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的風韻

書畫鑑賞典評收藏 發佈 2020-01-26T21:19:42+00:00

最近寫了幾篇文章,關於書法技法,還有關於古代書法家評論的文章,雖然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但是還是有少部分對我的觀點不能理解。

最近寫了幾篇文章,關於書法技法,還有關於古代書法家評論的文章,雖然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但是還是有少部分對我的觀點不能理解。我在這裡重申,我說的不是什麼真理,只是自己學習的感悟。況且,並非古人的書法理論和書法作品都不能評說。如果你不能對古人的書法學有所認知,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你能做的,就只有敬仰。

我記得我評論過顏真卿的行書好於楷書一篇文章,大意就是顏真卿的楷書在古代,尤其是在唐代只是比較俗氣的一類,並非高精尖,並且排在歐陽詢,褚遂良,張旭,柳公權之後。這個觀點一出,有幾位網友對我進行了批判,甚至有人拿出張懷瓘的《書斷》里論述的章節來反駁。大意就是顏真卿的楷書在歐陽詢之上等等。我對他的回覆就是:善於作書者不善於作論,但是善於作論者,必須善於作書。那麼結論就出來了,張懷瓘的作品在哪裡?我個人的建議:古代書論里也有不實的說法,很多也是有失偏頗的觀點。當然我也不能免俗,也會出現偏頗和俗氣。不過這就需要大家拿出論據來進行反駁,並且讓我無話可說。這樣,我就可以墮入俗道了。

在這裡在重複說一句:顏真卿的楷書與顏真卿的行書真的是有差距,而且還不小,行書可以說是有唐以來,冠絕天下,幾乎無人可敵。到了以後的朝代,也只有米芾和王鐸的行書可以與顏真卿一比。那麼很多人肯定要問了,拿什麼標準來評判的?是否是胡說?那麼你繼續往下看。

重提魏晉風華

魏晉這個時期,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獨特的時期,它是中國歷史上文化藝術極其發達的一個時期。這個時期的文人思想自由曠達,名士輩出。被後世文人稱作文化藝術絕響的時代(類似於歐洲文藝復興的感覺)。大家應該明白了吧,魏晉的文化藝術發展空前絕後,魏晉以後,雖然南北朝與隋唐也有過文化藝術的輝煌時代,但是無論文化環境,還是文化高度,都不能與魏晉相比。這是後世幾乎所有文人都默認的事實。尤其在書法和繪畫上,唐朝的書法家和畫家們就是極其認可魏晉的。那個時代被後人稱為「魏晉風流」。因為那個時代的文人士子在思想和行為上所表達的就是趨於自然態勢的豪放不拘,淳樸自然。就是道德經里提到的關於虛靜樸實的說法。這裡有關於上德和下德的說法,上德就是虛靜樸實,這種德行是內心所發,並非造作,所以屬於上德,而下德,就是儒家提到的人倫道德,這種說法在魏晉文人的眼裡其實是一種充滿人為痕跡的下德。是逼迫人們去履行某種規則,而不是引導你由內而外的有感而發。所以,魏晉文人的這種虛靜樸實的上德之風是與道德經中的天道暗合的。

再提魏晉書法

魏晉書法我想我也不用說太多,畢竟研究書法的都明白魏晉書法的門道。魏晉書法之所以被後世認可,那麼一定程度上就是因為魏晉書法貼近自然,無造作刻意之態,表現形式多樣化,靈動雀躍,蔑視技法,重視控筆。魏晉行草我就不說了,風神瀟洒,冠絕天下。魏晉的小楷溫潤有餘,極其儒雅,這種雅致就是虛靜樸實精神的一種表達,自魏晉之後,雅致,文雅,也是文人必備的標準之一,這個雅致包括文章,書法,言行,衣著穿戴等。所以說,魏晉書法的精髓之處,永遠都是目無技法,文雅備至,內外雙修的。

再說顏真卿書法

而在這裡,我在插幾句顏真卿的楷書,顏真卿的楷書確實是有別於魏晉楷書,開天闢地的獨特風格,寬博霸氣,有力剛健。這是沒問題的。但是文人書法自魏晉以來已經形成了一種默認的模式,就是雅致。雖然唐朝時期的楷書發展背棄了雅致的原則,但總是或多或少的可以窺見這種文雅的影子,所以他們都學王羲之。而顏真卿也學習過王羲之(顏起初學習褚遂良,褚遂良是王羲之堅定的追隨者),後請教張旭,得成正果。顏真卿這個人雖然是文人,但是性格剛烈,愛憎分明,有點類似於武將的脾性,這也是後來他的楷書發展為獨特風貌的主因。顏真卿的結局大家都知道,我就不說了。默默懷念這位大師即可。

顏真卿的楷書在唐代一直到宋元時期,其實都是俗書的一種存在,雖然是我猜測的,但是大家可以自己去研究一下,唐以後到宋元結束,有幾個人學習顏真卿?蘇軾學習了顏真卿,但是學習的是顏真卿的行書,米芾也說過,顏真卿的楷書俗氣,但是行書值得學習。那麼這就對上號了,不是誰隨便說顏真卿楷書俗氣,而是一種文人書法之間的默契而已。

其實顏真卿的俗書概念有點類似於我們今天的某楷一說,比較俗氣。並非有些網友所說的江湖體俗氣一說,江湖體在今天就是丑書概念而已,他們沒有資格與顏真卿楷書的俗氣理念並論。

書法文化的獨立精神

為什麼說這個話題,因為現在太多的人相信古代的書法理論了,動不動就拿古代理論來說事,請問,那麼多古代理論你都看了嗎?反正我看得差不多了,並且發現了很多矛盾的地方,尤其是宋元明清的書法理論。與魏晉和南北朝,甚至是唐朝的書法理論都有相悖之處,書法這門技術或者藝術,並不是可以通過教材的幾行字就能說清楚的,有些領悟的方法和練習的模式甚至是與寫字都無關。比如魏晉的書法精神,他們就是建立在道家學派思維基礎之上的一種道與文的概念結合,就是融入。所以魏晉以來,書法是有口傳手授一說的。我想聰明的人應該明白。我無需多言。

其實我們爭執誰的書法好壞,俗氣與否,都不是真正的目的,最終的目的還是要促進書法學的創新與進步,魏晉起始之初,就已經到達了巔峰,隋唐是巔峰的延續者,唐以後,中國古代的文人書法漸漸沒落,直到今天,基本消失。書法不是主觀的好與不好,是要有有一個參考的根源,然後加以分析理解。

就說這麼多吧,今天累了。想跟我交流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加入以下我的書法圈子,與我交流並閱讀更多的書法知識。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