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術史上規模最大的女子美術團體里,竟有這麼多溫州女書畫家

溫州古道 發佈 2020-01-03T23:55:02+00:00

他育有六子三女,兒子徐桂芳從上海大夏大學附中畢業,考取上海交通大學數學系,後成著名數學家;徐桂芳的妹妹徐綺琴,原名徐起岑,是一位知名的才女畫家,也是「中國女子書畫會」成員之一。

溫州城區八字橋附近有天妃宮巷,是信河街72半巷之一。這裡曾住過清朝貢生徐仲英。他育有六子三女,兒子徐桂芳從上海大夏大學(今華東師大)附中畢業,考取上海交通大學數學系,後成著名數學家;徐桂芳的妹妹徐綺琴(1916~2003),原名徐起岑,是一位知名的才女畫家,也是「中國女子書畫會」成員之一。


▲中國女子書畫會部分成員


中國女子書畫會是我國首個女子書畫團體,於1934年4月29日在上海成立,由一批情趣相投、各領風騷的女性書畫家組建而成。其中有著名畫家張大千的紅顏知己李秋君、著名詩人徐志摩夫人陸小曼、藝術大師吳青霞和潘玉良等,還有顧青瑤、周煉霞、陳小翠、顧飛等上海藝壇知名女畫家,她們是該會的活躍人士。當時擔任該會名譽會長的是何香凝,成員曾有200餘人,堪稱中國美術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個女子美術團體。她們每年舉辦展覽,其間編輯出版《中國女子書畫》特刊四期。直到1949年,該會才停止活動。


1935年,徐綺琴與溫州城區學繪畫的十多位女性加入上海「中國女子書畫會」。


中國女子書畫會裡的溫州女子


在這十四位女子中,除徐綺琴外,還有女畫家魯藻,以及魯藻的姑姑魯文,姐姐魯蘋、妹妹魯茱、魯芹,外甥女林眉等五人。其中魯蘋、魯文、魯藻有4幅畫作珍藏於溫州博物館;此外,會員還有溫州城區任鈞耀、李曼蘿、徐瑛、馬如蘭、馬碧篁、張瑾懷、樊彩霞等,後來又增加施黛青、張茵等溫州女子。而這時,劉海粟創辦的上海美術專門學校里,正活躍著一批優秀的溫籍畫家,其中有張紅薇(即張光)等著名女畫家,她們都是上海「中國女子書畫會」的成員。


在同時期的溫州,著名中醫、畫家徐堇侯門下聚集一批優秀學生。如著名畫家劉旦宅、謝振甌、吳綬鎬、張如元、黃德源等,其中就有女弟子徐綺琴。如今,「徐門弟子」提起徐綺琴,都會贊她「人靚畫美」。


▲徐綺琴


徐綺琴學畫的另一位老師是余靜芝(1890-1967)。余靜芝,原名真,安徽宣城人。1925年進入上海美專讀書,1935年任教上海美專。1936年出版《余靜芝畫集》,由蔡元培等人題詞;1967年《余靜芝畫集》在紐約出版,胡適、林語堂作英文序。


▲蔡元培為余靜芝作品題詞


▲左二陳聰(黃宗英母),左三馬志英(馬孟容妹)、左四黃香篆(馬公愚夫人)、左六餘靜芝(楊玉生夫人)、左七馬碧篁。照片攝於1928年。


▲余靜芝《金絲蜂蝶》卷(局部)


余靜芝則是溫州畫師朱曉崖的弟子、浙江近代著名人士楊玉生的夫人。


朱曉崖即朱鼎新(1867~1936),字曉崖,又字曉岩,號友生、茹齋,擅畫人物,兼善山水,畫名頗盛;中年後流寓上海等地。其《瑤島仙蹤》為乙亥年(1935)與朱良材、葉曼叔、謝閒鷗等八人合作,參與者多為當時海上擅畫仕女人物的畫家,可見朱曉崖曾一度活躍在海上畫壇。


▲朱曉崖《且園圖》


跟著兩位老師習畫,徐綺琴進步很快。除了繪畫,徐綺琴還隨一代詞宗夏承燾學填詞。


據《天風閣日記》,1938年1月25日,夏承燾與徐堇侯「晚同過八字橋徐綺琴小坐。徐從堇侯學畫,工老蓮一派,其父仲英,欲令其從予學詞」。而她的畫也打動了夏承燾,他也打算學繪畫,還即興揮筆畫下花葉、金魚等。


▲徐綺琴作品


1939年春節前,徐綺琴再次到上海,師從著名書畫家馬公愚。這年的大年初二,徐綺琴與馬公愚一起到夏承燾上海的家裡賀歲。徐綺琴與馬碧篁一起,從夏承燾學詩詞。從夏先生日記看,自2月至9月,徐、馬兩人,有時還加上琦君(潘希真),連續不斷地到夏先生家學習。


▲徐綺琴婚禮留影,後排中為證婚人司徒雷登


在馬公愚、夏承燾介紹下,1939年徐綺琴與夏承燾的大學同事顧敦鍒結為夫婦。他們在北平舉行婚禮,時任燕京大學校長的司徒雷登是證婚人。徐綺琴曾在杭州國立美術專科學校任教,後全家移居美國。


在女子書畫會中的溫州人中,張光是其中的佼佼者。


張光(1878~1970)字德怡,晚號紅薇老人,是當時上海美專國畫系主任鄭曼青的姨母。她擅長花卉、翎毛,寫一手褚遂良楷書,與其畫風珠聯璧合,題跋也頗顯示詩文功底。她擅長花卉、翎毛,能詩文,著有《紅薇詩草》《紅薇老人書畫集》等。張光先後任教於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美專三十多年,桃李滿天下。她與蔡元培、徐悲鴻、張大千、黃賓虹、鄭午昌、謝稚柳等著名人士過從甚密。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曾在上海、南京、重慶等地舉辦畫展,頗獲好評;新中國成立後,受聘為上海文史館館員、上海國畫院畫師。她被譽為近現代溫州女性的驕傲。


除魯家一門5人入會,還有溫州馬家如蘭和碧篁姐妹。兩人均長於古體詩,常有唱和。


▲馬碧篁


馬碧篁(1896~1983),畫家、詩人;名漪,又名月,字碧篁,別署雁池居士,晚號雁山老人。早年就讀於愛群女校,後定居上海,師從朱鼎新,專攻人物仕女,兼習花卉山水。


後經族兄馬孟容、馬公愚指授,兼習花卉山水。1941年,在上海大新畫廳與族兄孟容、公愚等人舉辦「永嘉五馬氏書畫展」,名動一時。1947年應邀參加「全國女子畫展」。1948年,《中國美術年鑑》曾專題介紹其國畫作品。馬碧篁兼攻韻語,詩詞清新,得到夏承燾、蘇淵雷等名家推許,後被聘為上海文史館館員,著有《馬碧篁詩詞選》。


▲馬如蘭和姐姐馬如芝合影


馬如蘭與馬碧篁為堂姐妹,是上海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憲榮的母親。張憲榮1938年出生於溫州,幼承家學,後師承馬公愚先生習書法篆刻、中西繪畫等。


此外,同時期的溫州,還有很多女性書畫家。如汪如淵弟子蔡笑秋(1886~1974),她是平陽人,工花卉禽鳥;孫孟昭(1903-1994),1927年9月考入上海美專國畫系,專攻花鳥蟲魚,是溫州市工藝美術研究所專業畫師。此外還有瑞安人陳雪薇(1914-?),1932年畢業於上海美專中國畫系;溫州人潘玉英,1932年7月畢業於上海美專第十屆藝術教育系圖工組。不一枚舉。


溫州女子與滬上名媛


中國女子書畫會成員之一的魯藻,曾師從溫州香葉樓主人汪如淵習畫,所作蘭花筆墨古逸,頗具書卷之氣。20世紀四十年代,魯藻從溫州到了上海,與海上女畫家顧青瑤、李秋君、陳小翠、吳青霞、周煉霞、顧飛等常有來往。


▲顧青瑤


顧青瑤(1896~1978)現代女書畫家、篆刻家。名申,字青瑤,別署靈妹,蘇州人,居金門西石英鐘子街。著作有《宋拓大觀貼考證》、《金石題跋》、《青瑤印話》、《青瑤題畫詩錄》、《綠野詩屋印存》、《論畫隨筆》、《歸硯室詞稿》、《青瑤詩稿》等行世。


▲李秋君與張大千


李秋君 (1899~1973)齋名歐湘館,別署歐湘館主,浙江鎮海人。1912年畢業於上海務本女中。初隨兄習書作畫,後師從女畫家吳淑娟。因兄與張大千為至交,遂與之相識,得張指點,畫技大進。後成上海中國畫院畫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顧飛與陳小翠(左一)


陳小翠(1907~1968),齋名翠樓,別署翠候、翠吟樓主,浙江杭縣人。十三歲能詩,擅工筆仕女、花卉,書法筆致清峭,有俊拔挺秀之趣。上海中國畫院畫師,著有《翠樓吟草》十三卷等。


▲吳青霞


吳青霞(1910~2008),學名吳德舒,號龍城女史,別署篆香閣主。江蘇常州人。上海中國畫院畫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美協上海分會理事、西泠印社社員,上海市文史館館員。出版有《吳青霞畫集》。


▲周煉霞


周煉霞(1906~2000年)字紫宜,號螺川,書齋名「螺川詩屋」,1908年生於湖南湘潭,14歲始學畫。著有《嚶鳴詩集》、《學詩淺說》(與瞿蛻園合作)等。


▲魯藻作品


魯藻的上海畫室名為愛菊軒,李秋君、陳小翠、吳青霞、周煉霞等人常來小聚。李秋君是有名的才女,年紀輕輕畫技不俗,曾折服著名畫家張大千,兩人惺惺相惜。她經常一個人來拜訪魯藻。生性淑女的她不喜大聲說笑,行為端莊。而陳小翠、吳青霞、周煉霞她們總是結伴來「愛菊軒」。因魯藻在家排行老四,大家就叫她「四姐」。


這些女畫家中,魯藻畫蘭、顧飛畫山水,周煉霞善仕女,顧青瑤長於書法,各自出類拔萃。她們衣著雅致、妝容摩登漂亮。陳小翠身態窈窕,一襲素色旗袍穿出婀娜風姿;魯藻則喜歡深綠旗袍,其他如周煉霞、吳青霞等均丰姿綽約。女畫家聚在一起,談詩論畫、嬉笑戲謔,氣氛活躍。


陳小翠曾為魯藻墨蘭題詩三首,《觀魯綺湄蘭花展有感》其一:


劫後靈均悟化身,

蕭然淡墨見天真。

靈台一片琉璃水,

洗凈幽蘭葉上塵。


▲陳小翠作品


陳小翠題詩,其他人如李秋君、顧飛、周煉霞也不落人後,她們為「四姐」魯藻的墨蘭作品寫下觀後感。而顧青瑤與魯藻交情不錯,她不僅寫了詩,且為魯藻畫展撰文。顧青瑤去香港前,還特地來與魯藻告別,並贈送胸針為念。除海上名媛,魯藻與溫州寓滬女畫家等人皆為好友。


▲魯藻與丈夫許文通


魯藻的丈夫許文通是大學教授,有時也參與她們的談話,愛菊軒內其樂融融。


31名學者、藝術家聯名

為溫州女畫家舉行畫展


▲1948年,魯藻墨蘭書畫展眾多發起人


1948年,魯藻墨蘭展在上海舉辦。當時上海「大新公司」把「魯琦湄墨蘭畫展」的特大幅展牌,從大廈頂端懸掛而下,十分醒目。這次畫展由當時極富盛名的31名學者和藝術家共同發起。如白蕉、方介堪、丁輔之、馬公愚、顧青瑤、李秋君、鄭逸梅、唐雲、鄭午昌等,同時活躍於文化藝術界的溫籍著名人士,如蘇步青、蘇淵雷、馬公愚、陳仲陶等紛紛賦詩題詞。


如方介堪題詩曰:「飛香結佩漾橫縱,閨閣爭夸筆意豪。惆悵故園遍荊棘,夜窗風雨談離騷。」鄭午昌寫道:「遍地多荊棘,清香不可聞。如何風雨夜,蘭逸如靈均。」他們都道出了「靈均」屈原的德行可以與畫中幽蘭的高潔相配,以此來加倍推崇蘭花的君子品格。當時上海《申報》、《新聞報》、《大公報》等十餘家主流新聞報刊均有報導。


顧青瑤為魯藻畫展撰文,中有「永嘉得山水之秀,文藝家尤宿著清妙。魯藻女士工墨蘭,馳名久矣,往常於中國女子書畫會,得睹其作品,以為閨秀中所僅見。昨至大新書畫廳參觀女士畫蘭個展,凡百幀,風情雨露,各異意趣,而用筆之生動,瀟洒雅秀,妙造自然」等讚譽之句。


而徐綺琴在21歲時,她的花鳥畫《芙蓉》就入選1937年4月教育部舉辦的第二次全國美術展覽會,其他入選的溫籍書畫家有管聖澤《篆書立軸》《隸書立軸》《篆書楹聯》,馬公愚《四體字屏》《菊立軸》《四體字屏》,張紅薇《丹荔白鷳》,黃達聰《觀音》《水墨山茶》,鄭曼青《玄蟬白藕花》,鄭劍西《對聯》等。


1940年9月21日至10月2日,中國畫會在上海大新公司舉辦第九屆書畫展,近百名書畫家作品參展,其中有馬公愚、徐綺琴。


1947年5月12日,徐綺琴畫展在杭州湖濱民眾教育館開幕,夏承燾等人前往觀賞。5月11日《東南日報》刊登夏承燾《記徐綺琴女士百花長卷》,認為徐綺琴畫作「一以水墨為之」,「有出藍之嘆」。


正如魯藻畫展上顧青瑤所言「永嘉得山水之秀,文藝家尤宿著清妙」,也許正是得其地山水之滋養而文風鼎盛。除科舉進仕為「東南最」外,溫州詩人、書畫家輩出。不僅孕育出如以「四靈」為代表的「永嘉詩派」、以「市井七子」為代表的眾多民間詩人,還有風格歷來清雅的「永嘉畫派」以及著名的「永嘉學派」。在濃郁的藝術氛圍里,「琴棋書畫」不僅是歷代溫州女子的文化修養,也是她們不讓鬚眉的職業素養。


參考資料:

《「蘭後」魯藻與民國女畫家往事》 作者 鮑廣麗

《朱曉崖與其永嘉勝景圖》 作者 丁海涵

《徐綺琴的藝術人生》作者:洪振寧 《溫州日報》

《溫州老照片》 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

《「蘭後」魯藻與女畫家往事》 《新民晚報》

編輯 陳復

美編 薛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