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不買保健品?

中國科普博覽 發佈 2020-01-25T13:15:01+00:00

作者:葉盛本文來自科普博覽大家族科學大院自打我學了生物學,常常有家人或朋友問我,某某保健品有沒有科學道理,或是更直接地問有沒有效,值不值得買。

作者:葉盛(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本文來自科普博覽大家族科學大院(ID:kexuedayuan)

自打我學了生物學,常常有家人或朋友問我,某某保健品有沒有科學道理,或是更直接地問有沒有效,值不值得買。通常一開始我會耐心地解釋,這種保健品如何不科學,或者為什麼沒有特別的效果。實在說不通,我也只好表明態度:反正我是不會買的,您自己看吧。

在這尷尬的氣氛下,仍有些老人家會倔強地反駁:你說人家沒用處,那麼多電視台和廣播里做的廣告也能是假的?人家那麼大的企業會是騙人的?

唉……作為一個搞生命科學研究的科研人,我只能說:我實在是找不到什麼非要吃保健品的理由,無論它是誰生產的。較真的人要說了:你又不可能了解所有保健品的技術細節,憑什麼敢「口出狂言」?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一個生物學家不買保健品的原因何在。

永遠不同的你

在談論吃之前,我們先來說說身體是由什麼構成的。

答案不是細胞,也不是碳、氮、氧、氫,因為我們談論的是分子層面上的事情。

第一種分子首先是水。

文學家說:女人是水做的。其實,我們都是水做的。人體平均有60%左右的體重是水。與大家想像不同的是,人體大部分的水不是血液或尿液這些「顯而易見」的水,而是那些充盈在細胞當中的水。

所以在生物學的視角來看,應該說男人才是「水做的」,因為男人憑藉比女人更高的肌肉占比,也就擁有了比女人更高的含水量,甚至能高出十個百分點。

那麼,如果我們能像三體星人一樣脫水的話,細胞中還能剩下些什麼呢?你是不是想到了基因、核酸、DNA之類的東西?當然,細胞少不了DNA和RNA分子,但是在細胞的「乾貨」當中占比高達一半以上的,其實是蛋白質分子

考慮到水分子甚至連有機物都算不上,那麼很容易得出結論:蛋白質才是構成我們身體的主要「建築材料」。

不過,建築材料這個比喻並不好。我們蓋起一棟樓來,直到它被拆毀之前,裡面的一磚一瓦基本就不會更換了。而我們細胞裡面的蛋白質卻是動態更新的。有用就生產,用完就銷毀,絕對不養「閒蛋白質」。

更何況,細胞也在不斷更新中。比如我們的紅細胞三到四個月就會全部更新;表皮細胞兩到三周左右就會換一套,比蛇蛻皮還頻繁;結腸細胞的壽命則要短得多,只有三到四天,這也是為什麼結腸癌發展迅速的原因之一,因為這裡的細胞在不斷分裂增殖。

所以說,你不僅不可能跨過同一條河流,你也不可能遇見同一個人——在分子層面上,他肯定已經不是你上次見到的他了。

嚼磚吞瓦

既然我們這具身體一直在不斷更新,它又是從哪兒搞來的建築材料呢?

答案很簡單:當然是吃進來的。

隨著健身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食物中的卡路里,知道了糖、澱粉和脂肪都是能量物質。但是,食物遠遠不只是能量,其實更主要的組成部分是我們身體不斷更新所需的建築材料,比如蛋白質。實際上,蛋白質不僅僅存在於雞蛋或蛋白粉中,也廣泛存在於我們的食物中。只要你吃的食物是動物或植物的細胞構成的,裡面就必然會有大量的蛋白質。

不過,地球上的每一種生物都有自己的基因編碼,都要照著基因的指令來生產自己身體專用的蛋白質。你細胞里的動力蛋白,不僅僅跟錦鯉的或牛蛙的不一樣,跟黑猩猩的也有稍許不同。像抗體這種蛋白質,就不僅僅是物種之間有差異了,連你與爸爸媽媽之間都有顯著不同。

正因為大家的蛋白質各不相同,所以沒有一種動物可以把別人家的蛋白質吃進來就用。

於是,地球上所有具備進食功能的動物,都有自己的消化系統,要把食物中的蛋白質拆掉再吸收利用。

拆到什麼程度呢?

蛋白質從化學上來講,是一條或幾條鏈狀分子盤繞摺疊而成的。

這些鏈狀分子稱為肽鏈,本質上就是一長串的胺基酸。通常,蛋白質在我們的消化系統中會被消化成兩三個胺基酸連在一起的短肽,或是單個的胺基酸。

那麼,問題來了:別的生物的蛋白質跟我們的不同,所以不能直接利用,那麼別的生物的胺基酸就跟我們的一樣嗎?

感謝進化論!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同宗同源,無論是青藏高原上的氂牛,還是南美山地上種出來的土豆,或是大洋深處海溝中成長的鱔魚,以及雨林地面上雨後冒出來的一朵蘑菇,它們都用了同一套系統來生產蛋白質。換句話說,地球生物的蛋白質全都是由彼此共享的20種胺基酸排列而成的,這才讓地球上的動物可以通過「吃」來獲取構建自己身體的一磚一瓦。

其實,搭建我們身體的磚瓦不僅僅是蛋白質,還包括了核酸,脂肪,以及維生素等等小分子,再加上一些微量元素。既然這麼多建築材料都需要不斷「進口」,那麼保健品是否理應在其中占據一席之地呢?

吃不進來的酵素

保健品顯然不屬於食物當中的能量物質。事實上,大部分保健品都屬於構建我們身體的建築材料。如此說來,似乎吃保健品也沒什麼壞處。不過,誰買保健品也不是為了圖它「沒壞處」,而是為了獲得它的「好處」。至於這好處,可就不一定有了。

咱們先來看一種據說大大有好處的保健品。它來自我們的近鄰島國,有個高大上的名字叫「酵素」。有一年去北海道旅遊,我跟家人一起報了個團,號稱沒有強制購物。有一天在旅遊車上,導遊小姐姐突然說起了她剛來島國時的辛酸生活,累到一身都是病。幸好,有人推薦她吃了酵素食品,於是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疼了,一口氣能上五層樓呢!然後她熱心地告訴我們,在下一次停車的時候,旁邊會有一家商店,裡面除了有藥妝美妝產品,還有電飯鍋和馬桶蓋,當然,也少不了這神奇的酵素食品。

日語中的「酵素」這兩個漢字,其實是對於enzyme的翻譯。而這個詞在我們漢語中譯為「酶」。也就是說,所謂的酵素,其實就是酶。那酶又是什麼呢?酶其實就是一類蛋白質,是能夠催化生物化學反應的蛋白質。

我們已經知道了,蛋白質必須在消化系統里切碎成胺基酸或短肽,才能被我們的身體吸收利用。所以,酵素也不能例外,也不可能例外。至於說酵素切出來的那些胺基酸,也不過是地球生物共享的那20種,沒啥特別的,與豆漿、牛奶,或是一塊肉里的蛋白質切出來的胺基酸,不會有任何差別

有人或許會反駁說,有些酵素具備特別的生物學功能,比如納豆激酶,那可是有科學家研究出來了神奇功效的。我們姑且不去討論這些研究靠不靠譜,即便酵素真的有神奇的生物學功能,那也是完整的酵素才具備的。

一輛完整的汽車能開上路,如果撞散成了一堆零件,還怎麼開呢?這個小孩子都能明白的道理,同樣適用於酵素。被我們吃進肚子裡的酵素,跟撞散成零件的汽車沒啥區別,就算它曾經是輛豪華超跑,現在也開不動了。

在這個意義上來說,有功能的酵素(姑且相信它有)雖然可以吃下肚,但它作為保健品的那些功能是我們永遠吃不進身體里的。所以,買酵素跟買一塊肉或一桶奶沒有本質區別。當然了,價錢的區別還是很明顯的。

好在,酵素就是蛋白質,吃不好也吃不壞,而且肯定吃不死人。

多多未必益善

其實,很多保健品都與酵素秉持同樣的「保健理念」——本身即是人類構建身體的磚瓦,總歸是吃不死人的,也就少了吃官司的風險。至於有沒有效果,那是另一個問題。

既如此,這類保健品是不是就可以放開了吃呢?

當然不能!

仍以蛋白質為例吧。大家有沒有想過,既然我們的身體利用吃進來的胺基酸不斷生產新蛋白,那麼那些舊的蛋白質去哪兒了呢?首先,舊的蛋白質要在細胞里拆解掉。拆出來的胺基酸,有一部分被細胞重新用來生產新蛋白質了,還有一部分則被身體代謝排出了。

在我們的尿液和汗液中(是的,包括汗液……),尿素是一種主要的成分。

而我們之所以要排出尿素,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把氮這種元素從身體裡帶走。氮是哪兒來的呢?它就是胺基酸里氨基的主要構成元素。我們總說打掃不乾淨的廁所有股氨水味,此氨即彼氨,那就是我們拆掉蛋白質之後排出氮的結果。

不難想像,代謝是件工作,而且還是「重體力活兒」。要不然的話,為啥腎和肝那麼容易出問題呢?當我們在食物中攝入過多的蛋白質時(當然也包括酵素),會給腎臟造成較大的代謝負擔,甚至是傷害。

所以,健身人群食用蛋白粉或高蛋白食物也要小心。如果你的鍛鍊確實造成了肌肉的損傷,同時刺激了新肌肉的生長,那麼的確需要補充蛋白質來充當建築材料,用於修復或建造新的肌肉細胞。但是,如果你的鍛鍊達不到這樣的負荷程度,那麼學著別人吃蛋白粉只會給代謝帶來負擔,並不會轉化為肌肉。

前文中也提到了,蛋白質並不是我們身體的唯一建築材料,核酸也是一種重要的磚瓦,構成了遺傳物質DNA分子,以及輔助其功能的RNA分子。果不其然,核酸也被盯上了,開發成為了保健品。

至於有沒有必要去吃,道理跟酵素沒什麼兩樣:只要你正常飲食,就會吃進去很多其他生物的細胞,裡面一定就會有很多核酸,足夠你身體之用。唯一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核酸這種分子中也含有很高比例的氮元素,過多攝入卻又用不上,同樣會給氮的代謝帶來沒必要的負擔。

不必須的「必須」

把你自己想像成一名保健品研發人員來思考問題:

既然蛋白質吃進來都要拆掉,再賣酵素之類的蛋白質產品實在不怎麼高明,那麼能不能直接賣胺基酸呢?趕緊查查生物化學教科書,20種胺基酸當中竟然有9種是必須胺基酸!「必須」——多麼適合用來形容一種保健品啊!咱們就生產它了!

遇見這種「必須胺基酸」保健品,你想買嗎?

反正我肯定不會買的。

的確,對於人類以及所有動物來說,都有一些胺基酸是自身無法合成的,只能從食物中獲取,因此稱它們為「必須胺基酸」。但是這裡的「必須」二字卻沒有很強的迫切性。

動物暫且按下不表,我們先來看看植物吧。

身為花花草草,絕大多數植物是不可能以其他任何生物為食的。所以我們說植物是自養生物,只能自己生產自己所需要的一切。也就是說,植物的細胞里都能通過一系列生化反應,自己生產出20種胺基酸來。

動物為啥就不行了呢?進化論告訴我們,咱們跟植物同宗同源,祖上都是細菌,曾經也是可以的。但進化論還告訴我們,當我們失去某種功能時,那一定是因為我們的生存不需要這種功能。由於動物可以食用植物,或是食用其它動物,那些細胞中有足夠多的蛋白質,能拆出足夠多的胺基酸來供我們使用。既然白來的都用不完,何必還要費力氣自己製造呢?

所以,所謂的必須胺基酸的確是身體必須的,自己生產不了,離了它們不行。但是,只要你食人間煙火,正常食用動植物來源的食物,自然可以攝入足量的必須胺基酸。這個「足量」是由億萬年的進化篩選得出的結論,確定無疑。

「偷懶」的最佳策略

不少人都對進化有所誤解,認為進化就是「進步」,就是更高級、更複雜、更強大。但實際上,進化中常常能看到「退化」——沒用的家什一律不要。鯨游水需要尾巴,不需要後肢,於是後肢不見了。人類離開了樹冠,不再需要尾巴來保持平衡或固定身體,於是尾巴不見了。

退化不僅僅發生在器官這種宏觀可見的層面上,也會發生在分子的層面上。

比如,鯨和人類一樣,都有著嚴重退化的嗅覺。鯨的理由是,水中沒辦法聞氣味。人的理由是,我們主要利用視覺和聽覺來感知,利用語言來與同類溝通,實在用不上氣味。結果,人類負責鑑別不同氣味分子的嗅蛋白種類只剩下三百多個,而嗅覺靈敏的鼠類和犬類則有上千種不同的嗅蛋白。

分子層面的「以退為進」還有一種表現形式:能靠別人搞定的事情,自己絕對不干。這種「偷懶」的生存策略也很受進化的青睞。必須胺基酸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其實,我們的細胞中還有另外一個類似的例子更加著名,那就是維生素C。

自大航海時代發現新鮮果蔬可以抵禦壞血病以來,人類對維生素C的認識越來越深入,但也十分曲折。

首先,維生素C是必不可少的,在體內參與很多重要的生化反應。其次,維生素C在檸檬、橙子等水果中的含量很高,在新鮮肉類中含量也不低。

而我們之所以會受缺乏維生素C的困擾,全都是因為人類以及大多數靈長類都無法自己合成維生素C。而在哺乳動物當中,另外兩類不能合成維生素C的生物分別是豚鼠和部分蝙蝠(比如果蝠)。顯然,這些自己「懶得」合成維生素C的生物,都可以在食物中獲取足量的維生素C。

這麼說來,維生素C總該是名正言順的保健品了吧?其實不然。這個道理與必須胺基酸一樣:之所以我們失去合成它的能力,是因為我們可以從食物中足量獲取。所以,除非你乘坐沒有冰櫃的帆船去遠航,或是天生厭惡一切水果,否則真是沒有必要特別去補充維生素C。

進化早已經幫助我們選擇了最佳策略:好好吃飯就能足量獲取了!

將錯就錯

有人或許會提出反駁:雖然維生素C從食物中獲取就夠了,但是再多吃一些好像能預防感冒吧?畢竟維生素這東西吃得再多,也沒法跟蛋白質或核酸比,總沒什麼代謝負擔吧?

話是沒錯,但是就維生素C來說,它的神奇功能恐怕並不成立。維生素C的傳說,全是由一位曾經的優秀科學家一手製造的。他就是兩次諾貝爾獎得主,萊納斯·鮑林(Linus Pauling)。不過,他的兩次獲獎都與維生素C沒啥關係,並且都發生在他篤信維生素C之前。

鮑林老爺子堅持服用大劑量維生素C,活了93歲。但很難說他的高壽是維生素C的功勞,遺傳基因、生活習慣等都是不可忽視的因素(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1970年,已經年近七旬的鮑林提出,每日大量服用維生素C能夠預防感冒,甚至還寫了一本書《維生素C與普通感冒》。後來他又先後提出維生素C的超量服用能夠預防心血管疾病,甚至是預防癌症。鮑林作為諾獎得主的名頭還是很有鼓動性的,他不遺餘力的推動也的確收到了效果,直到將近半個世紀之後的今天,很多人仍然固執地相信額外補充維生素C是對身體有好處的一件事情。

然而不幸的是,所有鮑林賦予維生素C的優秀「品格」,都沒能在後人的大規模對照實驗中體現出來。除了鮑林自己,沒有別的科學家在研究中觀察到了大量服用維生素C的益處。實際上,各類健康機構推薦的維生素C日常攝入量,都在幾十毫克至一百毫克這種量級上,完全可以通過正常的飲食來補充。

類似的事情也發生在了維生素H身上,這種物質又稱為維生素B7或者生物素(biotin)。「生物素」這名字很霸氣,肯定是所有生物都需要的吧?的確,生物素廣泛存在於各種生物的細胞中,參與了糖類等分子氧化釋放能量的過程,在細胞的能量代謝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日常的食物中有著大量的生物素,完全沒有缺乏之虞。雖然的確在雞蛋清中有一種叫做親和素(avidin)的物質能夠死死地拽住生物素,阻止人體吸收它,但是除非你每頓飯都吃下去大量的生雞蛋,否則也很難妨礙生物素的攝入。

就是這樣一種很容易攝入的物質,也以維生素H的名頭堂而皇之地坐在保健品店的貨架上。原因就在於,生物素剛被發現的時候,被認為有助於指甲和頭髮的生長。維生素H中的字母H代表的就是德語中的Haar和Haut兩個詞,分別是頭髮和皮膚的意思。

雖然後來更為嚴謹的科學研究從未證實過生物素在這方面的功能,但是這已經阻擋不了保健品廠商將錯就錯地以此為宣傳噱頭了。

平衡與依賴

不管怎麼說,維生素C和維生素H也都算是維生素,吃一點總沒壞處吧?那些複合維生素總不會是騙人的吧?如果要我選的話,我仍舊不會去買來吃,原因只有簡單的兩個詞:平衡與依賴

我們身體中的每一個細胞就是一個巨大的化學反應器,裡面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數不勝數的化學反應。要生產一種物質,就仿佛有一條流水線一樣,要一步步完成一系列反應。前面提到的酶就是催動或控制這些反應的蛋白質。

不難想像的是,細胞里的化學反應太多了,於是很多條流水線交織在了一起,一個中間產品可能既可以用於這條生產線,也可以用於那條生產線。怎樣能保證這間廠房的平穩運轉?怎樣能讓每一條流水線都有足夠的原料,卻又不會產生額外的浪費?顯然,關鍵在於這個龐大系統的平衡。

進化決定了,我們的細胞中所建立的平衡,是與我們的正常進食水平相適應的。如果你額外吃了很多維生素,相當於在好幾條流水線前端投入了大量原料,必然會把工廠里所有的流水線都攪得一團糟。這是過量攝入維生素麵臨的第一個風險。

當然了,生物系統都有自我調節的能力。當你的細胞終於想方設法調整各條流水線的生產速率,適應了額外維生素的供給之後,萬一由於某些原因,你不再吃這些維生素了,那麼你的身體又要經歷一個不適應的過程。這種「匱乏」所帶來的不適應肯定要比「過量」所帶來的不適應更糟糕,對身體的傷害也更大。

事實上,所有高純度、高濃度的保健品都面臨類似的問題:縱使它沒有害處,甚至真的有用處,但是過量攝入給身體帶來的衝擊,以及一旦停用所帶來的影響,都有可能傷害到身體。

為什麼只是「有可能」呢?因為保健品大多沒有經過像藥物一樣嚴格的、大面積的人體臨床對照實驗,於是這些保健品對於身體的影響實在沒有經過太多科學的實驗研究。

不是藥!不是藥!不是藥!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保健品不是藥。

顯然,像酵素或核酸這樣的保健品,包括各種維生素,它們都是食物中本就能夠攝入的物質,當然不是藥。但是還有一類保健品,宣稱自己來自高山之巔或深海之下,還可能是異域之邦,仿佛不是我們平常能夠吃得到的。

它們算是藥嗎?

其中一部分保健品,特別是動植物製品,可能的確不會出現在我們的日常食譜中。但是,這些保健品中的關鍵分子,卻是有可能出現在其他動植物身上的,只是含量不同罷了。比如你可能平常不會吃到亞麻籽,但是亞麻籽油並不是你的身體未曾遇見過的物質,而只不過是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高於其他植物油而已。如果你就想要追求這種相對的「高濃度」,食用亞麻籽油當然沒有問題。

其中另一些所謂的保健品,含有的關鍵分子可能的確不是我們的身體平常能夠遇見的。特別是從植物這個「生化武器庫」中提取出來的東西,常常具有這樣的特點。那麼它們是不是藥物呢?

倘若這些關鍵物質是人類已知的藥物分子,那麼這種產品就不再是保健品了,而應以藥物的標準去加以對待和管理。更有甚者,某些無良商家,為了讓保健品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竟然在其中添加了真正的藥物成分,卻仍以保健品的名義售賣。這種情況在各類減肥產品中尤其常見,特別要小心提防。

倘若這些關鍵物質不是人類已知的藥物分子,那麼我們恐怕就更要擔心了。因為這就意味著,對於這種物質在人體中可能造成的影響,是否有毒性,多大劑量才是安全劑量等等問題,我們一無所知。畢竟,我們吃保健品是為了保持健康。要是我們吃一種保健品,卻要冒著破壞健康的風險,那幹嘛還要吃它呢?

該怎麼吃?

行文至此,大家應該已經得出自己的結論了:正常情況下,只要我們食人間煙火,正常飲食,均衡飲食,肉蛋奶,果蔬菌,粗糧細糧交替吃,便足以攝入我們身體所需的所有能量與磚瓦了,大可不必再額外補充。

當然了,既然有正常情況,也會有非正常情況。

首先,對於患有一些特定疾病,特別是某些代謝病的病人,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補充特定的營養物質。這個事兒,遵醫囑就好。

其次,有孕在身的准媽媽們,有必要聽從醫生的建議來補充特定的營養物質。

比如葉酸,又稱維生素B9,對於大多數孕婦而言都是需要額外補充的。如果胎兒在發育過程中遭遇嚴重的葉酸不足的話,就可能導致神經管發育缺陷、畸形、心臟缺陷等等嚴重的問題。

但是,如果仔細分析的話就會發現,之所以葉酸有補充的必要,也是因為我們的飲食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背叛」了我們的身體。

眾所周知,與人類基因組最接近的生物是黑猩猩和大猩猩,它們的食物中都有很大一部分是鮮嫩的樹葉,無疑能夠帶來足量的葉酸。而人類雖然不再以樹葉為食,但綠葉蔬菜中的葉酸含量也不低。至於說以肉食為主的遊牧民族,通常不會放過任何高蛋白的食物來源,包括肝臟在內,這恰恰也是葉酸的重要來源。

所以,只有當我們的食物構成變成:澱粉類、肌肉類、少量蔬菜時,才會變得葉酸攝入不足。不幸的是,這恰恰是世界上很多人的日常食譜,所以才讓補充葉酸對孕婦而言變得十分必要。

實際上,對於普通人來說,再會吃也不如動一動。說白了,大家吃保健品的目的是為了保持健康,但任何可食用物質對於健康的促進作用,都不如運動的功效明顯。大家不妨找找看,有沒有哪一種保健品敢說自己有立竿見影的效果?畢竟沒有這樣的效果,也就不敢吹這樣的牛皮。真敢這樣說的,恐怕就要懷疑其中是否有添加藥物成分了。

然而,運動對健康的影響卻是立竿見影的。但凡有運動減肥經歷的人,恐怕都有這樣的體會。中等強度的鍛鍊,能夠在一個月之內就明顯改變一個人的健康指標與精神狀態;即便只是每天快速走一走,幾個月之後也能給健康狀況帶來明顯可見的改觀。這是因為,當我們的身體處於運動狀態時,它能夠通過合成一系列化學物質,對自身進行調整與調動,這個效果是任何外來保健品的攝入都無法達到的。

或與科學無關

我相信,不少讀者此時心中還有疑問。這麼多的保健品,總不能都是騙人的吧?中國人自古就有吃保健品的傳統啊,像燕窩、魚翅、虎骨、犀牛粉等等,難道都沒作用嗎?

首先,現代科學的研究早已證明這些東西並無益處,以至於我在這篇文章中都沒有專門為它們去花費筆墨。至於為什麼還是有人對其趨之若鶩,這就是個很複雜的問題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保健品與奢侈品似乎有共通之處,因為它畢竟是吃飽肚子之後才會有的需求。當我們想吃得更好,尤其是想吃得比別人更好時,保健品似乎是唯一的選擇。

其次,很多人似乎在身邊就能看到不少與保健品相關的成功案例,好像別人吃了一輩子保健品,果然更長壽一些。其實,那位後半生致力於推廣維生素C的鮑林就是個正面典型,自己堅持每天吃的維生素C高出一般攝入量的幾百倍,最終也活到93歲的高齡。

但是,對於人的問題,相關的因素太多太複雜,很難分析清楚。更糟糕的是,我們永遠缺乏對照,沒有任何辦法可以知道一個其他條件都一模一樣的人,唯獨就是因為少吃了某種保健品,最終會不會真的少活幾年?

我們不難想像,堅持每天吃大量維生素C的人,他的長壽很可能是由於他本人在生活習慣方面的嚴格自律,戒除了很多其他的不良生活習慣,而非是因為維生素C的大量攝入。而每頓飯都能吃燕窩的人,其長壽可能並不是得益於一碗燕窩,而是餐桌上擺在燕窩旁邊的種類豐富的其他菜蛋肉奶等營養均衡的食物,也可能是得益於他所能得到的高於常人水準的醫療條件,以及比常人更好的生活環境,更低的心理壓力。

綜上,就是我這樣一名生命科學研究人員的「保健品觀」。

那些總體上都是身體普通建築材料的保健品,在如此之多的不確定因素麵前,卻缺乏嚴格的大規模的臨床對照實驗,這讓我們這些生物學家又如何能愛上它們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