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奇藝中國奈飛夢:前三季度總虧損91億,超前點播引爭議

商業人物 發佈 2020-01-03T09:08:45+00:00

除了一眾年輕演員,老戲骨陳道明和「達康書記」吳剛也在戲中扮演重要角色,《慶餘年》成了爆款。雖然不知道這是某個平台先提出,另一個平台保持一致的行為,還是兩個平台共同商討的後果,但他們都太急了。


作者:嚴月茹

來源:商業人物(ID:biz-leaders)


2020的新年第一天,如果你多付21元,就可以搶先看到電視劇《慶餘年》的大結局。

這是播放平台騰訊視頻和愛奇藝在12月推出的「超前點播」活動,在VIP每周搶先看6集的基礎上,多付3/元每集,就可以再看6集。

11月底,古裝劇《慶餘年》在騰訊和愛奇藝首播。除了一眾年輕演員,老戲骨陳道明和「達康書記」吳剛也在戲中扮演重要角色,《慶餘年》成了爆款。

開播的第三周,騰訊和愛奇藝推出了「超前點播」活動:3元多看一集,50元始終多看6集。

沒想到卻引發了軒然大波。

不出幾天,《慶餘年》的盜版資源在網絡上瘋傳。儘管各大主演紛紛呼籲粉絲支持正版,該劇官微也發文稱將維護合法權益,但是情況並沒有得到好轉。

比起傳播盜版和觀看盜版的行為,觀眾更傾向於認為是播放平台的「超前點播」毀了主創人員的心血。


被「逼向」盜版資源的用戶

12月17日,愛奇藝副總裁回應道,「視頻平台的內容在越來越多元,用戶的需求也變得更多元。我們的初衷是想滿足用戶更多元的內容需求,但可能沒太做好,未來希望能更多考慮到用戶的心理,做好排播的設計和告知工作。」 ①


根據三季報,愛奇藝的虧損還是在擴大,前三季度的總虧損額達到91億元。而營收增速緩慢,2019年第三季度的營收為74億元,同比增長7%,愛奇藝將之歸因於部分內容的延遲發行。截止12月31日,愛奇藝的市值為154億美元,股價從2019最高點下跌了24%,為21.11美元/股。


一年多前,愛奇藝在美股上市的那個夜晚,創始人龔宇稱愛奇藝要做的是「Netflix Plus」。Netflix(「奈飛」)是北美最大的視頻平台之一,市值達到1460億美元,2019年前三季度凈利潤為12.8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為89.6億元。

但龔宇認為奈飛提供的內容類型比較單一,「Netflix Plus」是要把「文學、漫畫、輕小說、網路遊戲、商城等內容通過IP的連接起來,形成一種『一魚多吃』」 ②,並在10年內搭建出一個藍圖,實現迪士尼的基本商業模式,建立一個線上娛樂帝國。

一年多過去了,愛奇藝的市值不及奈飛的九分之一。

2018年10月,《奈飛文化手冊》在國內出版,龔宇為其作序。在序中,龔宇寫道,「也許你在不同的行業……但是大的道理都是相通的,一家成功的企業一定擁有大家普遍認可的企業價值觀。」

可惜那八條管理企業的準則,沒有告訴龔宇如何留住中國的會員。

作為世界最大的流媒體平台之一,奈飛在超過190個國家擁有1.58億訂閱用戶。其會員分為「基礎」、「標準」和「高級」三種,價格分別為60、90、120元左右每月,是愛奇藝會員價格的3-5倍左右。

奈飛沒有進入的幾個國家中,就有中國。由於中國人口基數大,截止到今年9月,愛奇藝的會員數量也超過1億,同比增長31%。來自會員的收入貢獻了總收入的一半以上,達到37億元。龔宇特意在財報中指出這一點,暗示愛奇藝的好勢頭。

但仔細分析用戶構成可以發現,愛奇藝面臨著無法「走出去」的困境。

儘管美國本地依舊是奈飛最大的市場,但其國際用戶的數量是國內的1.5倍,且增速超過本土市場,貢獻了超過一半的營收。

除了英文作為國際語言擁有更多受眾的原因,愛奇藝並沒有製作出能夠走出東亞文化圈,引起國際觀眾喜愛的內容。最新的動向是,愛奇藝和馬來西亞一家媒體品牌展開合作。


如何尋找「爆款」?

奈飛的創始人里德·哈斯廷斯,和龔宇一樣是個理科生。哈斯廷斯是斯坦福的計算機碩士畢業生,比龔宇大8歲。1997年,當哈斯廷斯創辦奈飛的時候,龔宇剛從清華大學自動化系獲得博士學位不久。

奈飛是哈斯廷斯的第二次創業。那時DVD剛剛興起,哈斯廷斯抓住了機會,開始DVD的租賃業務。這個業務持續多年,並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是奈飛的主營業務。2002年,奈飛上市,2005年日均寄送DVD數量達到了100萬張。

奈飛隨著網際網路技術成長。2007年,當在線播放高幀率電影成為可能時,奈飛開始了線視頻的業務。2010年,其流媒體業務發展迅猛,奈飛成為了承擔北美夜間流量的王者。

也是在這一年,經歷了第一次創業失敗、被搜狐收購,後在搜狐任職多年的龔宇也開始了自己的第二次創業——愛奇藝。

雖然愛奇藝比奈飛晚誕生了13年,但在創業的內容上,龔宇並沒有落後太多。

和奈飛沒有廣告、營收只靠會員收入不同,直到上線一年後,愛奇藝才開始付費會員制度。想要吸引用戶,就要有好內容。2011年,龔宇斥「巨資」買下了《變形金剛3》的獨家網絡版權,以線上付費的方式播出,但是效果卻不盡如人意。

奈飛則日益精進自己的原創內容製作,包括電視劇,電影,喜劇節目和紀錄片等。奈飛的第一個原創劇集是2013年上線的《紙牌屋》,第一季的豆瓣評分為9.2。

在沒有開始製作自己的網絡電影前,奈飛就是很多獨立電影的發行方,這為其日後製作小成本的優質電影和紀錄片做了準備。前段時間在中國引發廣泛討論的《美國工廠》,就是由奈飛發行出品。

另一面,早在2014年,龔宇就斷言電影院是一定會被消滅的,並提出了「網絡大電影」的概念。5年多過去了,中國網絡電影的質量卻依舊堪憂。各大平台為了爭奪網絡電影播放權,也提出了不同的分帳模式的方案,比如按照播放量給製作方分成。

根據《2019年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2018年新上線網絡電影1523部,同比下降19.5%。頭部效應依舊明顯,2000 萬以上播放量的電影有 22 部,100 萬以下播放量的電影有872 部。

從《變形金剛》開始,這麼多年龔宇一直沒放棄尋找「爆款」的夢。但他意識到,真正優秀的製作團隊還是聚集在院線電影上。

龔宇並不是沒意識到好內容的重要性,只是他了解到一個播放平台能力的有限。他其實不想做奈飛,他想做線上迪士尼。可是能夠帶動漫畫、遊戲、商城等「一魚多吃」的IP卻遲遲不能出現。

今年,愛奇藝推出了「原創電影計劃」,決定與製作方和院線展開合作。

根據「鈦媒體」的報導,入選原創計劃的項目,製作方將獲得線下製作費的15%作為利潤。同時,愛奇藝還將把中國大陸地區院線發行可分配票房收入的一部分,最高可達到20%獎勵給製作方。

而奈飛和院線的鬥爭還在繼續。入圍奧斯卡的電影《愛爾蘭人》,在奈飛和院線長達數月的談判後,院線上映26天後就在奈飛上線。

除了積極爭取減少「院線窗口期」,奈飛還希望他們的自製電影可以在國際各大獎項中參評。2019年,奈飛的製作投入達到了150億美元。好萊塢大片《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的製作成本為3.6億美元,其野心可見一斑。而據外媒報導,2020年,奈飛將有10部自製的電影在院線播放。


相似的困境

但奈飛的「任性」也有限度。


無論是在美國還是中國,奈飛和愛奇藝都處在焦灼的競爭中,他們面對的,是同樣的、價格敏感度極高的消費者。

在北美及全球範圍,Hulu, HBO,Amazon Prime,11月上線的Disney+,以及即將上線的Apple TV+,都是奈飛實實在在的威脅。

HBO是美國知名的有線電視台,背靠華納影業,2018年在全球擁有1.4億的付費用戶。

所有娛樂產業人心中的目標「迪士尼」,也下場加入流媒體大戰,在今年11月推出了自己的平台。不僅如此,迪士尼還收購了訂閱量僅次於奈飛的Hulu和多家電影製作公司。

儘管奈飛的150億美元擁有優勢,Amazon和蘋果計劃投資各60億美元,Disney+將投資10億美元,Hulu將投資約25億美元在原創內容上。

而在國內,愛奇藝、優酷和騰訊視頻分別背靠中國網際網路三大巨頭。在投入大量資金進入原創內容的過程中,用戶數量並沒有得到明顯的增長,三家視頻網站依舊處於虧損狀態。2018年,三家視頻網站的總虧損額達到190億元。

第二梯隊的芒果TV已經實現了盈利,B站雖然仍在虧損,但是2019第三季度總營收達18.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2%,超出市場預期。他們都是愛奇藝背後虎視眈眈的威脅。

為了提供高質量的劇作,不得不加大投入,但是投入的高成本如果沒有帶來訂閱量的增加,平台方不得不提高會員價格。在替代品居多的市場,每次漲價都成為視頻平台的一次「生死戰」,平台內容的質量和用戶黏性面臨直接的挑戰。

2011年,奈飛的訂閱量出現大幅下降,原因就是奈飛提高了會員單價。今年初,奈飛再次漲價,第二季度用戶增長只有270萬,遠低於預期的500萬,市值瞬間縮水170億美元。但是奈飛還是熬過了這次危機,第三季度,用戶增長677萬,雖然沒達到預期的700萬,但同比呈上升趨勢。



根據美國數據分析機構eMarketer的預測,在未來幾年裡,儘管奈飛的用戶數量會上升,但是人均花在奈飛的時間將會減少。在各個平台的夾擊下,奈飛的神話能否繼續,還是個疑問。

雖然愛奇藝沒有直接漲價,但愛奇藝和騰訊同步推出的「超級點播」活動依舊是一顆炸彈。

雖然不知道這是某個平台先提出,另一個平台保持一致的行為,還是兩個平台共同商討的後果,但他們都太急了。在沒有不可替代的內容優勢前,就忙著賺用戶的錢,只能招致消費者的反感,並讓他們開始消極地對抗。

「爆款」可以吸引用戶,但真正留住用戶的,還是穩定的優質內容輸出。這一次,愛奇藝太依賴「爆款」了。


注釋:

① 澎湃新聞,《愛奇藝副總裁回應慶餘年超前點播爭議:初衷是想滿足多元需求》

② 環球網,《愛奇藝成功在美國IPO 龔宇稱要做「Netflix Plus」》

參考文章:

①The Verge,《Netflix will release 10 fall films in theaters, well ahead of theirstreaming debuts》

②TheMotley Fool,《Netflix'sMarket Share Is Shrinking, but It's Still the King of Video Streaming》

③eMarketer,《In the US, Netflix Grabs the Most Attention, but Its Reign Will BeChallenged》

④Wikipedia

⑤鈦媒體,《愛奇藝失去漫威,龔宇「自救」丨鈦媒體深度》

⑥南方都市報,《會員把騰訊、愛奇藝告了》

⑦燃財經,《視頻網站為何「吃相難看」》

⑧《2019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


* 頭圖購自視覺中國



嚴正聲明:「商業人物」所有原創文章,轉載均須獲得「商業人物」授權。一切形式的非法轉載,包括但不限於盜轉、未獲「商業人物」授權通過第三方轉載行為,均屬侵權行為,「商業人物」將公布「黑名單」並追究法律責任。「商業人物」只願與尊重智慧財產權的機構進行合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