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的五味與四氣是什麼,你知道嗎?

人衛文化傳播 發佈 2020-01-28T10:30:18+00:00

比如熱病用寒性藥來治,寒病用熱性藥來治,體虛用補藥,病實用瀉藥,都是利用藥物的偏勝來調整病體的偏盛偏衰,也就是以偏救偏,使歸於平,此即《內經》所說 「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調其氣使其平也」的意思。

研究藥物當以功效為主,然而,更重要的一面,是必須研究其藥理作用。中醫對於藥理的研究,採用陰陽、五行學說來區別藥物的性能,分為氣和味兩大類。疾病的產生,不論外因或內因引起,均使體內臟氣偏盛偏衰,因藥物的氣味也各有偏勝,故可借藥物的偏勝之氣來糾正病體的偏盛偏衰。比如熱病用寒性藥來治,寒病用熱性藥來治,體虛用補藥,病實用瀉藥,都是利用藥物的偏勝來調整病體的偏盛偏衰,也就是以偏救偏,使歸於平,此即 《內經》所說 「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調其氣使其平也」的意思。

1.氣

藥性的氣分為四種,即寒、熱、溫、涼。四種之外,還有平氣。所謂平氣,實際上仍然偏溫或偏涼,不過性質比較和平不太顯著而已,故一般稱為四氣。

寒、熱、溫、涼四種不同的藥性,可以分作兩面來看,熱性和寒性是兩個極端,溫次於熱,涼次於寒,故細緻地說,有寒性藥、涼性藥和熱性藥、溫性藥,也可簡單地說成寒涼藥和溫熱藥。把藥物分為四氣,是就藥物作用於人體所引起的各種反應中歸納出來的,也是藥物性能的概括。例如石膏、知母等能治療熱病,便知其有寒涼性質;附子、肉桂等能治療寒病,便知其有溫熱性質。也就是寒性和涼性藥,具有清熱、瀉火作用;熱性藥和溫性藥具有祛寒、回陽作用。

使用藥物必須先明四氣。所說的寒涼和溫熱,如果用陰陽來歸納,寒涼藥便是陰藥,溫熱藥便是陽藥。我們知道陰陽是辨證的綱領,陽勝則陰病,陰勝則陽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陰虛則生內熱,陽虛則生外寒,這一系列的症候,治療的大法就是陰病以陽藥治之,陽病以陰藥治之,療熱以寒藥,療寒以熱藥,陰虛滋其陰,陽虛扶其陽。倘然只顧功效,忽視四氣,治熱以熱,不啻火上添油;治寒以寒,無異雪上加霜。前人曾說:「桂枝下咽,陽勝則斃;承氣入胃,陰盛必亡。」這不是桂枝湯、承氣湯的過失,而是不明兩方的藥性所造成的不良後果。



2.味

味分五味,就是酸、苦、甘、辛、咸。前人通過親自嘗試的辦法辨認藥味,在長期實踐中逐漸認識到藥物具有各種味道,因而具有各種不同的性能,《內經》所說的辛散、酸收、甘緩、苦堅、咸軟,便是把五味的作用進行了歸納。在這基礎上,前人又補充為:辛味能散能行,酸味能收能澀,甘味能補能和,苦味能燥能瀉,鹹味能軟能下。具體地說,凡是辛味藥如紫蘇、麻黃等均能發散表邪,香附、豆蔻等均能行氣寬胸;酸味藥物如石榴皮、五倍子等均能收斂固腸,山萸肉、五味子等均能止脫澀精;甘味藥如黃芪、熟地等均能補益氣陰,甘草、紅棗等均能補虛緩中;苦味藥如黃連、黃柏等均能瀉火燥濕,大黃、蘆薈等均能瀉熱通便;鹹味藥如海藻、昆布等均能消痰軟堅,玄明粉等均能潤腸瀉下。此外,另有淡味藥如茯苓、通草等有滲濕利尿作用,合而為六,但由於淡非顯著味道,一般仍稱五味。

五味與五行的配合是:酸屬木、苦屬火、甘屬土、辛屬金、咸屬水。因而五味與五臟的關係是: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腎。然而,五味和上面所說的四氣一樣,其性皆偏,它能調整髒氣的不平,也能傷害髒氣而造成疾病。例如辛走氣,氣病不能多用辛味;咸走血,血病不能多用鹹味;苦走骨,骨病不能多用苦味;甘走肉,肉病不能多用甘味;酸走筋,筋病不能多用酸味。又如:多用鹹味,血脈凝澀變色;多用苦味,皮毛枯槁;多用辛味,筋急爪枯;多用酸味,肌肉胝胸;多用甘味,骨痛發落。這是五味對於五臟生理的影響,不但藥治如此,即飲食調養,亦依此為準則。

五味與四氣一樣,亦可歸納為陰陽兩大類,即辛、甘、淡屬於陽,酸、苦、咸屬於陰。更重要的是藥物的性能系氣和味的綜合,每一種藥物都有氣和味,有的氣同而味異,有的氣異而味同。如同一溫性,有生薑的辛溫,厚朴的苦溫,黃芪的甘溫,木瓜的酸溫,蛤蚧的咸溫。又如同一辛味,有石膏的辛寒,薄荷的辛涼,附子的辛熱,半夏的辛溫。也有一氣而兼數味,如麻黃的辛苦溫,桂枝的辛甘溫,升麻的甘辛微苦微寒等。這種錯綜複雜的氣味,正所以說明藥性是多種多樣的。

藥物中有很多氣味相同,而效用截然不同,原因是氣味有厚薄,氣厚者浮,味厚者沉,味薄者升,氣薄者降,升、降、浮、沉是藥物作用的趨向,趨向不一致,效能便生差別。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是發散、沉是泄利的意思,升浮藥多上升而走表,有昇陽、發汗、上清頭目等作用;沉降藥多下行而走里,有潛陽、降逆、通利二便作用。不難理解,疾病的發生有在表、在里、在上、在下之分別,病勢也有上逆和下陷之不同,故欲求藥物使用得恰切,除了講求氣味之外,還要明白升降浮沉,並要懂得升降浮沉可以通過炮製來轉化。例如酒炒則升,薑汁炒則散,醋炒則收,鹽水炒則降,故李時珍說:「升者引之以咸寒,則沉而直達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則浮而上至巔頂。」


研究藥物的氣味和升降浮沉,總的說來是為了了解藥物的性能。我們認為研究中藥必須重視這一點,倘然只注意功效而忽視性能,還是不能真正的掌握藥物的功效。例如半夏、川貝、海藻同樣能祛痰,但半夏辛溫能化濕痰,川貝甘苦微寒能化熱痰,海藻苦咸寒能消痰核;又如黃芪、山藥、沙參同樣是補藥,黃芪甘溫用補氣虛,山藥甘平用補脾虛,沙參甘微苦微寒用補肺陰不足。這些藥物功效相似,但效果不同,主要因為性能有異的緣故。如不從這方面考慮,很可能遇到痰症便雜投祛痰藥;遇到虛症便雜投補虛藥,這是顯然不合乎治病求本的用藥法則的。

在這裡補充說明一個問題,方劑的組成同樣重視氣味,《溫病條辨》一書對所用的方劑大多指明氣味。例如銀翹散是辛涼平劑,桑菊飲是辛涼輕劑,白虎湯是辛涼重劑;還指出清絡飲是辛涼芳香法,清營湯是咸寒苦甘法,新加香薷飲是辛溫辛涼復法,清暑益氣湯是辛甘化陽和酸甘化陰復法,等等。學習方劑必須注意及此,不僅可以明確治療的方針,還能理解藥物組成方劑後的效用變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