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不打麻藥做手術,連華佗都被驚到,其實還有一人比他更「狠」

文化原始人 發佈 2020-01-25T17:05:45+00:00

若說一個「狠」字,這件事是在突髮狀況下發生的,夏侯惇完全沒有心理準備,這不是一般的猛人能做到的。換了旁人也許早就昏倒在地了,不可能有這樣一波「拔矢啖晴」的蠻霸操作。

熟悉《三國演義》的人,應該對關羽的「刮骨療毒」這個故事不會太陌生,不過書中還有一個聽上去更加狠的情節,那就是夏侯惇「拔矢啖睛」。兩個情節光聽上去就覺得非常狠,那麼究竟哪一個更狠呢?

若說一個「狠」字,這件事是在突髮狀況下發生的,夏侯惇完全沒有心理準備,這不是一般的猛人能做到的。換了旁人也許早就昏倒在地了,不可能有這樣一波「拔矢啖晴」的蠻霸操作。這件事是在呂布攻打小沛劉備的時候發生的,當時夏侯惇奉曹操之命領軍去救援劉備,路上遇到呂布手下大將高順,二人交手四五十回合,高順不敵敗退,夏侯惇急忙追趕。這時與高順一起領軍的另一將領曹性,瞄準時機暗中張弓搭箭,一箭射中夏侯惇左眼,夏侯惇大叫一聲,想把箭拔出,結果把左眼珠子一起拔出來了,夏侯惇大喊一句「父母精血,不可棄也」,於是把左眼珠就吃下去了。這一舉動嚇壞了對面的敵軍,夏侯惇忍受著疼痛,舉槍直取曹性,一槍結果了他。

再看關羽「刮骨療毒」,這件事是發生在關羽圍樊城之時,被弓弩手所傷,右臂中箭,翻身落馬。但此箭有毒,毒入骨髓,必須要刮骨療毒,才能痊癒。據《三國志關羽傳》記載:「羽嘗為流矢所中,貫其右臂,後創雖愈,每至陰雨,骨常疼痛。醫曰矢鏃有毒,毒入於骨,當破臂作創,刮骨去毒,然後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醫劈之。時羽適請諸將飲食相對,臂血流離,盈於盤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關羽在聽醫生說到要割開手臂,刮骨去毒時,便伸去手臂,讓醫官去治。

期間關羽還請營中眾將喝酒吃肉,血流了一盤,關羽談笑自若,可見當時關羽是沒有打過麻醉的,是在清醒的狀態下完成這次手術的,這種疼痛不是一般人可以忍受的。而當時關羽是有心理準備的,而且在時間上也是從容的,所以在隨機應變和冷靜方面的考驗,還是不及夏侯惇的殘酷。

兩者雖然或多或少都有演義的成分在內,但相對來說,關羽的「刮骨療毒」顯得更加真實一些。歷史上夏侯惇的眼睛確實是被射瞎的,但並沒有夏侯惇把自己眼睛吃掉這回事,所謂的「拔矢啖睛」也是小說杜撰的產物。我們仔細想一下就知道這個故事是具有杜撰成分的,人的眼睛被一箭射穿,再把眼珠子給拽出來,你想想這可能嗎?眼珠子可不是其他地方,被箭射中拔出來流點血就沒事了。說白了,夏侯惇能活下來都是一個奇蹟,怎麼可能還像小說上說的,夏侯惇吃掉眼睛後還勇不可當的殺死了曹性?這明擺著就是作者刻意拔高夏侯惇而有意為之。

而關羽「刮骨療毒」這個事雖然稍有杜撰,但卻是歷史上實有發生的,這其中唯一杜撰的產物就是這個給關羽療毒的醫生,根據小說中描述,給關羽「刮骨療毒」的是名醫華佗,但事實上給關羽看病的只是當時一個普通的軍醫,根本不是華佗。

綜上所述,如果按照演義的說法,肯定是夏侯惇的「拔矢啖睛」更狠,畢竟眼睛連接著頭部神經,夏侯惇忍受著神經的疼痛去斬殺了那個射瞎自己左眼的曹性,這份勇猛也是三國里的第一人,沒有之一。但要從宏觀角度來說,那麼表現更值得稱讚的自然是「刮骨療毒」了。當時關羽在沒有麻醉的情況下就動起了割肉刮骨去毒的手術,最重要的是他當時從容淡定的表現,還談笑自若的與人下棋,這才是真正勇敢的猛將,難怪連華佗也感嘆道:「君侯真天神也!」

我是文化原始人,喜歡獨立思考,遠離人云亦云,專注歷史領域,探究傳統文化,以上均屬個人觀點,若對您有所啟發,敬請點讚關注。每日分享美文美圖,帶您走進一段不為人知的趣味歷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