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兵敗赤壁狼狽撤軍,是敗於火攻,還是敗於瘟疫

李躍汗青 發佈 2020-01-25T21:25:00+00:00

赤壁之戰,是東漢末年最重要的一次決戰,影響了歷史走向,形成了三國鼎立的雛形。此戰後,劉備再也不是那個四處奔波、寄人籬下的宵小之輩,一舉占據荊州,成為一個真正的諸侯,三國時代由此拉開序幕。

赤壁之戰,是東漢末年最重要的一次決戰,影響了歷史走向,形成了三國鼎立的雛形。此戰後,劉備再也不是那個四處奔波、寄人籬下的宵小之輩,一舉占據荊州,成為一個真正的諸侯,三國時代由此拉開序幕。赤壁之戰在什麼背景下發生的呢?說起來也簡單,那是因為一個人死了。

戰爭背景

牢牢統治荊州18年,帶甲近10萬的土皇帝劉表去世了。劉表的次子劉琮繼位,他就是一個嬌生慣養的碌碌之輩,這對於一直覬覦荊州的曹操與孫權來說是個天大的喜訊。

曹操行動迅猛,不顧軍隊經年累月的疲勞,也決不能放棄吞併荊州的機會,一路南下殺向荊州。爛泥扶不上牆的劉琮直接投降曹操,荊州就這樣兵不血刃地落入曹操之手。

劉備這邊,此時還在駐守樊城,得知劉琮投降消息,自知不是曹操的對手,急忙的撤離,準備與江夏的劉琦(劉表長子)會和。

孫權呢?當然也沒閒著,派魯肅以給劉表弔喪的名義趁機打探荊州局勢。魯肅也沒想到荊州這麼快就落入曹操之手,而且正在追殺劉備。劉備如果完蛋,那孫權也不能獨善其身,於是魯肅決定促成孫劉聯盟,一起對抗曹操。

在魯肅、周瑜、諸葛亮的堅持下孫劉達成聯盟,一起合兵江夏。曹操與孫劉的大戰一觸即發。

赤壁之戰

第一階段,赤壁遭遇戰

曹軍順江而下,在赤壁與孫劉大軍遭遇。《三國志 周瑜傳》記載:「時曹公軍眾已有疾病,初一交戰,公軍敗退」

簡單的十幾個字透露出,曹軍在開戰之初就因水土不服,發生了疾病,由此影響了曹軍的發揮,赤壁第一戰就失敗了。

第二階段,赤壁相持

曹操第一戰失利,就退回江北,駐紮在烏林,與赤壁的孫劉聯軍隔江對峙,由此赤壁之戰進入相持階段,膾炙人口的火燒赤壁就發生在這時候。

曹操為了更好地發揮戰船優勢,把戰船全部用鐵鏈相連,首尾相接,成了一個江上巨無霸,這要是衝撞敵方的戰船絕對是毀滅性打擊。

可惜曹操的運氣差了點,本來就不容易刮東南風的冬天,卻颳起了東南風,曹操的的超級戰船恰恰就處在下風口。周瑜部將黃蓋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給曹操來了一個「詐降火攻」的辦法,帶著10幾船乾柴大禮包直撲曹營。結果就是曹操的超級戰船瞬間被大火吞沒,淹死、燒死者不計其數,成了曹操的滑鐵盧。

赤壁之戰失敗撤軍的主因

由此曹操在赤壁之戰的失敗,都歸咎於那片大火,但這是曹操失敗主要原因嗎?我看未必,史書就在這時候拋出了另一個失敗的原因,那就是瘟疫。

「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軍還」。——《三國志 武帝紀》

「時又疾疫,北軍多死,曹公引歸」。——《三國志 先主傳 》

「公燒其餘船引退,士卒飢疫,死者大半」。——《三國志 吳主傳》。

曹操失敗的原因,是火攻與瘟疫兩個因素組成,要問到底是哪個原因才讓曹操下定決心撤軍的?這個就得好好分析了。

1、大多數情況下,決戰中先撤軍的一方,在軍隊遭受重創或有生力量快消耗殆盡時,主帥會選擇逃命下令撤退。

2、在形不成有效的戰鬥力時,主帥為了避免更大的傷亡也會選擇撤退。

很顯然曹操的有生力量並沒有消耗殆盡,為何這麼說?

在孫劉結盟的前夕,周瑜曾經給孫權算過曹操的兵力。曹操帶來的北方兵大概有16萬,加上荊州本地的8萬,總兵力大約為24萬。其中的水軍主要是由荊州水軍組成的。也就是說赤壁戰場上,被火攻燒死、淹死的主要是荊州水軍,而曹操的北方士卒絲毫沒什麼影響。所以不存在曹軍的有生力量消耗殆盡的情況。

那是因為曹操的一個舉動說明了一切。當時赤壁大火肆虐,曹操撤退前卻下令把剩餘的船隻全部燒毀,荊州水軍也就成了炮灰。這也說明大火併沒有蔓延到岸邊的烏林一帶,曹操的北方軍沒受到影響。那就考慮撤軍的第二種情況,形不成有效的戰鬥力。

就算赤壁之戰中荊州水軍的全部陣亡,但曹操在烏林還有10幾萬陸軍呢!還是比孫劉聯軍5萬更有優勢,他有必要撤退嗎?所以可怕的瘟疫,天天令曹軍大量死亡,形不成有效的戰鬥力,才是下令撤軍的主要原因。


​當然飢餓也是一個重要因素。當時曹操剛得到荊州,還沒來得及經營荊州、安撫人心等一系列工作,就草率的東下赤壁決戰。也就是說,曹操還沒站穩荊州就速度出兵了,後方不穩,20多萬大軍的吃吃喝喝,後勤難以及時到位。所以撤退時便有了「飢疫」的記載。

終上所述,曹操赤壁失敗撤軍最主要的原因是瘟疫。瘟疫爆發人心惶惶,尤其是動搖軍心,對士氣的打擊是巨大的。此戰後,三國的模板基本形成,曹劉孫競技模式開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