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另一首虞美人,和春花秋月有一比,寫被俘的新年,你讀過嗎?

初衣勝雪 發佈 2020-01-27T02:29:03+00:00

「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憑闌半日獨無言,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燭明香暗畫樓深,滿鬢清霜殘雪思難任。」


「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憑闌半日獨無言,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燭明香暗畫樓深,滿鬢清霜殘雪思難任。」《虞美人·風回小院庭蕪綠》



初衣解詩:公元975年十二月,南唐被宋朝攻克京城金陵,南唐滅亡,最後一個皇帝被俘,他就是李煜。李煜從此打上亡國之君的標籤。

次年976年正月,39歲的李煜,被俘送往宋朝的都城汴京,雖然宋太祖表面上封他為違命侯,因為他曾經有過抵抗,但實際上也是如囚徒一樣軟禁,李煜和妻子和臣子無法見面。

關於南唐的亡國,歷史書多有記載,但為什麼許多人對李煜抱有同情?不單是他的詩詞做得好,實際他在位期間,是一位仁君。



24歲的李煜登基即位,實際上南唐雖然富庶,但是無強烈的兵力抵抗宋朝,在他登基的頭一年,他的父親已經對宋朝稱臣納貢,想以拖延的方式來減緩王朝的頹勢。交到李煜手上的,並不是一個完全有主權的國家。

李煜上位之後,表面上對宋朝臣服,希望宋朝的視線不要過早過急的盯在南唐上,在內部的統治上啟用舊臣武將穩定人心,大力的培養官僚,對於老百姓,愛民如子,在經濟本來就很薄弱的前提下,李煜下令減免稅收免除徭役。

在宋朝攻打南唐的最後時刻,李煜親自督戰,南唐雖然亡與宋國,但是戰爭持續到一年多,這不是一個不作為的君主的態度,是打到了無可打。所以以後是對李煜的評價相對中肯,孔明在世也難保社稷,他自己已經盡力,李煜雖然亡國,又有何愧疚?



對我們耳熟能詳的是李煜一首《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傳聞宋太祖看到這首詩後大怒,你還在想你的故國?這是不心悅臣服我大宋,這還了得,你這是被我關著,若給你一寸自由,豈不翻天,況且江南地區,李煜人望深厚,於是宋太祖賜了他一杯毒酒。

許多人都知道這首詞,但卻不知道李煜還寫了另外的一首《虞美人》,寫在汴京被囚禁的正月初,有著和春花秋月何時了一樣的沉悶與憂傷,更貼近他掙扎痛苦的內心。因為寫得比那首《虞美人》更早。



「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憑欄半日獨無言,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

這是正月春回的景象。他被囚禁在小院子裡,上個月是在金陵被俘,但這個月已經在北方的汴京。這是又一年春天的開始。春風無情,吹綠了庭間的小草和柳樹。但是他站在欄杆上半天不作聲。

竹聲新月「該做如何解釋?我們知道新月是正月開頭的月亮,此時未到正月十五,是正月的上旬。

而竹聲並非是風吹竹子的聲音。是指一年一度的新年,家家戶戶燃爆竹。唐朝的爆竹是用真正的竹子填上硫磺木炭,一是用這種方式表達過年的喜悅,二是利用火和這些化學煙霧,防止瘟疫。

這是李煜在回想南唐的新春新年。但顯然這天下已經易主。



「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燭明香暗畫樓深,滿鬢清霜,殘雪思難任。」

這首詞真的非常含蓄。李煜雖然被囚禁,但是宋朝在生活上也不會太虧待他,也會叫他出席一些宴會。但是在別人的慶功宴上,他會想些什麼呢?

「笙歌未散尊前在」,這句話含蓄不盡。在過去當皇帝的歲月里,是誰在他的酒杯前,那是為他的家國奮鬥的臣子。

也就是在去年的這一天,他和大臣,在冰雪未消的春節里商量著如何保衛國土,為國而戰。

而現在,他囚禁在這看似富麗堂皇的宋朝的宮殿里,幾個月間,滿鬢白髮,經不起這樣的回憶呀!



這首詞真的是需要慢慢地讀。這是他剛剛被俘到宋朝的時候。表面上他什麼都不能說,願意稱臣,但是他是一個世襲的皇帝,經過了苦戰而失敗,他不是搖尾乞憐之輩,故國江山,山河得失,豈能無動於衷?

宋太祖殺他絕非只是一首詞,而是知道這一個年輕皇帝的不甘和屈辱。這並不是一個糊塗蛋,一個傀儡,如果控制不好,會成為大宋的一個極不安定的因素。因為在江南地區,李煜的聲望,足可以讓他的臣民捲土重來,誓死效忠。

李煜在關押兩年之後被賜死。史書上說他是亡國之君,但是在中國的歷史上,他是不多的被人同情和尊重的末代君主。

有人說他詩詞的成就大過了,他做皇帝的才幹,有的人甚至說,他是一個因為愛好詩詞而荒廢了江山的人。這都不是李煜和歷史的全貌。

他實際是一個認真的人,無論對自己的詩詞,還是自己的江山。



「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憑闌半日獨無言,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燭明香暗畫樓深,滿鬢清霜殘雪思難任。」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