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天才柳智宇保送北大,畢業後卻出家做和尚!他到底經歷了什麼

果媽育兒之道 發佈 2020-01-03T16:30:09+00:00

在現代教育中,高強度的應試教育的負面影響下,數學課堂教學往往被認為是單調、呆板、缺乏生機的,在數學教育中更是如此,孩子們完全不能接受死搬硬套的知識,「要我學習數學」的理念慢慢紮根。

在現代教育中,高強度的應試教育的負面影響下,數學課堂教學往往被認為是單調、呆板、缺乏生機的,在數學教育中更是如此,孩子們完全不能接受死搬硬套的知識,「要我學習數學」的理念慢慢紮根。

還流傳這一句話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這句話非常正確,但是好像也沒有什麼用,因為根本沒有說明怎麼才能學好數理化。

北京龍泉寺里有一位法號賢宇的大師,在出家前曾多次戰勝彼得·舒爾茨。賢宇法師本名柳智宇,出家前曾多次代表中國參加國際型數學大賽。就在2006年的國際奧數競賽場上,柳智宇還曾與彼得·舒爾茨過過招。

那一年,他們雖然都獲得了第47屆國際數學奧賽的金牌,但不同的是柳智宇滿分第一、碾壓其他選手,而彼得·舒爾茨卻是第二次參賽,當時僅獲得了第六名,可見二人之間的實力差距。

他被視為數學天才,背負著眾人的期待,代表中國斬獲無數數學大獎。然而這一切,自他從北大畢業後就改變了。昔日的天才選擇落髮為僧,放棄了普通人眼中似錦的前程。8年以後,遁入空門許久的他,再度決定走出廟門,歷經俗世生活,同時普度眾生。

離開象牙塔的尖端,進入佛前孤燈的世界,最後又返回塵世浮沉。

柳智宇從小性格內向孤僻,身體不太好,也不喜歡運動,對同齡小孩的遊戲更是興趣不大。不過,即使自小沒交到什麼知心朋友,但柳智宇一直都是大人眼中「別人家」的孩子。
小時候的他,最怕挨批評,為了獲得表揚和肯定,他不斷追求高分。柳智宇曾說過:「有時候上一堂課,就一直在等一句表揚的話!」

他不看電視,也不看雜誌,就連學校組織觀看電影的時間,他都會借著影片閃爍出的微微光亮,做完一張物理試卷。

那時清淡的他,被稱為佛系少年一點也不為過不過就算少年無欲無求,也不代表他內心沒有自己的堅持。這名佛系少年與周圍師生、甚至至親的關係就開始漸行漸遠。柳智宇表示:「他們所關心的是我的前途會不會受影響,而我所關心的,是一條心靈的出路。」

但他對於數學非常喜歡,認為數學解法中充滿智慧,十分有趣。他在數學上的天賦日漸顯現,收穫了更多旁人的誇獎與肯定,並堅定了他走這條路的決心。

不久後,柳智宇憑藉優異成績進了華師一附中理科實驗班。高三又拿到北大數學學院的保送資格,併入選國家集訓隊。整個學校都對他寄予厚望,這所湖北省首屈一指的競賽強校,此前還從未出過一枚奧數金牌。

出家八年後,柳智宇再次調整人生方向:走出廟門,下山入世,目的是「普度眾生」。但對於已滿而立之年卻未曾完整經歷世俗生活的柳智宇而言,「眾生」遠比他想像中複雜。

黑塞在《德米安》中說:「對於每個人而言,真正職責只有一個:找到自我。在那之中盡情生活,全心全意、不受動搖地生活。」

也許正是基於這個原因,柳智宇一直在理想和現實的夾縫間奮力求生,而他選擇的也註定是一條痛苦的、通向自我的路途。

在現在孩子的學習中,數學對於孩子來說必定會非常枯燥,但對於數學的學習家長一定要引導孩子學會學數學,不能為了學好而學,要為了想學才要學好。

在孩子的世界很簡單,只要家長引導孩子對數學的熱愛,學數學就不是件難事了,要從孩子的興趣抓起,不要太看重結果,要享受過程。

我國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曾就提到劉薰宇的數學三書,用興趣來提高孩子對數學的喜愛,也正是讓不愛學數學的楊振寧愛上數學的原因。

楊振寧在一次講學中說道,他在很小的時候,偶然接觸到了一位叫劉薰宇寫的書,看了後他愛不釋手,書非常有趣,通俗易懂,看了他寫的一個智力測驗的文章,我才知道什麼是奇偶排列。

我國著名的畫家豐子愷也很喜歡數學,但他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他直到中年後才接觸到的劉薰宇的著作,他說劉薰宇寫一篇,我就讀一篇,他的文章非常有誘惑力,而誘惑我的就是他裡面講得故事。

如果我能早點接觸到劉薰宇的作品,我小時候絕對不會忽視這樣一門非常有用的基礎學科,為此,他懊悔不已。後來,他還專門為劉薰宇的著作寫了一個序。

很多學生讀了後都會愛不釋手,甚至像讀小說一樣讀得津津有味,把數學書語文化,在學語文中讀懂數學,這就是這套書最大的魅力。

這是一本適合中小學孩子的數學書,一共80元,其中有三本,平均每本才26塊,給孩子提高數學興趣,是超級划算的!

想要購買,請點擊下面圖片,方可得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