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煙雲》:林語堂的道家人生哲學——人生唯有一「痴」字

墨渡熊心 發佈 2020-01-03T11:36:32+00:00

也許當時理想就正如《禮記》中所描述的:「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

林語堂,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曾於1940年和1950年先後兩次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他早年曾經在美國、德國留學學習,獲得哈佛大學文學碩士學位以及萊比錫大學語言學博士,後回國任教於清華、北大等著名學府。

因著他以上的這些經歷,有人也這樣評價他,是「兩腳踏東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的語言天才。在中國現代作家中,林語堂是活躍於文壇將近半個世紀的作家,而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前,他就曾因為最早用中文翻譯出「幽默」一詞,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中國掀起過一陣轟動。

《京華煙雲》便是他能夠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兩部作品其中之一。這部作品距今已經有百年之久,不僅在當時刊登上了在世界上擁有巨大影響力的《紐約時報》,而且在1975年憑藉這部作品林語堂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這在當時不光激勵了中國作家,甚至影響到整個中國文學界。

而《京華煙雲》的影響之大,從以下國外學者的評論中就可見一斑,一位西方讀者說:「要想了解中國近代史,《京華煙雲》是最好的詮釋」,也有外國讀者說,「《京華煙雲》是最地道最能夠反映近代中國歷史背景的書籍」。

其實,不論是當時還是現在,國內對林語堂的評價是褒貶不一的。就文學成就來說,至今被許多人熟知的是被改編而且翻拍成電視劇的京華煙雲。而對於他在學術領域的研究卻一直被沉寂著。或者比如說《京華煙雲》中雖然表達了林語堂對於國家民族的愛國情懷,但在國家激烈的抗戰時期,林語堂卻遠在國外,就算中途曾經兩次回國,也未曾逗留很久,他也因此一直受人詬病。

而在林語堂所有的修飾詞的頭銜里,最不引人注目的應該就是「新道家代表人物」。然而事實卻不盡如此,在他的作品裡很多內容都體現了他對於道家思想的追求和理解。《京華煙雲》中不僅是林語堂的愛國情懷的表達,更充滿了道家思想。

《京華煙雲》前面的獻詞為:全書寫罷淚涔涔,獻予殲倭抗日人。不是英雄流熱血,神州誰是自由民。除此之外,《京華煙雲》其中有聞名於世的佳話,有令人唏噓不已的哲學道理,有傳統的家族情感糾紛,也有人生應該怎樣活著的平實的道理。或者我們自己過完這一生,或者我們讀完這本書,我想我們總有時候能想明白這一生應該怎樣去經營,去思考。

一、我們雖然知道生命有限,仍能決心明智地、誠實地生活

1.良好的家庭氛圍給了他樂觀的性格

他的家庭很簡單,父親是一位充滿理想主義的幽默風趣的牧師,母親是個賢妻良母,此外家裡有個固定的傳統就是每晚都會輪流誦讀聖經。林語堂人生的這十年,是在簡樸寧靜的環境,不僅是家庭氛圍,看起來他前十年的人生都是由友好與善意包圍著,而此後二姐的去世更是對他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他也因此感悟出了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從無到有,從有到無也不過都是一瞬間的事,這期間的歲月才是我們可以掌控的,或聲名大噪,或默默無聞,這些時光和經歷也成為他一生可以汲取的無盡的力量源泉。

2.家人的支持成為他的力量源泉

「做個好人,做個有用的人,做個有名氣的人」,這句話是林語堂二姐在出嫁前對他所說的話,當時十七歲的林語堂考上了上海的聖約翰大學,然而他充滿中國舊社會固有的傳統觀念的父親,認為男孩子就是要出人頭地的,而女孩子則最終是要嫁人的。

因此他父親不顧他二姐想要念書的理想,將她嫁給了父母安排的家族聯姻。在他去報到之際,恰逢他二姐結婚,所以有了這些話。他也用文字表述過,他上大學接受教育並不只是為了自己,他的人生背後,還有他最愛的人對他的期望和付出。他說:「我年少時所留的眼淚都是為她留的」。

二、人本過客來無處,休說故里在何方,隨遇而安無不可,人間到處有花香。

1.所謂的理想生活

許多人在談到自己的理想生活時,都會想到林語堂的這句表述。「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就是住在英國的鄉村,屋子裡安裝著美國的水電、煤氣等管子,有一個中國的廚子,有一個日本的老婆,有一個法國的情人」。其實,這真的會成為所有人理想中的生活嗎?

就林語堂個體而言,他從小生活在充滿愛的環境中長大,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年少成名,學貫東西,著作傍身。他也擁有一個賢惠的妻子,兩個人過著自己的簡樸的生活,而作為文人,他既有作品,又沒有文人的清高。

在文人世界裡,他被稱為是「活得最快樂最通透的那個人」,然而他的一生又怎麼可能像外界看起來這麼圓滿,事實上,快樂與否,圓滿與否,都是自己過的生活,而成功也好,失敗也罷,我們都只是在得意與失意中勉強度日生活而已。

2.得意與失意中悟透人生

而當林語堂悟透生命時,他就知道糾結這個過程中的小插曲已經是毫無意義的事情了。

我們身處這個大千世界,而且只是諾大世界中渺小的一粒沙塵而已,或許我們今日的行為並不會對這個世界產生影響,不會對這個社會、我們整個人生的運行軌跡產生影響,然而,如果我們能夠明白生命只是短暫一瞬,或許就算路途中會出現不舒心的困難和挫折,或許可以用隨遇而安、「既來之,則安之」來說服自己享受你生命里剩下的一切。

人生本就是走走停停,沒有人會知道路上會有怎樣的驚喜和失意,然而既然我們已經來到這個世界作為我們自己做出了選擇,人生已經在路上,我們可以駐足停留,但是我們卻沒有理由因為任何事情放棄我們原本的路和方向。正如林語堂在《京華煙雲》中想要告訴我們的,「人本過客來無處,休說故里在何方,隨遇而安無不可,人間到處有花香。」享受當下才是我們最需要去爭取和珍惜的。

三、人必有痴,而後有成。

1.只取「痴」一字

固然,林語堂這個名字前面擁有無數的形容詞和頭銜,而這些在他看來都不如一個「痴」字的評價來的準確平實。而事實上,或許正是「痴」讓他擁有了林語堂名字前面的無數的形容詞,無論是文學成就,還是生活中和愛人親人的感情,或者還有實現了他童年時候許多可望而不可及的夢想。

他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一點痴性,人人都有,或痴於一個女人,或痴於太空學,或痴於釣魚。痴表示對一件事的專一,痴使人廢寢忘食。人必有痴,而後有成。」或者「痴」這個字更能體現道家思想在林語堂整個人生中的影響,無論是在當時還是現在。

在現在這樣的社會,物慾橫流,急功近利,每個人都是自私的,精明又斤斤計較,人人都爭搶著想要成為一個精明人,卻沒有人想要成為這樣的痴人。在我看來,成為這樣的人,即使是在這樣快節奏生活的世界也沒有什麼不可,但是最最重要的是你的心境要能夠跟得上這個世界的變化。

2.痴而專最為難能可貴

林語堂的一生也是只需要用一個「痴」字足以淋漓盡致的體現了。他一生都在追逐讓他痴迷的事情和人,無論是他作為謀生手段也足夠熱愛的文學事業,還是他對於愛情的痴迷,對於愛情,他似乎一直是痴迷而專一的。甚至,他對於出現在生命中的每一個人都給予他最珍貴的「痴」,我想這才是最難能可貴的。

四、結語

《京華煙雲》寫給你的生活,這本書本就是中國傳統社會家族的寫照,男性是支撐起整個家族興衰的經濟基礎,由此整個家族才開始建立起來,然而這整個家族中完整的架構、細小的方面都是依靠女性來維持發展和繁衍的。

在這個社會裡,男人女人都只需要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也許當時理想就正如《禮記》中所描述的:「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這個世界裡的每個角色都各司其職,無論好壞,這總是世界在良好運行的表現。

或者隨著經濟和思想的發展,人們對於理想生活的想像早已發生改變,然而事實上我們無須去評價理想的好壞,關於你一生的軌跡,一生道路的選擇,或許只是在於你小時候的經歷,你的教育,你的經歷以及這些對於你的精神世界產生的影響。

林語堂的一生或許也正如《京華煙雲》一書中所描述的那樣,瀟洒自如,隨心的生活,這也正是道家思想所追尋的「無」。敘述者永遠是要做選擇的,他在寫這本書的過程,恰好將他的意識注入進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