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作為父母,如何走出單純說教的誤區

橘枳小姐 發佈 2020-01-26T01:11:20+00:00

教育孩子,「說」是一種重要方式。但是要想讓孩子接受說教,就必須走出單純說教的誤區,這就必須要做到:1.說得適時。孩子的心理狀態不同,接受批評的態度也就不同。一般來說,孩子心情不佳時,不利於認清自己的問題,大人的批評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家長不能盲目的逮著機會就說,應該選擇合適的時機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重視家庭中對於子女的教育是每一位做父母的都不可忽視的重要內容。那麼,做父母的到底應不應該對孩子進行說教呢?怎麼說才是科學又正確的呢?今天橘枳就來給各位寶爸寶媽們談一談這個問題。家庭教育尤其要重視身教和境教,但是我們並不反對說教。教育孩子,「說」是一種重要方式。但是要想讓孩子接受說教,就必須走出單純說教的誤區,這就必須要做到:


1.說得適時。孩子的心理狀態不同,接受批評的態度也就不同。一般來說,孩子心情不佳時,不利於認清自己的問題,大人的批評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家長不能盲目的逮著機會就說,應該選擇合適的時機。對於孩子而言,他們最厭煩的就是家長天天說,而且是不分場合見面就說。

2.說得有理,要有針對性。你所說的道理要正確,而且符合邏輯和事物的發展規律,特別是要符合孩子的實際,切忌自己主觀臆斷。

3.說得有力,要講究度。跟孩子說話,千萬不能幹乾巴巴,講一堆的大道理,孩子只會左耳進右耳出,覺得枯燥無味。跟孩子交流時,最好是要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用一些生動形象的故事或是生活中的例子,這樣既能產生教育意義,又能拉近親子間的感情。批評孩子也不能過火,要一點發力,講究適度。有的家長一批評起孩子來就越說越生氣,也就越沒完沒了了。

4.說得精要,不羅嗦。重要的內容可以重複,但不能羅嗦。父母教育孩子很重要,但是說多了,會招來孩子的厭煩甚至叛逆。你可以戳中要害的說,讓他自己感到羞愧,從而起到教育作用,而不是嘮嘮叨叨說一堆抱怨和沒有實際作用的話,就像是藥喝多了產生了抗體,孩子也會自己免疫甚至屏蔽掉你的「大道理」。

5.說得有新意。教育孩子最是忌諱車軲轆話來回的說,這是一個什麼都講究「新」的時代,老一套的說辭很少有人會聽,更別說出生在新的時代,作為地地道道的現代人的孩子們。說,因該有新的內容,新的信息,讓孩子有新鮮感。

這幾條要做到是不那麼容易的,需要家長經過一番努力才行。如果一時做不到,家長應該適可而止,少說些,能不說就不說。但總有一些家長少說也做不到,他們總是相信自己多說的力量。殊不知,天天進行說教的家長絕不是高明的家長,也不會是高水平的家長。

家庭教育的一個重要的關鍵點是「滲透性」,孩子是家庭中的一員,與家長接觸的時間最多,我們對孩子的教育無時不在,無處不在。這種「滲透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身教,二是境教。

身教就是以自己的言行教育影響孩子。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比如,要求孩子好好學習,家長在求知方面就要有積極的表現,如果你光要求孩子,自己不讀書不看報,不學習新的知識,孩子的學習勁頭就不足。有句俗話說得好:「孩子是家長的影子。」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這孩子是他爸媽的翻版。」儘管這種話不是百分之百的正確,但也有著一定的現實基礎。有了身教的基礎,再加上有理、有力、有節的說教,孩子就會更服從家長的教育了。

境教就是以良好的家庭環境給孩子積極的教育影響。什麼樣的家庭環境有利於對孩子的教育呢?一是家庭的精神環境。家庭的人際關係和諧,心理氣氛融洽。這包括夫妻之間的關係、長輩與晚輩之間的關係、親友之間的關係。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孩子身心舒暢,情緒穩定,易於培養健康的人格,學習也會踏實努力。而當孩子處在一個家庭矛盾尖銳的環境中,他很難健康長大。二是家庭的物質環境。這主要是指家庭物質生活平實節儉,既保證基本的或較好的生活條件,但也不奢侈浪費。從一定意義上說,境教也是身教。

說教、身教和境教,三者很好的結合起來,是成功教育號孩子的基礎條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