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傳入前的歲月里,這些香料撐起了中國人的餐桌

熱愛美食的仙姑 發佈 2020-01-03T07:51:24+00:00

明朝末年,辣椒傳入中國,至清朝中後期,中國人開始普遍吃辣。短短一二百年的時間裡,中國人就已經無辣不歡。


▲圖/pixabay

辣椒對人類到底有多重要?辣椒的骨灰級粉絲、美國廚師馬克·米勒專門寫了本書——《辣椒:點燃味覺的神奇果實》。

在書中,米勒寫道:「全球約3/4的人口在平時做飯時會用到辣椒,這使得辣椒成為世界上使用範圍最廣的調味品。」

明朝末年,辣椒傳入中國,至清朝中後期,中國人開始普遍吃辣。短短一二百年的時間裡,中國人就已經無辣不歡。

而在沒有辣椒的歲月里,中國人靠什麼「辣味」來下飯呢?

▲圖/photo-ac

▍花椒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辛辣調料,唐代時入菜比例高達37%

在中國古代,辛辣調料並不少,花椒/姜、茱萸、扶留藤、桂、芥辣……明代以前,花辣、姜、茱萸三種使用最多,被稱為「三香」。

花椒在中國古代有川椒、漢椒、巴椒、秦椒、唐椒、蜀椒等十多個名稱。不過,最開始花椒並非用於食用,而是敬神的香物。

《詩經》中有一首「穀旦於逝,越以酸邁。視爾如莜,貽我握椒」,諷刺的是帶著飯鍋遠行的女巫,竟然把花椒隨隨便便送人……

戰國時期,《離騷》中出現了「巫咸將夕將兮,懷椒糈而要之」的記載,意為巫咸神將於今晚降臨,我準備用花椒飯來供奉他——這說明花椒已被食用了。楚國人還用花椒入酒,製成了椒柏酒。

先秦以後,歷朝歷代都會用花椒作調料。吳氏《中饋錄》記載,宋代做魚或是做肉都要用到川椒。而元代忽思慧所寫的《飲膳正要》中記載,宮廷的羊肚羮都要用川椒,甚至還有專門的椒麵羹。

▲沒有花椒麵的麻婆豆腐是沒有靈魂的。圖/pixabay

歷史上四川一直是最重要的花椒產地和食用地。早在晉代的《華陽國志》中,就記載蜀人「尚滋味,好辛香」,指蜀人喜歡吃以花椒為主的辛辣口味。到明代,僅宮廷中從四川一年採辦的花椒就達8000斤,足見花椒對宮廷飲食的影響之大。

根據《中國古典食譜》的統計,中國古代平均有22%的菜餚中要加花椒,在花椒食用達到鼎盛時期的唐代,這個比例是37%。

▍姜辣和芥辣是中國古代重要的辣味來源

直至今天,生薑在中國飲食中仍是最重要的辛辣調料之一,這種地位已經持續了超過兩千年。

先秦最離不了的辛辣調料就是生薑。《呂氏春秋·本味篇》就記載說:「和之美者,陽朴之姜。」意為,調料調和味道好的,是產自陽朴的姜,一般學者認為陽朴在巴蜀地區。

先秦之後的歷朝歷代,都有關於生薑的記載,從這些記載中不難看出,歷史上中國姜的種植和食用都十分普遍。

▲圖/pixabay

除了姜辣,中國古代另一個重要的辣味來源是芥辣。

芥辣的來源有兩種,一種是芥菜疙瘩,北宋孟元老所著《東京夢華錄》記載,汴梁夜市上出售辣腳子,酒店門口還有小販托著白瓷缸子賣辣菜,這辣腳子和辣菜其實都是用芥菜疙瘩做的。南宋《夢梁錄》也記載說,臨安夜市上出售辣菜餅,這其實是一種帶餡兒的麵食,用芥根做餡兒。芥根很辣,所以叫辣菜餅。

▲北京菜芥末墩。圖/網絡

芥辣的另一種來源就是芥末。芥末是由成熟芥菜的種子碾磨成的粉狀調料,一般呈黃色。

宋朝食譜《吳氏中饋錄》里有一道芥辣瓜兒,做法是這樣的:把芥子碾細,放到碗裡,用溫開水調勻,加醋調味,做成最簡易的芥末醬,拿來醃漬黃瓜。這道菜的製作手法與北京人現在吃的芥茉墩如出一轍。

▍在沒有辣椒的漫長歲月,四川人拿茱萸當辣椒使

很多人大概只在課本上見過茱萸,「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但在辣椒傳入中國之前,茱萸是中國古代十分尋常的辛辣料,並且擔當起了為四川人提供辣味的歷史責任。

▲食茱萸。圖/網絡

茱萸別名藙、樧(shā),分吳茱萸、山茱萸、食茱萸。入菜的是食茱萸,味道辛辣,所以又稱辣子,或稱椿葉花椒。

茱萸入菜的歷史十分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禮記·內則》記載:「三牲(牛羊豬)用藙。」到了西漢,川菜中就有了茱萸。但是,隋唐之後,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食用茱萸不再普遍,但西南地區還是將茱萸與花椒、姜並列為「三香」。

古代四川人最愛吃的食物之一魚鮓(醃魚),就用了茱萸。在北宋,炒菜還沒有普及,最流行的家常菜就是肉菜合煮的羹,吃時以醬、醋、鹽、梅調味。北宋蜀守宋祁《益部方物略記》言:「蜀人每進羹臛(肉羹)以一二粒(茱萸)投之,少頃,香滿盂盞。」

▲圖/紀錄片《風味人間》

甚至,四川人如今常吃的油辣子,在古代也是由茱萸做的,做法與現在類似。當時用的還是豬油,因為菜籽油大約要到明末清初才出現。

胡椒不僅是辣味來源,還是重要的硬通貨

除了「三香」之外,胡椒在中國古代也是重要的辣味來源,只不過在明清以前,胡椒相當貴重,對大多數普通人來說,還是個罕見食材。

▲圖/pixabay

在中世紀的歐洲,胡椒曾經跟黃金等值,因為這是上流社會不可缺少的香料,歐洲本土又不種植,全部依靠進口。

中國和歐洲並不完全相同,胡椒在漢晉南北朝時期傳入中國,最初是做藥用,不過在唐代的食譜中便有了胡椒。

而且唐代不僅做菜需要胡椒、醫生配藥需要胡椒、道教養生需要胡椒,迷信房中術的士大夫想要壯陽,也得胡椒助陣。雖然南方地區開始種植胡椒,但產量太小,遠遠供不上需求。

所以在唐代,胡椒顯得特別珍貴,唐代宰相元載是中國歷史上數得著的巨貪,在抄家時居然發現贓物中有八百石胡椒。

▲圖/photo-ac

到了宋代,由於海運極為發達,胡椒被大量進口。但對於普通人,胡椒仍是罕見食材。根據記載,南宋時的浙江農村,老百姓平常不捨得吃胡椒,只有貴客上門,才有可能地往湯碗裡放幾粒。

元代菜譜中便有不少菜用到胡椒,明清時期胡椒的使用越來越廣泛。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寫道:「胡椒,今南蕃諸國及交趾滇南、海南諸地皆有之……今遍中國食品為日用之物也。」

為什麼這些辛辣料統統敗給了辣椒?

在最近一兩百年,中國人的口味發生了巨大變化,除了辣椒的傳入和胡椒的普遍使用,還有什麼原因讓中國人拋棄了原有的口味?

▲圖/pixabay

辛辣料在中國古代飲食的功能有兩個,一是壓腥膻,二是祛寒濕。從實用性上來講,前者無疑更為重要,特別是在傳統社會早期,畜牧狩獵的比重在農業中占很大比例。浙江大學教授、農史專家游修齡研究發現,北魏時期馬、羊飼養占畜牧業的71.2%。

自魏晉以後,羊肉在近千年的時間裡,都是上層社會最鍾愛的肉食。《太平廣記》中有關唐代肉類的記述總共有105處,羊肉獨占47處,而豬肉只有12處。到了宋代,吃羊肉是社會時尚,宋朝宮廷御廚一年開銷羊肉43萬斤,而豬肉只有4100斤。

但是,明朝引入的土豆、玉米、紅薯等高產旱地作物,使得中國人口持續增長,大量的草地、山地也開墾為耕地,畜牧業萎縮,豬肉和家禽肉類在飲食比重中大大增加,這些肉類在壓腥膻的需求方面顯然沒有牛羊肉高,所以花椒的用量大大降低。

例如,明代後期光祿寺留下的宮廷歲用牲口數記錄則是18900口豬,10750頭羊,豬肉已是後來居上;清代的「豬強羊弱」勢頭更加明顯,1784年的除夕大宴,乾隆皇帝一桌就用去豬肉65斤及野豬肉25斤,而羊肉只有20斤。

▲圖/photo-ac

根據《中國古典食譜》記載,元明清三朝,蔬菜類花椒入菜比例一直在10%上下波動,變化並不明顯,但肉類花椒入菜比例,從明代的59%陡然下降到清代的23%。花椒的衰落其實與中國人明清以來肉食結構的改變有重大關聯。

到清末的時候,花椒入譜已經僅占18.9%,而且基本上都被擠壓在四川盆地一帶,很多地區已經退出辛味版圖,轉而追求清淡溫和的口味。而一百年後,花椒曾經退出的地區,已然被辣椒占領。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