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創業,那些月入過萬的窮人

歸客服裝 發佈 2020-01-25T16:49:06+00:00

by汪小閒過年,出不了門了,早上和幾個老闆在微信上聊天,她們說剛來杭州做服裝的時候給自己定了目標,要月入過萬,現在發現,在杭州月入過萬,基本是不夠用的。

小時候收到人家送的巧克力總是小心翼翼地藏在口袋裡 ,最後全都融化。長大後見多了不經意間路過的風景,無意間抿到的美酒,沒有留下電話號碼的人。學會了從第一眼到最後一眼,好好享用,把人愛夠,把酒喝光,不去瞻前顧後。學會了在最快樂時說,我們幹了這杯,不為什麼,就現在。by 汪小閒



過年,出不了門了,早上和幾個老闆在微信上聊天,她們說剛來杭州做服裝的時候給自己定了目標,要月入過萬,現在發現,在杭州月入過萬,基本是不夠用的。


月入一萬的人會焦慮嗎?如果是在小城市,月入一萬可以過得非常滋潤了,但如果是在北上廣,杭州這樣的大城市,特別是依靠工資獲得的月入一萬,多多少少還是底氣不足。


前幾天老汪看到一篇文章,大概講,在大城市月入一萬的年輕人。如果你的收入是工資稅後一萬,你會覺得非常焦慮。在杭州這座被稱為人間天堂的城市裡有大把月入好幾萬,依然月光的年輕人。


可是,如果你的收入,是家裡七八個房間的租金加起來月入過萬,比如像你們敬愛的汪老濕這樣的,你就不會覺得焦慮,因為你是這座城市的有產階級。


而很多人,就是這座城市裡那個月入過萬的窮逼。每個月把收入分成三份,一份交給房東,一份交給淘寶,一份交給支付寶。維持日常花銷,和正常的人際交往。偶爾出去玩一趟,還要定時去醫院報到,錢說沒就沒了。兜里僅有的那點存款,別說干點什麼大事,連大病都不敢生。


哭窮的本質,是沒有安全感,比起那些焦慮如何實現階級躍遷的中產來講,大城市裡,20歲出頭的無產階級們,才是最焦慮的。剛到大城市入手做服裝的時候,一身志氣,覺得那些不選擇奮鬥,留在家裡啃老的真是沒理想,那些繼承家業,贏在起跑線上的富二代,自己還有大把時間超過他們。


但工作兩三年之後,事業小有起步,但只不過還是個倒騰服裝的搬運工,銀行里的存款不過五位數,在大城市裡連個廁所都買不起。前面有能力超強,風生水起的前輩,短時間內生意超過他們,基本無望;後面跟著生猛的95後小鮮肉,做直播做微商,一不留神,老客戶的生意就被她們取而代之。


那些自己覺得可以輕易超越的富二代們,小公司已經做得有模有樣了;留在家裡的同學,結婚生子,生活安康,在父母的照料下,也算富足有餘。只有自己,在外面拼了那麼久,手裡還什麼都沒有。存款不夠買房,也捨不得買車。交往多年的女朋友被家裡催婚,但卻沒有底氣去對方家裡提親,還要和應屆畢業生合租房子,擠公交車上下班。看著日益飛漲的房價,放棄做服裝吧,畢竟耕耘了這麼多年,不做太可惜了,去做別的行業吧,好像啥也不會了。


當初看了老汪的《服裝創業指南》一股猛勁衝進大城市,而現在,卻覺得,大城市留不下,家鄉也回不去。你有的,只有鄙視鏈底端的焦慮,在富豪鄙視中產,中產鄙視無產的鄙視鏈里,大城市的無產青年就是在鄙視鏈的底端掙扎的群體。


生活太艱險了,大多數人都沒有安全感。我有個粉絲經常一整夜一整夜加班做網店,自己傳寶貝,修圖,裝修,回到家常常大半夜。腸胃炎吐到身體脫水,還在醫院一邊打點滴一邊做新款測試。我說,你歇歇吧。她一邊改寶貝標題一邊和我說,「我快30歲了,再不拼,我沒機會了,在老家,我算大齡剩女了,這幾年過年,我都不敢回去。」


兩天後出院,網店做得非常漂亮。一起吃飯,她敲了敲我的碗和我說,「我報成功了淘寶的一個活動,接下去有的忙了。」


我敬佩她的敬業,但同時,也不得不承認,大多數時候,我們根本沒有說不的勇氣。在瞬息萬變的世界裡,我們比誰都清楚,每一件小事,都可能讓我們多年的努力一夕傾覆。所以根本不敢拒絕當前的機會,更不敢說不干就不幹了。


商業營銷告訴你,說走就走。但沒告訴你,敢說不干就不乾的人,擁有什麼樣的底氣?這次不幹了之後,她之後要付出多高的成本,把之前的努力補回來?


有個粉絲給老汪留言,說很後悔當初沒有聽我的話,把公眾號一直寫下去,原來和她一起寫公眾號的朋友,大部分都趕上新媒體的紅利,大撈了一筆。而她生完孩子回來,發現對瞬息萬變的市場,已經完全陌生,不得不重新開始學習。


在中產都沒底氣輕易「say no 」的時代,大城市的無產青年們,只能用命去換在這個城市落腳的一點資本。階級固化前,抓住最後的機會,在「普遍焦慮」的背景下,大城市的無產青年們,還有機會。


這些機會,來源於時間,以及網際網路浪潮下一個接一個的風口。比起陷入中年危機,焦慮的」中產」們,我們還年輕。大多數無產青年,才20齣頭,還有十年的奮鬥時間,十年可以改變很多。


我之前看過一份數據,裡面顯示,一個人如果在35歲時買房,那麼他買房的錢里80%來自後五年的收入。所以20歲出頭的無產青年,對帳面上的錢還不需要太過焦慮。未來五年,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在相對應的領域進行深耕。


我們最大的幸運,是生在了一個絕對不會「懷才不遇」的年代。網際網路時代,真的沒有懷才不遇這回事兒了。


喜歡寫作的,去寫個公眾號更新,堅持寫完一兩年,你會有一大批粉絲。


喜歡搭配的,隨便哪個平台申請個直播做搭配分享,堅持一段時間,你也會有不少粉絲。


喜歡創業的,只要你還沒有喪失繼續的勇氣,總有一天會成功。


行動力決定著你做事情的成敗,沒有人一開始就知道如何做,想法並不會在最初就是完全成形的,只有當你工作時才變得逐漸清晰,你需要做的就是開始,只是,千萬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一言不合就放棄,最後還和別人說,是自己運氣不好。


說實話,大多數人的努力和堅持,都還沒達到能夠拼運氣的地步。另外,雖然斜槓青年越來越多,但是碎片化閱讀和學習,讓大多數人都變得越來越浮於表面,缺乏深度思考的空間和能力。然而,但凡我們想要成為某個領域的資深人士,都一定要在這個行業里深耕,不斷前進。


拋開「一萬小時定律」,你也需要在這個行業里,不斷刻意練習,在痛苦的磨合中孤獨前行,最後才能到達少有人及的高處。我不知道別人怎麼想,但於我而言,生而為人,我想活得精彩一點。對那些勸誡我「差不多得了」,「這樣過也不會死」的人,我只想說:


「活著,如果只等於不會死的話,我也只是披著這身皮囊在浪費糧食罷了。」


老汪想說,雖然有很大的機率,你十年之後,可能還是個窮逼。但能力以內,你應該往上走走,追求你能達到最高的高度。在所謂的階級固化,上升通道關閉之前,告訴自己,你還能拼一拼。


很多人看了雞湯,勸說年輕人不要太著急,成功要晚點來比較好,太早成功,容易摔倒。這句話老汪又忍不住深深質疑:


人家都已經成功過然後失敗了,你還在走向成功的路上,到底誰的人生更精彩?年輕時候失敗了又怎麼樣,還有時間東山再起呀。而年紀大了再失敗,往往就翻不了身了呀。而其實更殘酷的現實是,這個邏輯本身是錯誤的:一個人不是年齡越大,成功的機率越高;相反,年齡越大,成功的機率更低。


我一個公務員的朋友和我說,如果一個人在三十歲之前沒有升到科長的話,那麼他的仕途基本上就這樣了,再往上升的可能性很低了。做服裝也一樣的,你三十歲後如果還沒有得到市場的認可,那麼你憑什麼再和比你更有時間和精力,而且更懂得擁抱網際網路的年輕人競爭呢?


做服裝,很多時候不是人越老就越有競爭力,而是越老越沒競爭力。是不是很扎心?是不是很殘酷?歡迎來到老汪這個功利的世界,在《服裝創業指南》的世界裡,永遠只有最真實的世界。


有些人反駁說,拚命幹活,就是延後幸福感呀,就辜負了當下的青春呀。


這個理論,呵呵,部分正確。


做服裝是辛苦的,我承認,但是,在我看來:現在的奮鬥只是階段性延後幸福感,而你不努力是無限期延後幸福感好麼。


說實話,今年也是老汪最辛苦的一年,每天都是被各種事情推著走,可以說沒有過上一天舒服日子,我去年歐洲旅遊的簽證都已經辦好了,但是最後還是放棄了十天的出遊,對我來說還是太奢侈了。


但今年也是我收入增長和事業發展最快的一年,年輕時候辛苦三五年,然後在三十歲這個還算年輕的年紀,過上越來越體面的生活,不是很好麼?難道年輕的時候,貪圖一時的享樂,三十歲後才開始想買房的首付和結婚的成本。


努力奮鬥是階段性延後幸福,創業是對青春的最好投資,記住老汪的話,只有自我壓榨,才有可能撕裂般成長;而成長帶給你的快樂,才是最高級的快樂,一個沒有回憶的青春,你說有什麼意思。


我們到底是在為誰再奮鬥?每個人都應該問問自己。如果不在年輕的時候弄清這個問題,不調整好自己的心態,那麼我們很可能與成功無緣。


只有抱著「為自己工作」的心態,承認並接受「為他人服務的同時,也是在為自己奮鬥」這個樸素的人生理念,才能心平氣和的將手中的事情做好,也才能最終獲得豐厚的物質報酬,贏得別人的尊重,實現自身的價值。


當我們不能改變環境時就必須去適應環境。不能改變別人時就改變自己,不能改變事情就改變對事情的態度,不能向上比較就向下比較。人不能去等,要學會適應。要隨著時間、地點、環境的變化不斷地去調整自己的心態。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我們只有不斷去適應,不斷去調整,才能有所建樹、有所作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