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多國實驗室爭分奪秒研製疫苗

東莞時間網 發佈 2020-01-26T02:48:17+00:00

美國病毒學專家羅伯特·那威歐26日向《科技日報》表示,探針的公布,以及現在全基因組序列的完成對開發新的快速檢測方法、設計靶向藥物、開發疫苗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監製丨王姍姍 張鷗製片人丨王薇主編丨李瑛編輯丨王欣然 樊嘉晨 湯沛 李夏 章文君

近日,世界各地陸續出現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確診病例。為防控疫情,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等多個國家和地區都出台了相關措施。全球的科研工作者也在開展對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藥物的研究。

各國嚴防疫情擴散

據CNN報導,目前從武漢起飛赴美的旅客(包括直飛和轉機),都只能從五個指定機場入境美國,在機場接受檢測;英國、日本、新加坡、泰國等地的機場、入境口岸也都加強了旅客篩查和體溫檢測。香港特區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就疑似病例、確診病例設立了熱線,呼籲有關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和其他接觸者致電熱線;澳門特區居民則可以憑永久/臨時澳門居民身份證到澳門56個協議藥房領取口罩。

全球科學家狙擊新型病毒

嚴防死守的同時,科學家們也在加緊研製對付病毒的「武器」。

目前,中國疾控中心已成功分離我國首株新型冠狀病毒毒種。國家病原微生物資源庫發布了這一株病毒(新型冠狀病毒武漢株01)毒種信息和電鏡照片,也公布了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引物和探針序列等重要權威信息。美國病毒學專家羅伯特·那威歐(Robert Naviaux) 26日向《科技日報》表示,探針的公布,以及現在全基因組序列的完成(目前發現該病毒有30473個鹼基)對開發新的快速檢測方法、設計靶向藥物、開發疫苗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1月24日,國家病原微生物資源庫發布被成功分離的我國第一株病毒(新型冠狀病毒武漢株01)毒種信息和電鏡照片

除中國外,多個國家的科研工作者也投入了這場對抗病毒的戰役。

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安東尼·福奇和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醫學院傳染病專家凱薩琳·保萊斯等人23日在《美國醫學會雜誌》上撰文說,自疫情出現以來,針對冠狀病毒的研究已經有了一定的成果,這可以大幅縮短研發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時間,候選疫苗有望在3個月後展開人體臨床試驗。

英國《柳葉刀》雜誌新近刊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研究專題也提到,針對MERS冠狀病毒疫苗和抗病毒藥物的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另有一項以洛匹那韋/利托那韋治療新型冠狀病毒的對照試驗也已展開。洛匹那韋和利托那韋通常聯合使用,是治療愛滋病的常用藥物,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於23日註冊展開該項臨床試驗。

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研究人員也正運用一種名為「分子鉗」的專利技術,以期快速生產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該技術能夠增加病毒蛋白的穩定性。此前,研究團隊嘗試利用該技術開發針對MERS冠狀病毒、尼帕病毒、伊波拉病毒和流感病毒的疫苗,已取得理想的實驗效果。

該科研項目領頭人之一、昆士蘭大學的查佩爾表示,疫苗研製工作非常困難,因此,全球各實驗室同時展開疫苗研製工作非常重要。他說:「我們要跟病毒賽跑,爭分奪秒為全人類開發出有效的疫苗。」

國際合作助力相關研究

跨國合作是有效利用全球科研資源的方式之一。據中新社1月23日消息,流行病防範創新聯盟(CEPI)執行長理察·哈切特23日在瑞士達沃斯表示,該聯盟已與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NIAID)等多家機構展開合作,加快研髮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該聯盟總部位於挪威,近年來支持了伊波拉病毒和中東呼吸綜合徵(MERS)冠狀病毒等的疫苗研發。

新華社23日報導稱, 美國休斯敦貝勒醫學院正在與美國德克薩斯大學、美國紐約血液中心以及中國上海復旦大學合作研髮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醫學院教授彼得·霍特茲表示,這是一項很好的國際合作,同時,疫苗研發需要時間。

據央視新聞25日消息,德國冠狀病毒研究專家羅爾夫·希爾根菲爾德教授也攜帶了此前研發的SARS病毒抑制劑來到中國武漢,希望測試它們對新型冠狀病毒的作用。2003年「非典」疫情期間,希爾根菲爾德教授也曾與中國科研機構合作,為對抗SARS病毒作出貢獻。

世衛組織:感謝中國的密切合作

23日,世衛組織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博士在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衛生部門提交了非常詳盡的疫情發展數據。有了這些數據,世衛組織得以與中國緊密合作,隨時追蹤。「我們對這種合作關係深表感激」,瑞安說道,並稱「坦率講,以前相似情況發生時,許多國家並沒有準備好與我們(世衛組織)共享如此詳細的數據。」

監製丨王姍姍 張鷗

製片人丨王薇

主編丨李瑛

編輯丨王欣然 樊嘉晨 湯沛 李夏 章文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