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諳商業與技術的英特爾,轉型後還能複製當年的成功嗎?

鎂客網 發佈 2020-01-03T07:48:18+00:00

在去年出席瑞士信貸的年度技術會議時,Intel的掌舵人RobertSwan對公司的轉型直言不諱,「已經沒有興趣再去追求在CPU方面占據大部分市場份額這個目標了,因為這不利於公司的成長。」

對於大公司來說,轉型並不意味著「買和賣」。

最近,Intel對外的動作格外之多。明里暗裡,它都在「奔走相告」著自己的轉型。

在去年出席瑞士信貸的年度技術會議時,Intel的掌舵人Robert Swan對公司的轉型直言不諱,「已經沒有興趣再去追求在CPU方面占據大部分市場份額這個目標了,因為這不利於公司的成長。」甚至,他對姍姍來遲的轉型還頗有惋惜,「專注於CPU市場是英特爾錯失轉型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世人眼裡,這家有著五十多年歷史的公司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而當Swan拋出這樣一番「自嘲」之後,虛實難探,想必眾人也只當笑話聽了。但是正如多年前花費近十年的時間才樹立了自己x86架構和處理器上的市場地位,想要在衝擊和浪潮下繼續保持領導者地位,Intel的轉型和成長之路勢必充滿艱辛和兇險,也少不了管理者對市場的洞察和智慧。

對於這樣一家有著成功轉型經驗的公司,這次轉型的結果也許終會化作笑談,但客觀來說,恰逢這樣一個時期,似是歷史的重演,它如今的一系列舉措多少都值得去關注和學習。

買賣之中,Intel的斷舍離

從目前公開的消息來看,及時止損是Intel轉型之路的最大特點之一,這一點也極具智慧。

具體來說就是它的轉型雖大刀闊斧,但其實並不盲目和慌亂,劍鋒所指,首先它做的就是砍掉不利於自身發展的業務,這與早年Intel集中精力攻下CPU市場時放棄DRAM業務的果斷頗有幾分相像。

2019年7月下旬,Intel將5G基帶業務以10億美元賣給蘋果引起了轟動,2200名員工,1.7萬項無線技術專利、相關設備和租約,它盡數「拱手相讓」。

其實從財報表現來看,在商業層面,Intel的基帶晶片市場還並沒有到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在10月份公布的Q3財報上,我們能夠看出,穩住蘋果這位大客戶,Intel在凈利潤同比下跌的情況下,基帶晶片依然增長了10%。

而它在察覺到基帶晶片技術能力不敵市場競爭之時,就選擇了及早地賣掉基帶晶片部門,Intel此舉無疑是止損了。

對於未來的技術發展,計算、存儲和通信是大家一致認可的三大方向。而對大公司來說,不為商業上的考慮,也為謀劃更為全面的戰略布局和技術融合,華為等均選擇一攬子包下,Intel自然也有這樣的能力。因此此刻選擇放棄基帶晶片部門,也就是放棄了通信領域的市場份額,這對Intel未來的發展並不有利。

曲線救國,降低成本,Intel還是殺了一記回馬槍。在賣掉基帶晶片部門的四個月後,Intel宣布與聯發科合作,共同研發5G基帶方案。

在這次合作中,Intel表示只做兩件事:一是制定5G解決方案規格,包括由聯發科開發和交付的5G數據機;二是進行跨平台優化和驗證,為OEM合作夥伴提供系統集成和聯合設計支持。

它的目的很明顯,雖然放棄了直接參與這部分市場份額的競爭,但是通過與聯發科的合作,它仍然能夠保持自己在5G技術標準和解決方案規格的制定中的話語權,以做好相關領域的提前布局;另一方面,從軟體生態著手,可以從側面滲透進去,為未來的發展鋪路。

業內有人就對此頗有讚許:Intel賣掉手機基帶晶片部門,改為與其他廠商合作研發5G基帶,既不必放棄5G業務,也能降低運營成本。不失為明智之舉。

當然,賣掉一個通信基帶部門還不足以說明Intel對這一次轉變的決心和其操作上的系統性。不出意外,在賣出基帶晶片部門之後的兩個月,又有消息傳出,Intel在為旗下互聯家庭部門尋找買家,該部門年銷售額約為4.5億美元。

對相繼傳出的消息,Swan倒是顯得坦然,直接對外公開表示他正在評估公司的運營,將把不懼競爭力的業務作為「倒賣」的備選。而在「賣」過之後,Intel買下AI公司Habana Labs也是沒有猶疑。

延續優勢,走出自己的架構路

在產業更迭的特殊時期,賣掉不懼競爭力的部門並買下未來極具潛力的方向自然是恰當的做法,那之後呢,如何才能創造更多的商業價值?

Intel要做的自然就是找准自己的產品方向,這一次,它錨定的依然是軟硬體架構的搭建。曾經在CPU+x86架構上風光無限,如今依然選擇深耕架構,用最低的成本去轉型,繼而保持住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這再明智不過。

確切來說,現在用以替代曾經的新「產品」尚未露面。但是通過Intel最新發布的AI晶片、VPU,以及非正式公布的GPU,我們都可以明顯察覺到其對硬體架構的諸多改革。

我們猶記得Intel帶來的最新晶片產品——面向訓練 (NNP-T1000) 和面向推理 (NNP-I1000) 的Nervana神經網絡處理器 (NNP) 和最新一代Movidius VPU(視覺處理單元)。且不去說NNP晶片,僅僅看舊VPU的升級,我們就能發現Intel在其架構設計上的用心:在原有晶片上做改進,為其設計了一種新的片上存儲器架構,將晶片性能提升約10倍。

而Intel揚言會在今年三月份帶來的全新GPU,這裡的「新」大機率指的也是架構的設計。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Intel GPU業務的帶頭人Raja Koduri就曾特別透露了這款GPU產品的架構,「Xe架構將會包含兩個微架構,分別針對兩種不同的應用場景,一種高性能,另一種低功耗,Intel的目的也就是通過架構設計來平衡性能與功耗之間的微妙關係,用一款產品全覆蓋數據中心高性能計算和消費級遊戲的低算力需求。」

不可忽視的軟體生態建設

當然,架構改革不僅僅體現在硬體上,類似於當年配合CPU開發的解碼器和x86指令集及架構,Intel在軟體層面也正式亮出了關鍵產品——oneAPI。

這與當年攻下CPU市場的戰略相似度極高,我們都知道在8088處理器從市場中脫穎而出之時,當時在指令集、解碼器等軟體層面的設計,包括及時兼容的維護,它們其實在其中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如今,oneAPI擔當的就是這樣的角色。

據Intel官網介紹,oneAPI旨在提供一個統一的編程模型,以簡化跨不同計算架構的應用程式開發工作,其中囊括了標量處理器(CPU)、矢量處理器(GPU)、矩陣處理器(AI引擎)和空間處理器(FPGA)。簡單來說,oneAPI就是一個可跨多硬體架構開發的統一軟體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依據現有的技術走向和市場形勢去做的選擇。從技術發展角度去看,oneAPI直指的就是計算機體系架構變革。

其實早在去年圖靈獎頒獎典禮上,John Hennessy和David Patterson就曾明確表示計算機體系結構會迎來新的黃金時代,現場他們也給出了極具啟發性的論點:由於AI算法帶來的影響,以人工智慧為核心點的新一代計算機架構設計正在形成,而市場將會給出選擇。

確實,當我們看向市場,會發現硬體上的異構趨勢明顯,而軟體層面,無論是Arm建構的精簡指令集架構,還是Intel打造的x86架構,都不可遏制的受到衝擊,其影響力也在不斷被削弱,這裡面關鍵的原因就在於AI釋放了場景的定製化需求,這就要求連接應用和硬體的中間層需要更多的支持能力,換句話說已有的指令集架構已經無法滿足不斷增長的開發需求,架構需要更多的兼容性,因此近兩年「平台」這一產品形態也被推向了高點。

因此Intel推出oneAPI的產品可以說是十分合宜的。

有統計數據顯示,預計未來全球範圍內,在手機、平板及其他嵌入式晶片等高性能移動計算領域,異構多核晶片市場規模約20億片,銷售額約400億美元;在桌上型電腦、筆記本電腦及工業控制等個人及專業計算機領域,市場規模約3億片,銷售額約550億美元;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高性能計算機領域,市場規模約1000萬片,銷售額約200億美元。

在廠商紛紛投入到AI晶片、TPU等硬體晶片的探索中,異構處理器將會越來越具備商用基礎,在這一市場起來之後,市場中缺的恰恰是類似於當年的「指令集」、解碼器一樣的軟體平台。在原有x86架構搭建的經驗基礎上,瞄準數據中心即高性能計算,Intel這一手棋下的是沒有瑕疵的。

招攬人才,從根本點著力

當然還有一點不可忽視:無論公司要攻下什麼市場,都缺不了強大的團隊。

對於Intel來說,史上的寒冬無疑是1986年,那一年Intel迎來了自公司創建以來的第一次虧損。而能夠扭虧為盈並成功從存儲器領域轉型到處理器領域,時任CEO的格羅夫及其團隊可以說功不可沒。

而與當年頗有幾分相似,Intel一邊在縷清自己的業務方向,一邊也在不斷建立自己的團隊。

從AMD挖來GPU領域大神Raja Koduri是其中一例,其在GPU業務上的決心由此可見。後來它還先後挖走了AMD RTG顯卡部門研發老將Joseph Facca、營銷總監Chris Hook、顯卡高級市場總監Darren McPhee、視覺技術副總裁Ari Rauch、顯卡技術市場總經理Damien Triolet;而為了加強性工藝的研發,Intel今年也招攬了前GlobalFoundries CTO、前IBM微電子業務主管Gary Patton博士,一位在半導體尖端工藝方面有著深厚造詣的老將;同時,Intel最近以20億美元買下的Habana Labs,可以說一方面是買技術,另一方面也是通過收購團隊進一步擴充自身AI產品團隊的實力。

從根本點著手,這無疑也是周全的做法。

深諳商業與技術,Intel會不會「賠了夫人又折兵」?

但我們依然會問,Intel會不會失敗呢?

x86的逆襲成功歷史是不可抹滅的,甚至值得一提再提。

因為當時的難處其實超出很多人想像。在那個年代,中小型機大行其道,DEC公司的VAX機是所有處理器廠商難以逾越的高峰,Motorola半導體的68K處理器如日中天,很少有人相信Intel能在處理器領域有所作為,甚至它每推出一款處理器都被學術界奚落。

可以說技術絕對不是早期x86處理器的優勢,在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只要市面上出現一款新的處理器,DEC就會推出一款強大到令競爭者幾乎要放棄追趕的新一代Alpha處理器產品。

因此至今回味這段Intel的逆襲路,都不得不感嘆其強大的技術和商業能力,無論是當時與微軟的合作,還是用全力克服兼容性問題,都成為推動其衝出重圍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但是同樣,Intel也有過「失敗」的戰略決策,這也不得不提。

在Intel占據了整個處理器市場之後,貝瑞特帶領Intel開始「網際網路」計劃,企圖通過收購來的StrongARM內核來創建新的XScale架構,以最大程度匹配移動網際網路應用需求,試圖藉此切入移動網際網路市場。但正如我們所看見的,在移動端市場,Intel最終敗在了Arm的手下,甚至因此產品的失敗而導致了2006年Intel出現了業績上的低谷。

兩相比較,現如今再看公司的轉型,大刀闊斧的投入尚需建立在管理者對市場變化的精準洞察,尤其是對真假市場時機的辨別。成功是不可複製的,即便對於此刻的Intel來說,想要複製曾經的輝煌也絕不簡單,如今唯有謹慎應對當下變化。

更多優質內容,請持續關注鎂客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