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變,于謙的心裡不只是「朱家」,還有天下的黎民百姓

十點烏托邦 發佈 2020-01-25T05:21:02+00:00

在《大明風華》中,瓦剌頻繁進犯大明邊境,年輕氣盛的明英宗朱祁鎮決定要親征瓦剌。後來的土木堡之變,皇帝被俘,軍隊精銳盡損,明朝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

在《大明風華》中,瓦剌頻繁進犯大明邊境,年輕氣盛的明英宗朱祁鎮決定要親征瓦剌。在途中,朱祁鎮不顧大臣們的反對,決意改道,後兵敗被困在一個寺廟中。而此時,皇帝身邊的文武大臣皆死,只剩下不到數十幾人,而最終朱祁鎮被俘。

皇帝被俘,這不單單是一種恥辱,更是對明朝政權的一次致命性的打擊,所以必須有人要站出來穩住局面。這時,孫太后站了出來,任用於謙等人,共同守衛大明的江山,最終迎回明英宗朱祁鎮。

這是劇中的情節,是根據正史中的「土木堡之變」改編的。那麼在正史里,土木堡之變是怎麼一回事?又是誰在力挽狂瀾的?

「三楊」先後退出政壇,王振勢大

宣德十年(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因患病去世。在遺詔中,朱瞻基指定了8歲的朱祁鎮為皇位的繼承者,也就是後來的明英宗。

正統初期,由朱祁鎮年幼,中央決策大權掌握在太皇太后張氏和內閣大臣楊士奇、楊榮、楊溥(三楊)等人手中,而朱祁鎮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但隨著朱年齡的增長,朱祁鎮對政務逐漸上手,決策大權也將交回皇帝手中。

正統七年(1441年),太皇太后張氏溘然長逝,而「三楊」也先後退出了政治的舞台,此時的中央政策大權發生了重大轉移,宦官王振成為了朝廷中舉足輕重的實權人物。

王振是個善於察言觀色之人,逐漸討得皇帝歡心,而朱祁鎮也相信王振。史書記載:「振狡黠得帝歡,遂越金英等數人掌司禮監,導帝用重典御下,防大臣欺蔽。」

在太皇太后張氏和「三楊」先後退出政壇後,王振借用皇帝手中的權力,建立了自己的權威,培植了自己的勢力,權傾朝野。

當時,瓦剌也先頻繁侵犯明朝邊境,年輕氣盛的朱祁鎮希望可以像父輩那樣親征,一戰成名,名留青史。可是,朱祁鎮不善謀略,也不任用英國公張輔等人,卻將軍事決策大權交給毫無軍事經驗的王振。

土木堡之變

正統十四年,「也先遣使二千多人進馬,詐稱三千人。王振怒其詐,減去馬價,使回報」。自此,明朝與瓦剌的關係因「馬價」而惡化了,也阻礙了雙方的貿易,更是嚴重地打擊了瓦剌的「貢馬」市場。

後來,也先想通過與明朝聯姻來重新打開市場,於是遣人入貢,以「貢馬」為聘禮來聯姻。但是,這聯姻一事因通事「私自同意,朝廷不知」而失敗,當瓦剌使臣來到之時,朝廷只回復了「無需姻意」,就沒有了下文。

也先因此耿耿於懷,越想越氣,於是決定舉大兵進攻明朝邊境大同。八日,也先兵到,大同失利,塞外城堡皆淪陷。

大同失利消息傳到京師,朝廷本來是讓駙馬都尉井源等四將,各率萬人來抵禦瓦剌的,這也是足夠的了。但是,宦官王振卻勸明英宗朱祁鎮親征,而且朱祁鎮還同意了,命令二日即行。

十七日,朱祁鎮讓宦官金英輔佐郕王鎮守北京,親自率領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戶部尚書王佐、兵部尚書鄺埜等人,合兵五十萬征討瓦剌。

這次征討,朱祁鎮雖然是個「富家子弟」,沒有實戰經驗,但是他身邊的大臣卻是很有才能的,比如張輔、朱勇等等,都是跟過朱棣出生入死的。所以,只要朱祁鎮任用一個有才之人,就可以給這場征討買了個「保險」,就算是兵敗,皇帝也不會被俘。可惜,朱祁鎮卻重用了毫無軍事經驗的王振,這一戰註定是這五十萬人的最後一戰。

果然,王振在軍事上面一系列錯誤的指揮,最終導致了明軍大敗,五十萬大軍皆損,隨行大臣皆死,而朱祁鎮被俘。

這一戰過後,明朝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走錯下一步就有可能亡國。此時,需要有一個人站出來收拾這個「爛攤子」,而這個人不是孫太后,也不是胡皇后,而是于謙。

力挽狂瀾之臣

于謙是錢塘人,永樂十九年的進士。

宣德初年,授御史一職。

後來,漢王朱高煦造反,于謙隨朱瞻基親征。但是,朱高煦不久就投降了,朱瞻基讓于謙前去「數列」其的罪行,而于謙說得朱高煦趴在地上發抖。正因為此事,于謙得到了朱瞻基重用。

樂安,高煦出降,帝命謙口數其罪。謙正詞嶄嶄,聲色震厲。于謙為人正直,肯為民辦事,頗得人心。

此後,于謙在官場上起起落落,有升有貶。而在正統年間,「三楊」還把持政局之時,于謙還是挺重用的,所提交的奏摺是「朝上夕報可」。但是,「三楊」退出政壇後,王振專權,于謙的處境就沒有那麼好了。

後來的土木堡之變,朱祁鎮被俘,明朝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急需一個人站出來維持大局。此時,于謙站了出來,先是在商議「進與守」之時,極力主張「戰」。

當時,郕王代理國政,召見大臣商議是戰還是守。徐理說昨日夜觀天象,應當南遷,苟且偷生。于謙站了出來說:「言南遷者,可斬也。京師天下根本,一動則大事去矣,獨不見宋南渡事乎!」

這一句話,成功堅定了朝廷與瓦剌一戰的決心,郕王同意了于謙的建議,決定「防守而絕不妥協」。但是,單單是有決心是不夠的,還得有實力。

當時,明朝的精銳在土木堡之變中盡損,文武大臣死了一半,只剩下「疲卒不及十萬」,根本無法抵擋住瓦剌的大軍,所以京城到處都是人心惶惶,「上下無固志」。

因此,于謙要想打贏這場戰爭,第一步就應該是穩定人心,而要穩定人心就必須是提升朝廷的實力。所以,于謙請求郕王發檄文來集合兩京、河南的備操軍,山東和南京沿海的備倭軍,江北和北京各府的運糧軍,全部立即奔赴京城,一起守衛京師。這樣一來,明朝的人心才稍稍安定,于謙也被任命兵部尚書。

在被任命為兵部尚書之時,吏部尚書王直嘆曰:「國家正賴公耳。今日雖百王直何能為!」此時,于謙成為了大明王朝的「救命稻草」,朝廷之中的主心骨,而于謙也毅然決然以社稷安危為己任。

于謙認為敵人必定輕視明朝,長驅直入向江南,所以應該積極備戰,於是請求各邊防大臣協力防守阻擊。

于謙先是安頓好了民心,再是做好保障後勤的工作。當時,京城軍隊的武器幾乎沒有了,于謙覺得應該馬上各分道募集民兵,命令工部來修理武器鏜甲,保證兵源和武器的充足。

然後命令官軍自己到關上取糧草,把剩餘的米折換成錢,而不要留下來資助敵人。 同時,把靠近城郭的百姓全部遷入城內,讓都督孫鏜、衛穎等人守衛各個關口。

一切準備就緒,等到也先來到京師,看到明朝軍隊威嚴依舊,有點喪氣。

而于謙將兵部要事交給侍郎吳寧,自己上陣督戰,下令「臨陣將不顧軍先退者,斬其將。軍不顧將先退者,後隊斬前隊」。這樣一來,將士都知道當逃兵必死,所以都會用命來拼搏,大大地增加了軍隊的士氣,人人都是視死如歸。

最終,經過幾次交戰,也先敗退,退出明朝邊境,京師保衛戰獲得勝利。

心懷天下

關於于謙的「京師保衛戰」,一直以來都是認為于謙重社稷,輕君王,確實如此。但是,于謙不單單是以社稷為己任,更是心裡裝著成千上萬的老百姓。如果京師失守,或者南遷,中原地區的百姓必定會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像奴隸一樣的生活著。

比如,朱祁鈺命令群臣討論是攻戰還是防守時,侍講徐理說星象有變化,應當向南方遷移。 于謙厲聲說:「主張南遷的人,應該斬首。 京城是天下的根本,一旦遷移,大勢去矣,難道沒看見宋朝南渡的事嗎!」

此時,于謙心裡裝的不單單是朱家的天下,心裡裝的是天下百姓,因為于謙從做官起就是心懷天下的。朱瞻基時期,于謙曾多次被任命為巡撫,到全國各地巡視,了解民情。而于謙一發現稍有水災旱災,就立馬上報,從不拖延。

再如,正統六年,于謙上書言:「今河南、山西積穀各數百萬。請以每歲三月,令府州縣報缺食下戶,隨分支給。先菽秫,次黍麥,次稻。俟秋成償官,而免其老疾及貧不能償者。州縣吏秩滿當遷,預備糧有未足,不聽離任。仍令風憲官以時稽察。」

由此可見,于謙心裡裝的不單單是朱家天下,更是有天下黎民百姓,不然不會如此的「愛民如子」。

結語

《大明風華》中,明宣宗朱瞻基知道自己的大限將至,在大殿召見楊士奇、于謙等人,叮囑他們要好好輔助以後的君王,一起來守衛大明的江山。

其間,朱瞻基提到了于謙,說了這樣的一段話:「你心氣太高,心思太重,你愛的不是朱家,是天下。若讓你身居高位,最終會不得好死。」

後來的土木堡之變,皇帝被俘,軍隊精銳盡損,明朝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此時,于謙臨危受命,拯救大明於水火之中,但最終卻成為了政權的犧牲品。而朱瞻基所說的那段,可以說是劇中對於謙的一個概述。而在正史中,于謙也是愛朱家,更愛天下。


【小皮】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