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里的「痴」

池光雪庵 發佈 2020-01-26T00:19:53+00:00

明人張岱,世家公子,於雪落西湖之際,「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作《湖心亭看雪》這一名篇。

明人張岱,世家公子,於雪落西湖之際,「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作《湖心亭看雪》這一名篇。其中有一名句「莫道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可謂家喻戶曉。繁華過盡,斷壁殘垣,無從猜想張岱的心境。

然而痴,大家都是不陌生的。「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賞心樂事誰家院」,是痴;「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是痴;「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是痴。痴情、痴心、痴迷,種種痴,種種妄想,便造就了種種苦。

生老病死的輪迴根源,就是那「剪不斷理還亂」的一縷痴。這是世間的痴,是世俗的痴,不是佛說的痴。

痴,既是無明,於諸事理迷惑,是非不明,事理無知。

眾生對四聖諦、三寶的實、德、能(真實、功德、自能修成),不能信受。既是說對於真理的實、三寶的功德、自己與他人能修行解脫,這三件事情迷惑,沒有信心;或是對一件事不知分辨對與錯,這都是愚痴。

比如說你愛某人,是愛他的優點與美德;你嗔某人,是討厭他的缺點。這使你混淆,把兩件事當作一件事,不知是對或是錯,不能明辨是非,就產生愚痴。

實際上世間的種種事物是不可能十全十美的,但你要美滿、美好,好的你要,壞的你不要,好壞在一起時,不能分辨是非,而產生不知取捨,結果不知如何是好,這就是愚痴。

我們對事理不明白,不知曉,這也可說是愚痴。當我們愚痴時,往往會做出各種傻事,比如看到人受病苦的折磨,我們可憐他,認為反正他是要死了,不如把他人道毀滅,讓他早日解脫,這就是愚痴。

因為我們不明白病苦中有因果業報,決不會因為斷了他的命就可以解脫。今生他要受如此病苦,這世逃不掉的,這使對事理不明白而產生的愚痴。

佛說生命之樹最後一條鎖鏈便是這無窮無儘自作多情煩惱未盡的愚痴,誰,有大無畏的勇氣拿起智慧的利劍斬斷這鎖鏈,便可以掙脫世間的枷鎖。沒有了枷鎖,自然就是解脫。

世間的種種,無非如此。萬丈紅塵的你我,還須互相砥礪,修行圓滿。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