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手工和面 馬來西亞玻璃市州「洪家面」傳三代

中國僑網 發佈 2020-01-03T05:54:40+00:00

從初期看著兄弟學制面,到今天再把手藝傳承給下一代,馬來西亞玻璃市州華裔洪月英得到父親的真傳,學會製作麵條,開始了手打面的生意。

中國僑網1月3日電 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導,從初期看著兄弟學制面,到今天再把手藝傳承給下一代,馬來西亞玻璃市州華裔洪月英得到父親的真傳,學會製作麵條,開始了手打面的生意。如今,「洪家面」已經傳承到第三代。

「臭頭面」鼻祖

很多人單聽「洪依順」這個名字是陌生的,但提到古樓著名的「臭頭面」,才會想起洪依順正是「臭頭面」的鼻祖。早年間,洪依順從中國福建福州南來,先到新加坡再到馬來西亞生活,上了年紀後在玻璃市州落地生根。他育有2子4女,洪月英是長女。

洪月英回憶中,父親也不是年輕時就會制面,以前曾賣雪糕、粿條湯,也曾在神誕期間到神廟擺攤賣四果湯,直到和母親結婚後,因生活所需搬遷到古樓,才開始制面、賣面生涯。因為父親頭髮少,因此賣的面就被稱作「臭頭面」。

父親投入制面賣面生意時,她只有六七歲。當時只有哥哥和弟弟幫忙,而且當時也有傳統觀念「傳男不傳女」,所以她也沒機會學制面。後來,她的阿姨要求父親教她手打面,讓她也有一技之長,才得到了父親的真傳。

傳授女婿製作手工面

學會手打面後,1983年洪月英回到家鄉玻璃市,定居在童年成長的老地方─亞三腳生活,也開了一個麵攤。不幸的是,1984年她不小心被扞面機器夾傷手。但生活得繼續,洪依順決定也教導女婿吳來發制面,好讓女兒、女婿倆聯手,分工合作繼續製作手工面。

慢慢的,吳氏夫婦一人主內,一人主外,吳來發負責製作手工面,洪月英則忙於麵攤,期間從亞三腳搬到加央皇冠,直到1992年遷到群益華小旁的屋子,1997年正式結束營業。不過他倆不曾停下手工面的工作,繼續制面,批發給吉玻多地的麵攤。

使用最基本原材料製作

吳來發表示,岳父的手工面配方無硼砂、無色素,高筋麵粉、新鮮雞蛋是手工面的最基本原材料。製作手工面無特別秘方,靠的全是經驗,無論是和面或扞面都考功夫的,要感受麵粉的乾濕度、麵筋等,不是三言兩語能解釋得到的。

每袋麵粉都不一樣的素質,開始制面時會先摸粉,再調整水分,和面期間感受乾濕度,確保適中,才能做出彈牙的麵條。「以前我們都用人手扞面,就是那種竹竿或木棍杆壓麵糰的方式,後來年齡大了,力度不足,就自研壓面器,也是手工的,直到後來才從麵廠買來二手攪面器。」

吳來發和洪月英回想當年手打面的過程,都認為十分辛苦,不過卻認為是值得的,因為要確保顧客吃到最美味的麵條。他們說,以前人工製作麵條,花上好幾個小時,現在只剩下和面,其他過程包括攪面、壓面、切面都靠機器。便如此,他們依然堅持手工和面,以確保手工面的素質達到原來的標準。

推「洪家面」完成媽媽心愿

洪月英的兒子吳鍇稦知道媽媽有個心愿,就是希望能開設制麵廠,可惜一直沒機會實現,於是建議包裝外公的手工面,打出三代相傳的「洪家面」,也算是完成媽媽的心愿。2018年,洪月英聽了兒子的建議,才推出「洪家面」,在包裝上貼上標籤。

8年前,吳鍇稦就學會外公特製的手工面。那時恰巧他父親入院,又不忍心讓媽媽兩頭奔波,就要求爸媽教他製作手工面,幫忙養家餬口。他原本在家鄉開煮炒攤,後來離鄉背井在外多年,最後決定回家鄉發展。兜兜轉轉又回到亞三腳開餐館。

開業初期,他就強推媽媽的雲吞面,除了推廣「洪家面」,也希望給玻璃市州人找回當年的味道。此外,他也開始改良手工面,加入其他口味如生面、當火鍋配料等。(張潔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