壓等;第三個因素才是遺傳因素。還有一部分肥胖人群是由於疾病導致的肥胖,比如患有多囊卵巢綜合徵、腦垂體瘤等疾病的人群。「在我接觸的門診病人中,70%以上都是由於營養過剩導致的肥胖。一些肥胖的人群是有遺傳傾向的,但遺傳因素並不是起決定作用的。」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所有的肥胖又分為食積型、實熱型、氣滯型、痰濕型、陽虛寒凝型和血瘀型。針對不同的肥胖類型,要辨證論治,不僅是辨症狀,還要辨疾病,從而採取不同的方法有針對性的治療。

韋醫生特別提醒道,現在流行的減肥方法多種多樣,但很多都是「不當減肥」。一種是純餓型,為了減肥每天只喝點湯。靠餓來減肥,體重的確能下降,但同時帶來的是身體營養不良和機能下降,出現低血糖、直立性低血壓等症狀。還有一種是飲食偏嗜型,比如水果減肥法、米糊減肥法、專吃土豆法和生酮減肥法,都是讓人靠只吃一種食物來達到減肥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人是一個雜食生物,人體所需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四大營養素缺一不可。飲食偏嗜就會造成營養素的不均衡,帶來身體代謝的不均衡。

韋醫生建議,如果是因營養過剩或身體代謝失衡導致的肥胖,最科學的減肥方法是在營養均衡的前提下,減少熱量總攝入,增加熱量總支出,通過多種方式的運動來代謝多餘的熱量。如果是因疾病導致的肥胖,一定要及時去醫院就診,由專業的醫生進行檢查和治療,先治療原發病,不要盲目地選擇不當的減肥方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