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樂器 黃鐘大呂

人民網湖北頻道 發佈 2020-01-28T10:23:38+00:00

然而作為「八音」之首的「金」,即青銅樂器,在考古發掘中有較多的發現,極大地推動了對古代音樂史的研究,也使我們得以走進古代音樂藝術的殿堂。源流二里頭文化時期,青銅樂器僅發現銅鈴。幾件銅鈴均體型較小,器壁較薄,鈴體上窄下寬,橫斷面為合瓦形,一側有扉棱,舞面為平面,上設有橋形鈕。這些銅

《禮記·樂記》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通過各種類型、樣式和風格的樂器及音樂,我們可以了解當時人民的生活、習俗和文化。

中國早在青銅時代,音樂文化就已經相當昌盛。中國古代樂器有所謂「八音」,即金、石、絲、竹、土、革、匏(páo)、木。其中絕大多數材質容易朽蝕,難以保存。然而作為「八音」之首的「金」,即青銅樂器,在考古發掘中有較多的發現,極大地推動了對古代音樂史的研究,也使我們得以走進古代音樂藝術的殿堂。

源流

二里頭文化時期,青銅樂器僅發現銅鈴。幾件銅鈴均體型較小,器壁較薄,鈴體上窄下寬,橫斷面為合瓦形,一側有扉棱,舞面為平面,上設有橋形鈕。這些銅鈴出土時,鈴體皆被數層織物包裹,鈴舌為玉質,保存完好。鈴、舌金玉相配,可見在當時為極其珍貴的物品。

商、西周的青銅樂器主要有鐃(náo)、鍾、鎛(bó)、鼓等。當時的青銅樂器與商周禮制密不可分,在國家舉行祭祀、征伐、宴饗等儀式時,都有樂舞相伴,並有嚴格的禮樂制度。在「無禮不樂」「無樂不禮」的禮樂制度下,樂器的形制、演奏及曲目都要合乎禮節。

春秋戰國時期,青銅樂器的使用更加廣泛。這一時期,各路諸侯崛起,他們無視周王室的權威,僭用超越自己爵位等級規定的樂舞,使得春秋戰國時期的音樂文物登上了中國青銅樂器的歷史巔峰。各種青銅樂器琳琅滿目,異常豐富,還新增錞(chún)於、鉦(zhēng)、句鑃(gōu diào)、鐸(duó)等軍樂器和宴饗樂器。

戰國末期,青銅時代走向終結。秦漢之後,先秦宮廷鐘磬樂懸基本消失殆盡,青銅樂器逐漸走向衰落。不過,西周的禮樂制度仍影響著中國社會。如山東章丘洛莊漢墓出土的大量樂器,展現出漢初音樂生活的生動圖景,為我們提供了研究古代音樂史的新課題。

分類

鈴、鐃、鐸

鈴(圖⑦)形體通常較小,通高多在10厘米以下,在腔內系一遊動的鈴舌, 搖動鈴體與舌撞擊以發聲。西周中期以後,已有大小相次數件編組的編鈴。

鐃(圖⑨)是商晚期與西周早期的一種青銅樂器,外表似鈴但較大。據文獻記載,鐃一是用於軍旅,二是用於祭祀和宴饗時配合其他樂器擊打節拍。鐃表面的紋飾與銘文皆以柄所在方向為正,可知鐃在使用時,口是向上的。北方系統的鐃一般是小型的,應在中空短柄中接續木柄,手執敲擊發聲,多編列成組,稱為編鐃。南方系統的鐃主要出土於湖南、江西、江蘇、浙江和福建,體型高大厚重,應當是插在座上敲擊的。

鐸(圖⑩)與鈴相似,也是有舌青銅樂器。不同之處在於,鈴懸掛使用,鐸則裝有木把,手持搖振,使鐸腔內的金屬舌撞擊鐸體發聲。

鍾、鎛

鍾(圖④)體兩側尖銳,橫截面為合瓦形,用木槌敲擊或木柱撞擊發音部位以發音。青銅鐘包括三種不同的形制:甬鍾、鈕鍾和鎛。甬鍾側懸,鈕鍾直懸,鎛為平口,在音樂和音響性能上各有特色。青銅編鐘在西周早、中期通常是一套三件或四件,到春秋早期增加到一套八件為常制。春秋晚期淅川下寺出土的王孫誥編鐘,數目達到26件。

目前所見規模最大的一套編鐘,是戰國時期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的65件分三層懸掛的編鐘。鍾架、鍾鉤、鐘體上共有3755字銘文,內容為編號、記事、標音和樂律理論,銘文多數錯金。整套編鐘低音渾厚,中音圓潤,高音清脆,音域寬廣跨五個半八度,中心音域內十二個半音齊備,一鍾雙音,可以旋宮轉調。曾侯乙編鐘的出土改寫了世界音樂史。

鉦、句鑃

鉦(圖⑤右)、句鑃(圖⑤左)主要盛行於春秋戰國,是兩種形制相近的樂器,一般把口沿較平、僅兩銑侈出的稱為鉦;把口沿內凹、腔體更寬闊的稱為句鑃。前者多用於軍旅,後者主要用於祭祀宴饗。

錞於

形制上大下小,淺盤、平口、束腰,下體收斂。上有鈕,應是懸掛在架子上使用,打擊而發聲(圖⑧)。

銅鼓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流行於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銅鼓。出土數量甚多,平面曲腰、中空無底,到清末才完全停止鑄造。一類是用銅仿製的木腔皮面大鼓(圖⑥),重要的標本有兩件,一件流落日本,為雙鳥饕餮紋銅鼓;一件藏於湖北省博物館的崇陽銅鼓。從銅鼓凝重的造型、簡樸的紋飾等形制特徵來推斷,崇陽銅鼓較之日本收藏的雙鳥饕餮紋銅鼓更古樸。

樂器不僅講述了不同歷史時期的音樂文化和科學技術,還承載了當時社會的風土人情、信仰、道德與嚮往。在已經逝去的青銅時代,在宮廷的祭祀中、莊重的宗教禮儀中、盛大的軍陣中、歡樂的宴饗中,我們都能聽見樂音的迴蕩,看見種種樂器的身影。而在文化飛速發展,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觀賞精美的鈴鐸鼓磬,聆聽莊嚴的黃鐘大呂,仍能給予我們一份寧靜致遠的沉穩,一些與古為新的靈感,一股砥礪前行的力量。

(作者為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本報記者范昊天整理。圖片由湖北省博物館提供)

版式設計:張丹峰

《 人民日報 》( 2020年01月28日 06 版)

(責編:周倩文、張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