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為何把基業傳給孫權,而不是自己的兒子?原因表明孫策很英明

執筆讀春秋 發佈 2020-01-03T08:18:59+00:00

說起孫策,這也是個「狼人」,比狠人還狠一點。他父親孫堅去世以後,孫策帶著自己的弟弟孫權,硬是在群狼環伺的情況下,殺出了一條血路,為自己打下了一份基業。

三國時期英雄輩出,「小霸王」孫策就是其中之一。說起孫策,這也是個「狼人」,比狠人還狠一點。他父親孫堅去世以後,孫策帶著自己的弟弟孫權,硬是在群狼環伺的情況下,殺出了一條血路,為自己打下了一份基業。就沖孫策的這份能力來說,他也絕對對得起「小霸王」這個稱呼。可惜的是,英雄早逝,年僅二十六歲的孫策就撒手人寰了。不過,令人意外的是,孫策去世以前,並沒有把基業傳給自己的兒子孫紹,而是傳給了弟弟孫權,這到底是為何呢?

其實孫策也真的不容易,他爹孫堅在三十七歲的時候就遭人埋伏,然後在戰爭中丟失了性命,年僅十七歲的孫策就挑起了重擔。這個在現代社會還是個高中生的孩子,不但沒有在父親去世後就頹廢慌亂,反而是打起了精神,扛起了自己肩上的重擔。不過,孫策最後也走上了和他爹孫堅類似的道路。孫策在一次狩獵中被刺殺,隨後病重去世。和他爹不一樣的是,當時的孫策作為長子,成了東吳的當家人,而現在接孫策擔子的不是他的兒子,而是他的弟弟孫權。其實,孫策這麼做的原因很簡單。

首先,孫策之子孫紹難當大任。其實,歷史上關於孫紹的記載非常少,就連孫紹具體的生卒年都沒有詳細的記載。從這裡足以看出,在孫紹的有生之年,他並沒有做下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而從孫策的去世年齡來推斷,孫策去世時只有二十六歲,孫紹當時的年齡很可能只是個個位數。這樣的年紀,實在是難以在戰爭年代,擔當得起一方大將的責任。而孫策也沒有時間,再看著自己的兒子慢慢成長。

其次,自己的弟弟孫權,確實比自己的兒子強太多。當年孫策平定江東一帶,年僅十五歲的孫權就因為能力出眾,而被任命為陽羨的地方官。孫權在任期間,不但展示出了自己的理政天分,還積累了許多理政經驗。就連當時的漢朝使者在出使東吳的時候,都對孫權誇讚有加:惟中弟孝廉,形貌奇偉,骨體不恆,有大貴之表。面對這樣的弟弟,孫策哪裡還有不放心的地方呢?

況且,從陰謀論來說,孫策這樣的做法,也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兒子。如果,當初孫策執意要把位置傳給自己的兒子,那麼就會出現君弱而臣強,而這臣子還是有繼承權的臣子。那麼,自己兒子這位置還能坐得穩嗎?與其等到後面弟弟因為不耐煩而反掉自己的兒子,還不如就此把位置給了自己的弟弟。這樣的話,說不定弟弟還會看在自己的慧眼識人上,放自己的兒子一馬。不過,從後來孫紹的一些生平軌跡來看,孫策的決定是對的。孫權稱帝後,孫紹被封為吳侯,後來改封為上虞侯,爵位世襲。

所以,於公於私,傳位給孫權,都是孫策的上上之選。從大局考慮,傳位給孫權,明顯對東吳的發展更有利。因為孫權不僅能力比孫紹出色,而且在朝堂上的影響力也比孫紹大的多。年幼無助的兒子和年長有基礎的弟弟,孫策當然知道該選誰。從私人角度來說,明顯比孫紹更有能力的孫權,難道會一直甘願屈居於自己的侄子之下嗎?要知道,人心是最經不起考驗的!也就是說,從孫紹的個人安危來看,孫策也捨不得讓自己的兒子處在危險之中。畢竟,哪怕是做個富家翁,也比坐在刀尖兒上幸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