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從醫二十載,感謝他們一直在堅守崗位,守護生命

家庭醫生在線 發佈 2020-01-25T21:29:18+00:00

蛻變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 鄭東誕 「20年前,我還是醫途迷茫的住院醫師;20年後我成為了黃埔地區唯一掌握房顫射頻消融技術的專家,現在的狀態遠遠超過當年預期。」努力廣東省中醫院 重症醫學科科護士長 吳巧媚在許多人的眼裡,護士就是做打針、發藥、換藥等機械性的工作。

曾經,我們以為2020年還很遙遠,不知不覺,我們已置身其中。

普通人的20年,可能是從跨出大學校門到成為工作崗位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的轉變;而醫護人員的20年,除了歲月更替、經驗漸長,更伴隨著患者的生老病死,見證了生命的脆弱、堅強及得失悲歡。

從2000年到2020年,這20年的時光或得或失,倘若你面前有一台時光機,你想對20年前的自己說什麼?

新春伊始,家庭醫生在線特別策劃「醫護工作者的20年」,我們採訪了6位來自不同科室的醫護人員,談談20年來他們個人的成長,以及這20年里,中國醫療事業的發展和醫療技術的變化。

蛻變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院 心血管內科副主任 鄭東誕

「20年前,我還是醫途迷茫的住院醫師;20年後我成為了黃埔地區唯一掌握房顫射頻消融技術的專家,現在的狀態遠遠超過當年預期。」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鄭東誕教授說道。


鄭東誕畢業後就進入黃埔區人民醫院急診科工作,當時醫院的病人不多,工作相對輕鬆,但鄭東誕對未來很迷茫。

2000年,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接管黃埔區人民醫院,更名為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院,自此,醫院被注入了新的生命力,這一年也是鄭東誕作為醫生的一個轉折點。

隨著醫院重新煥發生機,鄭東誕的思想和人生軌跡都發生了改變;當一名好醫生,忠實地履行醫生的神聖職責,這個信念在他的內心生根發芽。

自此以後的20多個年頭裡,鄭東誕不斷學習和提高醫療技術水平,一直堅持著自己的初心,任勞任怨,從住院醫師到副主任醫師,從急診科醫生到心內科心臟監護室(CCU)的負責人,從心臟危急重症搶救到房顫心衰治療,他潛心鑽研醫學,精心打磨醫術。

在鄭東誕的推動下,心內科成立了CCU,引進先進設備並努力開展心血管急危重症各項診療技術,極大提升了廣州東部地區危重病人的搶救成功率;鄭東誕更在院本部的支持下,帶領團隊摘下國家級房顫中心、國家級心衰中心認證及2019年廣東最強科室等多個榮譽稱號。

要說起20年前我最想不到的事,是自己掌握了房顫射頻消融等多項手術技術,這種感覺非常棒。」鄭東誕教授說。

努力

廣東省中醫院 重症醫學科科護士長 吳巧媚

在許多人的眼裡,護士就是做打針、發藥、換藥等機械性的工作。

其實,護士要做的工作遠遠不止如此,尤其是ICU的護士,急救儀器設備的操作、急救應對措施、病情觀察、早期康復鍛鍊、給患者提供心理支持、疾病宣教……這些都是她們的日常。

1998年,廣東省中醫院成立了全國中醫院最早的ICU,當時20歲的吳巧媚也是最早進入省中醫ICU的醫護人員之一。

彼時的她才剛畢業參加工作一年,但也正是「初生牛犢不怕虎」,進入ICU後,她認真細緻地完成每一項護理工作,即使休息時間接到科室的電話也二話不說回到崗位上。

除了在臨床中積累經驗,她還利用空餘時間繼續學習、深造……

時光荏苒,吳巧媚已成為省中醫ICU的科護士長,她也從當初一直在學習的「菜鳥」變成了引導新人的老師,狠抓新人護士的基礎培訓,手把手教骨幹護士,為醫院輸送一批又一批的護理骨幹人才和護士長,培育了一支掌握重症護理核心能力的隊伍。

如今,護士的工作隨著護理門診、網約護士的開展迎來了新模式,護士的工作也越來越被群眾所了解和認可。

吳巧媚表示,未來希望能在推廣「中醫護理」的工作上做出更多的努力

而她也相信「越努力,越幸運」,只有踏踏實實做好工作,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堅持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國際減重中心主任 王存川

我國第一家國際減重中心主任、中國大陸首位「國際肥胖與代謝病外科聯盟」的亞太區候任主席......走進王存川的辦公室,牆壁、窗台放滿了琳琅滿目的證書、獎盃,這些成果是他與減重外科事業共同奮鬥20年的最好見證。

2000年,王存川在美國學習時與腹腔鏡減重手術結緣,並於當年年底開展了第一例腹腔鏡減重手術。

此後,他逐漸投身於減重手術的發展中,數百場國內外學術交流,數百家醫院手術演示……繁忙的工作之餘還出版了4本專著、建立專業學術組織、創辦學術期刊、建立各種學術交流平台,建立十幾個學習基地、發布專業治療指南及減重外科獨立分科等等。

通過王存川為代表的眾多開拓者二十年如一日的學術探索和技術推廣,人們對於減重手術的態度由質疑轉為認可,減重手術的病例數從20年前的每年幾例,到現在每年1萬多例,越來越多的「胖友」得益於手術,實現了瘦身轉型、重拾健康甚至延長生命。

人的一生中能有多少個20年?

王存川覺得,「人一輩子能堅持做好一件事是難能可貴的,幸好遇到困難時,我能堅持下來。」與減重手術這段緣,不僅是20年,更是一輩子。

未來,王存川將帶領團隊,繼續為中國的減重外科事業貢獻力量。「讓腹腔鏡手術成為腹部外科疾病治療的主流術式,讓減重手術獲益更多的肥胖人群」,這是王存川一直以來的夢想,如今,夢想已經逐步在實現。

奮鬥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 常務副院長 馬駿

2000年,通過一系列的選拔,馬駿受美國中華醫學基金會(CMB)資助,得到公派留學的機會。

處於職業生涯的起步階段,馬駿便走出國門,前往世界排名第1的癌症中心美國德州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接受博士後訓練。

這次留學經歷對馬駿影響非常深,可以說是他日後走上鼻咽癌科學研究道路的一個起點。

學習新鮮的知識,接受科研思維的訓練,這些都是重要的積累。

更重要的是,在看見臨床、科研等方方面面硬體軟體上與對方的巨大差距後,馬駿的內心深處產生了強烈的在鼻咽癌領域從事科學研究的願望。

「如果想要更好地解決患者的痛苦,就必須進行醫學科學研究,提高醫療的技術水平。」這就是所謂的初心。

20年來,馬駿的團隊一直堅持從事著鼻咽癌的相關研究,改進了判斷鼻咽癌嚴重程度的國際臨床分期標準,創建了個體化放射治療體系,優化了鼻咽癌放射治療聯合化學治療的策略。

相關研究促成了15年來美國AJCC/UICC臨床分期6項修訂中的4項、20年來NCCN臨床指南5項修訂中的3項;其中9項研究寫入了美國權威教科書《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Radiation Oncology》,把中國鼻咽癌患者的5年總生存率從60%提高到了84%。

2019年,馬駿被中國臨床腫瘤學會授予年度成就獎。

今年,馬駿的研究成果成功入選了中國科協評選的「2019年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

鼻咽癌的「攻防」戰役,沒有硝煙,但卻是一場持之以恆的攻堅戰。「目前我們每邁一步都踏實而穩健,但未來還需要繼續努力。」馬駿教授坦言道。

對於走過的這20年,馬駿認為年輕的時候一定要多積累,不要害怕付出,堅定信心,走出自己的道路。「這個世界,值得為之奮鬥!」

創新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 不育與性醫學科主任醫師 張濱

20年前,張濱還是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泌尿外科的一名普通醫生,因無法從事自己心儀的性醫學領域而苦悶不得志。

後來在醫院領導的支持下,醫院成立了不孕不育與性醫學科,這一舉措在省內甚至全國範圍內都是走在前列的。

這20年間,建科之路並不平坦。建科之始,張濱曾遇過不少困難,包括門診量少、不被重視等,甚至還有領導暗示科室效益不好或需進行架構調整。

為了推動性醫學的發展,促進性醫學的傳播和科普,張濱與多家平面媒體、網絡媒體進行了深度的科普合作,並主編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和「十二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性醫學》;張濱主講的《性與生殖健康》視頻更成為了國家級精品課程,其倡導的「性與生殖疾病同治」 「性學疾病身心同治」 「性學疾病男女同治」等理念現已廣泛應用到臨床上。

「科普宣教越來越多,推動了百姓群體對性醫學的認識和重視,過去只有少數男性前來就診,現在門診量越來越大,求診者有不少的女性患者。」張濱談到。

從2000年到2020年,張濱用20年的時間基本實現了自己對性醫學的願景,展望未來,他希望能將學科往專科化和規範化的方向推進,「目前,男科在我國仍不是真正意義的學科,希望未來它能得到官方的認可地位,並通過加強學校教育等方式變得更專業和規範,這樣才能更好地為患者服務。」

守護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 新生兒科副主任 陳曉文

剛畢業的陳曉文,懷抱著滿腔的熱血,來到了廣州市兒童醫院新生兒科,這是當時華南地區的第一家新生兒重症監護室。

20多年來,陳曉文用心做新生命的守護神,她兢兢業業、盡心盡責,精心救治每一位患兒,如今科室成為國內設備條件、綜合診治水平領先的新生兒重症監護中心。

NICU是剛出生就面臨死神挑戰的幼小生命的最後一線生機,陳曉文和她的團隊,為這些垂危的生命守住了最後一道屏障,為一個個家庭點燃了幸福之光。

回想2000年的陳曉文,彼時已經從一名初出茅廬的年輕住院醫師,成長為一名沉澱了10多年經驗的主治醫師;也從當初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的拚命三郎,肩負起了另一個名為「家庭」的重擔。

肩上的負擔更重了,但從醫者的初心卻從未改變。

2020年的今天,回顧自己20年前的預期,由於醫學領域還有太多的未知數,醫療水平也在不斷地發展,因此陳曉文給自己定的「預期」,總是以「這個疑難雜症我是否可以解決」為主,也就沒有所謂的終點。

但她自始至終都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並憑藉自己多年的醫學知識及經驗,為無數危重症患兒帶來生的希望。

人生有多少個20年,屈指可數

每個20年,恍惚間回頭遠望,是失落還是釋然?白衣天使也有著普通人的人生,人生道路的曲折、人生路途的困惑,一一不會落下。

只是,我們在他們身上看見的共同特質——堅持、努力、奉獻、奮鬥、創新、守護,讓他們無畏無懼,甘守寂寞,逆風前行。

17年前,面對「非典」疫情,他們義無反顧奔赴小湯山;17年後,面對新型肺炎疫情,他們再次「請戰」趕往武漢。在一次又一次的生死戰線上,他們和民眾一次又一次地擦肩而過,民眾被撤離,他們則奔赴前線。

請戰書寫道:「我們特此向院黨委請戰,願為戰勝新SARS樣疫情,隨時聽候調令,我們小湯山全體隊友都義無反顧,奔赴一線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縱使醫療環境惡劣,負面事件頻發,醫護人員依舊不忘初心,踐行希波克拉底誓言,堅定履行救死扶傷的神聖職責。

20年,手術室的無影燈下、病房裡、診室前,醫護人員忙碌的身影從不停息,他們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華都獻給了醫療事業。

「我不知道你是誰,但我知道你為了誰」……他們的信念就如馬駿教授所言,「這個世界,值得為之奮鬥!」


通訊員:何旭鵬、李雯、張燦城、余廣彪、孔抒帆

采寫:麥瓊璇、張穎琳、詹遠、羅敏效、馮莉莉、何詩雅

責任編輯:陳添許、王春蘭、方瑞蘭

審讀:李映勤

排版:謝曉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