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植物防腐劑成了騙子的高發地帶,誰之過?

青眼 發佈 2020-01-03T10:49:32+00:00

「有毒」的Euro-Napre該文章指出,其檢測的一款來自韓國某公司的天然植物防腐劑Euro-Napre,「實際有效殺菌成分是銀離子,宣稱的秦椒果提取物、朝鮮白頭翁提取物、須松蘿提取物等天然有機成分含量極低,是一款虛假植物防腐劑。並且其中的銀離子成分極有可能是化妝品原料名錄以外的

「唯成分論」埋下的惡果。

文|菠蘿 椰子灰

原料造假在化妝品行業已經成為一種常態,而今天(1月3日),隨著「略懂先生V」的《扒皮植物防腐劑:Euro-Napre秦椒果白頭翁須松蘿含違禁[X]化銀》(下稱「扒皮植物防腐劑」一文)在業內工程師群體中刷屏,植物防腐劑摻假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

「有毒」的Euro-Napre

該文章指出,其檢測的一款來自韓國某公司的天然植物防腐劑Euro-Napre,「實際有效殺菌成分是銀離子,宣稱的秦椒果提取物、朝鮮白頭翁提取物、須松蘿提取物等天然有機成分含量極低,是一款虛假植物防腐劑。並且其中的銀離子成分極有可能是化妝品原料名錄以外的違禁物質。」

▍「扒皮植物防腐劑」一文中Euro-Napre的成分構成

值得注意的是,文章提到,這一違禁物質很有可能是氰化銀鉀或者硝酸銀。而氰化銀鉀是一種工業殺菌劑,不僅沒有被列入化妝品原料名錄,更是《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中規定受公安部門管制的有毒危險品。

此文一出,激起千層浪。「賣假貨就罷了,這是赤裸裸的下毒啊」「太險惡!」「不能容忍行業的害群之馬」,而在文章留言中,有不少業內工程師表示曾經用過這款原料並檢測出銀,也去質問過原料供應商,但最終不了了之。

有工程師告訴青眼,大部分中小品牌或者成品廠家實際上對原料造假並不知情,「即便檢測出銀離子,在不知道還可能含有氰化物的情況下,會覺得這不是什麼大事也就得過且過了,可能不會去追究。」

「這款韓國原料是流傳最廣的」, 上海蔲薇化妝品有限公司CEO董義偉告訴青眼,大概3-4年前這一「純植物防腐劑」在中國市場出現並迅速被炒熱。青眼通過某成分APP查詢到,目前使用Euro-Napre的美妝品牌不少,包括春雨等韓國品牌,也包括芳草集、U牌、八韻草、麗普司肽等眾多本土品牌。

▍截自某成分APP

「混合物原料一張PPT全搞定」

但除了扒出「有毒」的天然植物防腐劑Euro-Napre,「略懂先生V」還在近期先後針對植物防腐劑做了一系列「扒皮」,包括《KidsBliss柑橘提取物如何殺菌?答:酸死它們》《亮肽-明串球菌/蘿蔔根發酵物,警惕水楊酸過敏和標籤法規風險》《WaterWipes的葡萄柚籽提取物長了苯扎氯銨》。

這些文章分別曝光了柑橘提取物、亮肽-明串球菌/蘿蔔根發酵物和葡萄柚籽提取物等號稱天然植物防腐劑的原料,被某些原料商摻假,變著花樣添加成分表上無明確標識的苯扎氯銨等用作實質上的殺菌成分,以混淆視聽,給消費者留下「純植物防腐劑」「天然安全」的印象。

總結來看,這些虛假植物防腐劑有二宗罪。一是把殺菌劑如苯扎氯銨等摻進植物提取物,再把摻假的植物提取物做精配方;二則是像被扒皮的Euro-Napre一樣添加違禁物質。

另一方面,在「扒皮植物防腐劑」一文發出後,有工程師表示,曾經見過其他韓國植物防腐劑的數據幾乎和Euro-Napre一模一樣。據其介紹,該植物防腐劑名為Natrol plant,在與其他公司抗菌劑的比較上以及安全性評估等多方面數據對比上,與Euro-Napre的各項數據相差無幾,看起來更像是來源於同一份PPT。「混合物原料在化妝品行業絕對是騙子的高發地帶,整個流通環節包括很多廠家都沒有分析手段,一張PPT全搞定。」

▍Natrol plant與Euro-Napre的評估數據對比(受訪工程師提供)

上海市質量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正高級工程師顧宇翔向青眼透露,「目前防腐劑檢測的標準和文獻基本都是針對一種或多種成分明確的物質,有少數方法可以檢測植物提取物中的一系列特徵性物質,但具有防腐功效的提取物的組成通常比較複雜,難以用其中某個成分的含量來判定是否用了該植物提取物,以及用了多少。目前也很少有研究植物提取物防腐效果和其所含的系列特徵性組分的量之間相關性的文獻報導。」

同時他表示,現行的檢測技術大多是需要知道待檢測的物質才行,「盲測」還處於機構的研究試驗階段,沒有在日常監督抽查中推廣使用。也就意味著,類似於Euro-Napre這樣的違規原料,日常檢測並不能發現其存在的問題。

董義偉認為,正因為如此,化妝品生產企業在對待原料時要極具分辨力才行,然而「之前大家為了規避風險,都寧可選擇高價的國外原料,沒想到國外原料也有問題」。

在上海康美國際生化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淀華看來,原料造假這種「掛羊頭賣狗肉」的行為,可能不僅違反了化妝品相關法律法規,還可能觸犯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及產品質量法。

據產品質量法第四十九條:生產、銷售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產品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並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的產品,下同)貨值金額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條: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並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植物防腐劑都是假的」

上海伽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項光剛介紹:「據我們的開發經驗,植物天然來源具有殺真菌的成分,要麼味道非常大,且不穩定,要麼極其難溶,要做到透明無味水溶,真是技術牛上天了。」

項光剛表示自己或了解或參與了國內外幾十年植物提取相關研究,在他看來,做一款適合應用到配方中的純植物防腐劑,這是世界性難題。

另一位在防腐這一塊有著較深造詣的業內人士,也持相似觀點。他告訴青眼,植物防腐一直以來都是研究的熱點,植物提取物在防腐上的確是有大量文獻證明其功效的,比如植物精油、金銀花提取物。但是由於自身有較大味道,多為油溶性,跟化妝品配方的配伍性不強,所以並不能很好的實際應用。目前在食品領域倒是有所應用,但在化妝品行業,暫未發現有能媲美傳統防腐劑的植物提取產品。

不少受訪工程師表示,目前市面上所有配伍性完美的自稱植物防腐劑的原料都是虛假的。聯合微粉市場總監王若文表示,一方面一些媒體頻繁宣傳傳統防腐劑缺點,同時宣揚天然植物安全溫和等好處,誤導了消費者;另一方面自身創新能力不強的品牌商要找噱頭來提升自己的身價,就會走些旁門左道。董義偉則認為,「國內對成分的苛刻程度可謂世界之最,導致大小品牌都會努力迎合國內市場。為了成分好看,許多工廠也就開始弄虛作假。」

而在項光剛看來,該事件的後續影響還在於,「即使以後技術進展,能夠研發出真正意義上的植物防腐劑,對於原料商來說後期銷售教育客戶,檢測的成本也會大大提高。」

相比以往被扒皮的「植物防腐劑」添加苯扎氯銨、水楊酸,這次的硝酸銀甚至氰化銀鉀(註:該說法是基於作者「略懂先生V」的結論)的添加,可謂性質更為惡劣,對行業的傷害也更大。有受訪的工程師呼籲,對此款原料不甚了解的微商品牌甚至是一些有名氣的品牌方,能夠慎重對待這件事,並且短期內不要再嘗試宣稱植物防腐劑的原料。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