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造像 | 緣起,探究佛教美學

海派玉說 發佈 2020-01-28T11:33:21+00:00

在眾多藝術門類里,唯獨佛像會讓人恭敬地說一聲「請」。佛教造像的魅力一直吸引著無數國人的視線,其不但體現出極高的藝術價值,也為忙碌之餘的人們帶來難以值遇的精神境界。造像藝術隨著佛教傳入中國,與之一起歷風雨,共興衰,以其旺盛的生命力頑強的發展,終成為人類藝術寶庫中的精品,也為佛教的傳


佛像是中國人接觸最廣、最久的雕塑藝術,支撐著古代中國的整個雕塑體系。在眾多藝術門類里,唯獨佛像會讓人恭敬地說一聲「請」。佛教造像的魅力一直吸引著無數國人的視線,其不但體現出極高的藝術價值,也為忙碌之餘的人們帶來難以值遇的精神境界。

像藝術隨著佛教傳入中國,與之一起歷風雨,共興衰,以其旺盛的生命力頑強的發展,終成為人類藝術寶庫中的精品,也為佛教的傳播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

它對於中國傳統藝術的影響,在於極大的推動了傳統造像的技巧和風格上的前進,大大的豐富了其內容體裁,場面由小至大,由個體到群體畫面。而且,從現在我們所能獲得的具有高度代表性的藝術作品,不論是雕刻,或是繪畫,絕大部分是來自佛教的淵源,太虛大師有言:「在中國固有之美術、惟圖畫、音樂等,至於雕刻、塑像等則肇於佛徒,後來漸成普及。」

脅侍菩薩彩塑 莫高窟

毗盧洞文殊全身像



佛教美學

教美學屬於宗教範疇,不能簡單地用世俗美學的觀點去看待它。佛教美學有自己的基本立場獨特的範疇,有隻屬於自己的審美對象和表達內容。雖然,佛教美學與佛教藝術美學並不是一回事,但是佛教美學對佛教藝術美學的主導作用是不可否認的。

任何一種美學,都有一個基本立場與理想假設,作為建構美學體系的出發點和前提,佛教美學也不例外。佛教美學的基本立場建立在對現實生活的否定態度之上。佛教認為,人間一切醜惡與痛苦源於肉體生命的慾望,即七情六慾,其中尤其以貪、瞋、痴最為惡劣。正是慾望使人生成為痛苦的過程。佛教的義理就是啟發人們的智慧和覺悟,擺脫苦海從而達到清靜美妙的理想世界——「涅槃」。由無形到有形,由抽象到形象,這是佛教「涅槃」理想鮮明的演化軌跡


佛論實體

何一個美學流派,都有自己特殊的理論範疇,佛教美學當然不例外。然而,佛教美學範疇既不能與西方美學範疇相對應,也很難與中國古代美學範疇相互詮釋,它們有自身的意義,但又與其宗教義理渾然一體而不能獨立存在。

首先,「妙」。「妙」在佛教典籍中使用頻率極高,是佛教極其重視又非常喜愛的一個概念,也是佛教美學的基本范佛疇之一。它被廣泛地運用於對佛事、佛法、佛學義理、佛論實體、佛理境界以及虛構的理想世界的審美肯定,它無法用理性思維把握,其內容很難用語言表述,表現出佛教美學與世俗美學的根本不同。

其次,「圓融」。 「圓」是佛教經典中最常見的詞彙之一。「圓」在佛教美學中有特定涵義,主要表達佛性、涅槃的圓滿周遍,是一切具足的意思。從本體論的角度,「圓」所表達的是無礙,是整個世界的現象與本質之間,無障礙、無矛盾、無分別的境界。

雲岡八窟供養菩薩像

雲岡八窟合掌露齒菩薩像

第三,「莊嚴」。佛教義理對「莊嚴」的使用和解釋,意義較為複雜。「莊嚴」範疇中最重要的也就是對佛教造像藝術影響最大的含義是對佛陀身體與相貌的讚美,所謂「身相莊嚴」。這不是講佛陀功德,也不是說佛陀的容貌,而是形容佛陀所具有的美好的身體與相貌,這與平常形容人物的相貌莊重嚴肅完第全不同。總之,作為嚴格意義的美學範疇的「莊嚴」,是盡善盡美、十全十美的意思,是指完全達到理想境界。


藝術審美

術與審美之事一旦用來事佛,便具有了神聖的價值。在諸項佛事中,有一項被稱為「供養」,即對佛、法、僧,特別是佛和菩薩的供奉。古代印度人推崇人的形貌美,人體的各個部位都有理想的標準,後來漸漸形成所謂「三十二相好」,後來佛家將其用於佛造像。

我國的佛教是從印度傳入,佛教造像早起產生於石窟,其形象大都保留著印度人物的形貌特徵,服飾造型則以側露右臂和裸露胸膛的印度傳統式披肩裝扮。對於普通的佛教信徒而言,更覺熟悉和親切的是菩薩。而且,菩薩的塑造又沒有「三十二相」的束縛,所以菩薩的形象要比佛的形象更多樣化,更帶世俗性。

彌勒菩薩立像

人間化,就是所謂的世俗化。把天上的佛、菩薩都世俗化,從神話走入人們生活當中,就是中國佛教題材和造像史上的一大特色。任何藝術都受到當時社會生活的影響和制約,這些佛像是古時匠人血汗和智慧的結晶,也是歷史留給後人極其珍貴的藝術遺產,同時更是體現了佛教造像審美的現實性和藝術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