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的《影》,究竟是「陰陽不共生」,還是「陰陽共相存」

圈內貓爺 發佈 2020-01-25T04:22:14+00:00

其實從張藝謀歷史作品中不難看出,他對中國特有的東方美學意境有著深入研究,無論是《十面埋伏》《金陵十三釵》還是《長城》都在傳遞永恆的東方美和力量。

說起大陸導演,那必須得提到張藝謀!他和陳凱歌、馮小剛被媒體並稱為導演界的「三大巨頭」,是擁有頂尖實力以及高深影響力和號召力的權威人物。在媒體看來,他們已經代表大陸電影的最高水平,同時也是唯一能和徐克、李安等港台導演所抗衡的人物。

再縱觀行業積極性,隨著中國電影產業化進程日益成熟,新人導演集中湧現,如何提高整部電影中的藝術形象和色彩基調的視覺語言,如何傳遞中國東方文化之美,開始成為國內眾多新老導演普遍關注的問題。無論是影像畫面中的用光考究、電影鏡頭推進還是表現風格構圖,都能成為烘托電影氣氛和向觀眾傳達角色潛在情緒以及感官體驗的強有力手段。

其實從張藝謀歷史作品中不難看出,他對中國特有的東方美學意境有著深入研究,無論是《十面埋伏》《金陵十三釵》還是《長城》都在傳遞永恆的東方美和力量。2017年張藝謀再次嘗試將東方文化美學與電影融合一體,潤物無聲之中便把東方特有的文化之美向國內外傳遞。全組500多人加上350多名置景工人,總共接近1000人耗時2年時間才打造出電影時長近2小時的《影》。

作為國內首個以「水墨」風格呈現的黑白高級灰色彩基調作品,該片無論是對山水、太極、八卦的布景應用,還是對大場景的把控都能看出導演的功底很深厚。而這次在「商業」與「文藝」中,張藝謀依舊選擇「文藝」。「水墨」風格呈現出的畫面感給人以非常驚艷的視覺享受,每個鏡頭每一幀畫面都極盡唯美,而觀眾想要看懂這類電影除了得需要耐性外,還得要有一定的「大道」閱歷和一顆豐富的內心。

為什麼說想要看懂《影》還得要有一定的 「大道」閱歷?那是因為在張藝謀導演的這部電影中,每一幀畫面每一處布景都是具有嚴格特殊意義的,就比如在影片中多次出現的「陰陽雙魚圖」。

「陰陽雙魚圖」又被稱作「中華第一圖」往往是指道家「太極圖」的中間那部分,一條黑魚一條白魚,黑魚身上有個白點做眼睛,白魚身上有個黑點做眼睛,黑為陰,白為陽。關於「陰陽雙魚圖」的具體溯源有文獻記載,思想觀念可能源自「道家」。因為道家的思想觀念就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而「陰陽雙魚圖」中的「陰陽」又是由「一」所演變出,兩條相生相剋的魚始終在向同一個方向游,共同促進形成「一合相」的均衡舒適狀態,這種狀態正是「道家」張三丰始終追求的「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互補,先天和一」。

境州與子虞的「陰陽」互補關係替換

從《影》來看,癲狂執著的子虞和隱忍堅毅的境州就像是「陰陽雙魚圖」中的黑魚和白魚。

活在世間的「子虞」只能有一個,所以一開始充當「子虞替身」的境州只能以「影子」的身份存活於暗淡無光的陰暗面,而子虞則是能文能武,身份尊貴的沛國大都督。那時候兩人的互補關係,子虞為「白魚」意「陽」,境州為「黑魚」意「陰」。

但自從子虞被敵國戰將楊蒼擊敗,身負重傷回到沛國啟用充當「替身」的境州後,兩人互補關係便發生替換。子虞太過自信,始終認為「沒有真身,何來影子」,在他看來,無論何事都盡在自己股掌之間,即使最後退到陰暗面,依舊能以俯首帖耳的「境州」替自己帷幄天下。殊不知「境州」早已生出自己想法不甘成為別人玩弄的棋子,境州所堅信的是「沒有真身,也有影子」!而當子虞將「境州」從陰暗面放出的那一刻起,也註定他自己將接替「境州」陷入「替身」的黑暗中。這一刻,兩人的互補關係發生替換,境州為「白魚」意「陽」,子虞為「黑魚」意「陰」。

「陰陽平衡」則萬物和諧,「陰陽不橫」則動盪不安

正所謂「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兩者是互相制衡的狀態,只要「陰陽平衡」那萬事一定合順,但其中一方過盛或另一方早衰,都會讓這段關係失去平衡,從而導致事物消亡非死即傷。

在《影》中「子虞」和「沛王」的關係就是這樣,一開始兩者是相互制衡萬物和諧。沛王知道子虞有心謀權,所以想將他除掉,但又因子虞有實力幫自己開闊疆土收回領地,所以沛王在表面上選擇故作昏庸虛弱渾然不知,任由子虞肆意胡來混淆視聽,實則背後早已日夜謀劃只等時機成熟便反戈一擊。而這一切在子虞看來,「糊塗」的沛王只不過是自己手中任由擺布的棋子罷了,兩人都沒有捅破這層窗戶紙,就那樣保持平衡相處的原則,直到子虞和境州「陰陽」互補關係發生替換,境州率田戰一行人攻城,打敗敵國戰神奪回領地後,「陰陽平衡」的制約點才被打破,最終雙方野心盡顯,子虞手刃沛王,境州手刃子虞。自此沛王與子虞的「相互制衡」結束,新沛王與新都督「陰陽制衡」的關係開始。

「陰與陽」、「剛與柔」、「虛與實」的相互共存

在《影》中屢次出現的「陰陽雙魚圖」 乃道家最高境界,其中也包含了世間萬物一切對立法則,有陰有陽,不可分割,一體兩面才是完整。例如沛傘的「柔」對偃月刀的「剛」,境州的「虛」對子虞的「實」,朝堂上的「文」對「武」,對弈圍棋的「黑」對「白」,以及「琴瑟和鳴的音律」對「戰場兵器的鏗鏘之音」,子虞的「進擊」對沛王的「隱忍」。天對地,明對暗,剛對柔,虛對實、雲對霧、風對雪、陰對陽,就像「陰陽雙魚圖」里的「黑魚有白眼,白魚有黑眼」,兩者相生相剋相互共存。

張藝謀將國風水墨與武俠大道融為一體,剛柔相濟,虛實結合,每當畫面靜止時就像一幅地道的寫意中國畫,有種氣韻流動之美。而片中多次出現的陰陽八卦、水墨丹青、朦朧雨霧無不與主題《影》相扣。以「雙魚卦象」而起,引出黑與白的對立,究竟是「陰陽不共生」,還是「陰陽共相存」?究竟「什麼是假的」,「什麼是真的」?自當「假作真時真亦假」,自當「陰陽共相存」。

與通篇陰柔詭譎相比,人之血肉是這部電影唯一的色彩,而片尾血紅了結後的留白意味著終結,也意味著平衡。正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歸一,周而復始,回歸起點。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