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區雄縣雙堂鄉樂善莊村的戲劇文化

沛橋工作室楊雄奎 發佈 2020-01-25T05:47:24+00:00

戲樂善莊村的劇文化底蘊非常深厚,村裡的老劇社遠近聞名。早在民國初期就有劇團組織,村民歷來喜好戲曲,素有「戲窩子」之稱,積澱了濃厚的戲曲文化氛圍。


戲樂善莊村的劇文化底蘊非常深厚,村裡的老劇社遠近聞名。早在民國初期就有劇團組織,村民歷來喜好戲曲,素有「戲窩子」之稱,積澱了濃厚的戲曲文化氛圍。

2016年樂善莊村同樂劇團主要成員合影

解放前後,從村中走出不少戲曲職業演員和伴奏員。建國初,村民生活好轉,大隊幹部張自來、馬長青等組織集資購買演出的服裝道具。

這時候,恰逢科班出身的于德海回村養老,在他幾十年的指導下,教出了大批學員,又提高了劇團京、梆兩個劇種的表演水平,並且很多學員通過在村中劇團學戲,被選拔進入了中國京劇院、天津京劇院等專業院團,培養了許多戲劇名家。當時,劇團演出過的京劇約百出,河北梆子20多出。

樂善莊村現在的劇團就叫同樂劇團,是鄉村裡的一個業餘劇團。劇團既能表演京劇,也能表演河北梆子的劇目,目前以演唱河北梆子為主。曾演出的京劇劇目以武戲為主,主要有:《大拾萬金》(全本戲,通常要表演三、四天)《南陽關》《戰長沙》《廣太莊》《古城會》等;表演的河北梆子以文戲為主,主要有《三娘教子》《雙官告》《斬子》《拾玉鐲》等。通常在正月期間為村民義務表演。

文革時期,劇團演出曾一度受到了干擾並中斷。在劇團中拉大弦、京胡的村電工、瓦匠張俊華把服裝、道具收藏保管起來,使劇團減少了損失。劇團現有1952年製作的戲箱一個,刀槍把子等道具、龍袍蟒靠等服裝若干及汽車改裝舞台、音響設備、鑼、板胡等伴奏樂器。

同樂劇團表演《大登殿》

現在劇團主要在正月初八到正月十五為村民義務演出,活躍本村節日文化生活。平時主要與固安、霸州等周邊縣村進行聯誼活動性質的演唱。目前,劇團經常活動的有20多人,主要傳承人有張清弼、于德海、崔寶年、王章圈、張文奎、張文萍等。

田艷苓扮演王寶釧,張文萍扮演代戰公主

2017年,由雄縣文聯和雄縣戲劇家協會在樂善莊村舉辦了「美麗樂善莊、歡樂喜洋洋」首屆名家名票春節戲曲演唱會。趙揚、徐榮芝、陳國忠、丁少先等16名省內戲劇名家名票齊聚一堂,給村民們帶來一曲曲精彩的唱段。

從小在樂善莊村長大的丁少先,現在是省內河北梆子十大名票之一,他提議在該村舉辦一次戲劇演唱會,得到了縣、鄉、村及戲劇界眾多朋友的大力支持。戲劇名家們紛紛表示:「不要出場費,完全義演,用善行回報社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