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話復排《我愛桃花》楊蓉18年後首回話劇舞台表示「很過癮」

東方網 發佈 2020-01-03T10:48:22+00:00

今天下午,由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製作出品的話劇《我愛桃花》舉行媒體探班,一探這部富有恆久魅力的話劇的復排版真容。2010年,導演何念全新結構《我愛桃花》,由梅婷、尹鑄勝、楊皓宇出演。

  

  東方網1月3日消息:兩男一女,因為「會錯了意」引發的三角糾葛,故事穿越古今,引出一個亘古不變的兩性情感話題:「我要的是巾幘,你卻給了我一把鋼刀」,是會錯了意的誤會,還是誤會之下的人之本性?今天下午,由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製作出品的話劇《我愛桃花》舉行媒體探班,一探這部富有恆久魅力的話劇的復排版真容。

  《我愛桃花》出自金牌編劇鄒靜之之手,也是他的話劇處女作,劇情取材於明代崇禎年間刊行的擬話本小說集《型世言》。全劇由一個戀人間會錯了意的誤會起因,用寓言的形式演繹了一個「戲中戲」——現代的劇團排演古代的故事,男女主演因為對於劇中情人關係的爭論而排不下去。

  該劇至今已上演十餘年,累計演出二百餘場。2010年,導演何念全新結構《我愛桃花》,由梅婷、尹鑄勝、楊皓宇出演。時隔十年,此次由楊皓宇接下導筒,擔任復排導演,楊蓉、張羴、王佳寶擔任主演,該劇是2020年上話大劇場的開年之作,將於1月16日-22日、1月31日-2月9日在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藝術劇院跨年獻演。

  在探班現場,三位演員分別身著在排練時的日常服飾與戲服,演出了一古一今兩個片段,將劇本中古今穿越、蝶夢莊生的戲中戲概念提前曝光。兩男一女,因為「會錯了意」引發的三角糾葛,古代片段在討論「到底該『殺』誰」,回到現代的場景,包含的卻是時下兩性情感的痛苦與糾結,隨後主創也分享了他們的創作經歷。

  何念的《我愛桃花》最微妙的在於意境的傳達,將「我」放進自己生活的電影里。何念至今已經執導了舞台劇《武林外傳》《杜拉拉》《資本·論》、電影《21 克拉》等多部佳作,因其作品的內核貼近觀眾,曾被冠以「何式話劇」、「何念現象」。他強調了《我愛桃花》這部劇中演員的重要性,他希望每位演員演繹出自己的內容,全新的陣容能把好的戲帶到年輕觀眾裡面。

  導演楊皓宇在2010版何念執導的《我愛桃花》中飾演張嬰,並因這一角色獲得「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獎」、「佐臨話劇藝術獎」最佳男配角。楊皓宇飾演的張嬰喜感十足,他表示這個角色對他影響頗深,是從喜愛喜劇到熱愛喜劇的一個轉折點。楊皓宇表示,相比做演員,做導演是一件「好難」的事,「做演員比較單純,把導演的意圖執行到位,把人物詮釋好就可以了,但做導演卻是千頭萬緒。」

  排練過程中,楊皓宇將自己的演出經驗帶入執導過程,幫助演員一再琢磨戲中戲的人物狀態,相比其他兩位主演,他也顯然對今年的「張嬰」王佳寶投入了更多心血,而且稱讚他「張嬰勝於張嬰的苗頭已經出來了」。

  《我愛桃花》戲中戲的結構,需要演員在唐朝的故事和現代生活之間迅速轉換情緒,對演技要求極高。其中,唐朝部分需要演員的表演中帶有戲曲的韻味,為此,飾演張妻的楊蓉每天駐紮在排練廳訓練戲曲身段、對戲、對詞,從早晨十點到晚上十點,期間不時地與導演探討每一段戲所需要的情緒,每句台詞的抑揚頓挫。

  《我愛桃花》是楊蓉18年後首次回歸話劇舞台的作品,對此,她表示,壓力不小。「話劇表演對我來說,是一個打碎重塑的過程,《我愛桃花》很經典,時隔10年後回歸,我們需要考慮,到底要給觀眾看什麼。」楊蓉表示,相比影視作品,話劇這種不能「NG」的舞台藝術具有更大的挑戰性,而自己也希望能藉此實現演技的突破。「一樣的台詞,不一樣的人、在不同的情緒下念出來會有不一樣的效果,這種感覺很過癮。」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