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嬰兒情緒和心智的整理者,嬰兒都需要哪些方面的整理呢?

品質愛 發佈 2020-01-27T03:17:01+00:00

寶寶的哭聲漸漸小了,只是還在哽咽著,媽媽把他抱到陽台上,那有一盆兒剛開的月季花,媽媽就讓小嬰兒看月季花,小嬰兒覺得很新奇,嘴裡「嗚嗚嗚」地說著什麼。

乳房被比昂稱為心智的象徵,嬰兒從乳房那裡不僅得到生命的乳汁,還可以從母親的懷抱里,獲得身體上的滿足和精神上的喜悅。嬰兒的世界是混沌和混亂的,他(她)需要一個整理者,才能從混亂中「脫穎而出」,成為一個漸漸完整的人。這個整理者就是母親的心智。


母親的心智狀態就像嬰兒的生態園,嬰兒依賴於這個生態園成長、發展,生態園的開闊、生態狀況的優質程度都決定著嬰兒的狀態。嬰兒從這個生態園裡獲得各種生命的給養,而嬰兒面臨的各種問題也都要放在生態園中才能找到答案。



為孩子整理情緒的母親


嬰兒最初的世界就是母親的世界。


《彼得.潘》中的達利太太就會在晚上孩子們入睡之後幫助他們收拾心靈,把他們弄得凌亂的心靈秩序重新擺放整齊,以便於孩子們第二天可以有整整齊齊的心靈。那些淘氣和糟糕的心情都會被媽媽摺疊成小小的一片放起來,而第二天需要的安靜和快樂也都已經準備好放在枕邊。


如果媽媽總是為孩子整理心靈,孩子的心靈就總是有序和嶄新的。


嬰兒的頭撞在床欄上,他痛得哇哇大哭起來。母親將他抱在懷裡,撫摸著他撞紅的位置,輕輕地為他吹著,好像她吹的是仙氣,她一邊吹一邊說:「撞痛寶寶了,是嗎?寶寶好疼啊!媽媽給吹吹,吹一會兒就好了。」 寶寶的哭聲漸漸小了,只是還在哽咽著,媽媽把他抱到陽台上,那有一盆兒剛開的月季花,媽媽就讓小嬰兒看月季花,小嬰兒覺得很新奇,嘴裡「嗚嗚嗚」地說著什麼。媽媽說:「這是月季花,月季花美不美呀?寶寶的小臉蛋兒,就像這美麗的月季花一樣嬌嫩。」 寶寶看著月季花好像很開心,「咯咯咯」的笑了,他趴在媽媽的懷裡,一會兒就睡著了。媽媽一邊哼著歌,一邊慢慢的把他放在自己的小床里。


嬰兒的頭撞在床欄上大哭,就是他的情緒混亂之時,這時母親開始為他提供資源,母親為她吹氣、撫摸,用語言安慰他,就是在幫助嬰兒解除他的挫折,降低他的痛苦。母親平靜地與嬰兒的痛苦同在,讓嬰兒在痛苦中得到了陪伴,嬰兒可以感受到她的母親正在試圖分擔他的痛苦,使嬰兒的混亂情緒得到控制。


嬰兒的疼痛慢慢的消失了,可是他的情緒還在那個疼痛裡面,所以他哽咽著。母親繼續陪著他,體會著他的情緒,帶他去陽台看花,希望他的情緒可以慢慢地恢復平靜。


直到嬰兒安穩的睡去,母親已經幫助他處理了混亂的情緒。


這就是被比昂稱為具有思考力的母親,在嬰兒失控時,母親是那個具有控制力的母親,他讓嬰兒的痛苦和情緒都得到控制。讓嬰兒的無序感重新回到有序狀態。



母親幫助嬰兒處理混亂情緒的過程,就像治療師幫助來訪者處理他們的問題一樣。治療師在整個過程中都是像母親一樣,是一個包容的態度,來訪者在這種力量的支持下,對問題進行自我探索,獲得自我成長的力量,而治療師就是這種力量源源不斷的輸出者。對來訪者來說,治療師就是他們心智的整理者。


嬰兒的治療師就是母親。


一個嬰兒的心智狀態,在成長的過程中,他會遭遇到許多的困惑和艱難,每當這時嬰兒都需要會思考的母親。因為嬰兒的外在艱難,你可以看得到,很容易就幫到他。但嬰兒內在的困惑和艱難你卻很難看到,需要推測、檢驗還有經驗,才能理解嬰兒。



為孩子整理心智的母親:



1內在與外在的一致


在嬰兒的心智發展過程中,他需要內在的感受與外在的經驗是協調的。母親買了一套嬰兒畫冊,並讀給嬰兒聽,嬰兒不喜歡,將畫冊扔得遠遠的。如果母親理解到嬰兒的不喜歡,就不再給嬰兒讀這套畫冊,而是換一套嬰兒喜歡的畫冊,這樣嬰兒內在的不喜歡,便得到了外在客體的肯定,嬰兒的內在感受與外在的經驗就是協調的,嬰兒就獲得了內在與外在的協調統一。


當嬰兒獲得了內在與外在的協調統一的時候,理解與思索才會誕生。被理解後,內在的能量是舒緩和釋放的,他不再將內在的能量聚集在要求被理解上面,能量流向了理解,而在理解這個層面嬰兒才會獲得思索。被理解是嬰兒的內在客體經驗獲得了巨大的解放,他由此獲得了思考的空間和能力。


嬰兒需要一個具有思考能力的客體理解他的感受,嬰兒才會由外在而確認自己內在的感受。


即使是小嬰兒,他需要的母親,不僅僅是滿足他的生理需求,還有他的心理需求。


當嬰兒被母親理解,他在情感上便不再是孤立的,而是有了一個響應的客體,嬰兒會按照客體眼中的樣子進行回應。看到客體眼中的讚賞,嬰兒的內在時歡愉的、明亮的;看到客體的呵護,嬰兒會覺得自己是被愛的;看到客體的溫言細語,嬰兒是安靜的;看到客體的鼓勵,嬰兒會獲得信心。


嬰兒和母親之間的情感一旦是暢通的,在彼此的情感上都會形成唯美而奇妙的反應。就像老子的《道德經》中所言:「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母親和嬰兒之間像飄著絕美的音樂,像存在著一個美輪美奐的仙境,這情境只有母親和嬰兒能體會到。


嬰兒的內在由此從混沌向明朗轉化,嬰兒開始整合自己的內在世界。由母親的眼,他看到一個世界,由母親的耳他聽到一個世界,由母親的嘴,他感受到一個世界。嬰兒最初感受到的世界,就是母親呈現給他的。嬰兒由外在的客體世界形成內在的客體世界。這就是嬰兒的內在世界、內在自我最初的樣子。


嬰兒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對內在的客體形象進行取捨,與他自己的投射與內化再進行組合,從而形成新的自我,這個自我就是嬰兒的核心自我,以後的成長都會圍繞這個核心自我發展。這就是嬰兒的「精神皮膚」。


如果嬰兒在成長的過程中,他的精神和情緒都是被客體所涵容,嬰兒也會具有涵容其他客體的能力。嬰兒的自我就會獲得持續性的發展。



2鏡子理論:照亮嬰兒的世界


比昂的母性沉思有一個潛意識隱喻,這個神秘的潛意識裡就藏著自我意識,心智和人格都隱藏其中。葉芝用他的詩形象地描繪了潛意識:「靈魂必須成為自己的泄露者……便是將鏡子化為明燈。」「將鏡子化為明燈」,就是葉芝成功地捕捉到了潛意識中的暗流涌動。


鏡子理論是外在客體的反應者。養育者就像一面鏡子,嬰兒通過這面鏡子看到自己,通過這面鏡子嬰兒認識了自己,他看到了自己的樣子、言行舉止以及心理活動。


而明亮的投射者是,養育者為嬰兒提供一個明亮的養育環境,就像一盞燈,照亮了他們之間的關係。嬰兒在燈光之下能夠看得清楚養育者和自己,知道自己是誰,也知道養育者是誰。嬰兒能清楚地看到自己和養育者之間的關係和位置。


這個明亮的投射者就是會思考的乳房,說明母親不僅是屬於嬰兒,還為嬰兒在心智上提供原型。使嬰兒在理解中被照亮,獲得更多的心智能力。


鏡子理論是從他人的眼中認識自己,他人對嬰兒的認識影響著嬰兒對自己的認識。而投射理論中嬰兒是有獨立認識的個體。他已經從鏡子階段的疑惑探尋,過渡到能夠確認自己。



3比昂阿爾法功能:心智練習


早期嬰兒心智狀態是支離破碎的,嬰兒處於不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階段,他對自己的情緒不能把握和控制,想哭就哭了,想發脾氣就發脾氣了。這個階段他就需要母親涵容能力,理解嬰兒的情緒,讓嬰兒可以看到他情緒的被接納,以及母親有怎樣的情緒表達。母親的情緒表達方式,就是一盞燈,可以讓嬰兒學習到新的情緒表達。這樣嬰兒就可以把握自己的情緒,由聽之任之的被動,到取得情緒的主動權。


嬰兒在親子活動中在按照圖形搭積木,他搭了好幾次,仍然沒有按照圖形的樣子搭好,他總是把積木的上、下、前、後弄反。母親看了一會兒她開始焦慮。她發現其他的小朋友都搭好了,都露出了成功的笑容,在慶祝自己的勝利,而她的孩子還沒有做好。母親在旁邊提示:「你上次就這樣搭的。」嬰兒明顯感到母親的焦慮,上次就是這樣打錯的,他看了一下自己搭的「糟糕」積木,踉踉蹌蹌撲到母親懷裡,「哇」一聲哭出來。


母親把她嬰兒抱起來,示意他再去試一試。嬰兒含著眼淚怎麼都不肯。剛才擺了「糟糕」積木的小孩兒一直在他的內心,他正在與內在的這個小孩兒對抗。


這是母親可能會想,幫助嬰兒搭積木就好了,這樣嬰兒就不至於體會挫敗感了,讓他體會到和其他的小朋友一樣能把積木搭的很漂亮。但其實這樣的做法是母親在補充孩子的能力,幫助孩子搭建一個被大家認可的積木,讓孩子誤以為他自己具備這樣的能力。而實際上是這個孩子已經放棄了獨自得到結論的能力,正在被迫接受偽裝的結果。


母親也可以這樣做,她就默默地陪著他,看他面臨的問題出在哪兒?然後在問題的關鍵地方給孩子以提示。母親就像一顆定心丸,無論孩子做得好與不好,母親都會給他善意的提示。讓孩子處於從容地擺積木的狀態。儘管孩子大費周折,從不可能到可能,但最終他擺出了漂亮的積木。母親露出讚賞的微笑,孩子笑著撲進母親的懷裡。此時母親和孩子的情緒一同蕩漾在成功的喜悅中。



最後這種狀態,母親就是一個涵容者,孩子擺積木的過程中,出現的焦慮、混亂都是嬰兒自己無法處理的,母親就坐在他的旁邊幫助他平衡心智,母親的心智是可以幫助嬰兒的,讓嬰兒不必擔心。這樣嬰兒就可以放心大膽地擺他的積木,直到滿意為止。最終讓嬰兒獲得了成就感和自尊心。


而這樣的心智體驗可以使嬰兒複製到夥伴與其他人的關係中去,讓嬰兒在其他的關係中同樣獲得令人滿意的結果。


要將嬰兒混亂的心智狀態轉化成可處理的狀態,就要讓嬰兒獲得經驗,在經驗中去呈現他的心智,是嬰兒了解自己,和母親幫助嬰兒的契合點。嬰兒從經驗中看到自己的需要,而母親則是去體會嬰兒的需要,與嬰兒的需要結成同盟,讓嬰兒不斷地獲得經驗,不斷地超越他自身的經驗。


參考文獻:比昂的臨床醫學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