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猜度曹操心思的人傑,一個受冷落,一個得重用,原因在這

騷客文化 發佈 2020-01-03T13:52:39+00:00

他們吃的是聰明飯,伺候的是同一個主子。高祖楊震、曾祖楊秉、祖楊賜、父楊彪四世歷任司空、司徒、太尉三公之位,與東漢末年的袁氏世家並駕齊驅,聲名顯赫。

楊修與司馬懿都是聰明人。

他們吃的是聰明飯,伺候的是同一個主子。

而且,他們出身高貴,都是名門的後代。

楊修祖先楊喜,漢高祖時追隨劉邦封侯。

高祖楊震、曾祖楊秉、祖楊賜、父楊彪四世歷任司空、司徒、太尉三公之位,與東漢末年的袁氏世家並駕齊驅,聲名顯赫。

司馬懿也不示弱,他的高祖父司馬鈞為漢安帝時的征西將軍,曾祖父司馬量為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守,祖父司馬儁為潁川(今河南禹州)太守,這些都是省長一類的大人物。父親司馬防更是不簡單,身為京兆尹,這可是北京市長的級別。

好出生不能代表好命運。

因為他們的性格不同,人生的命運也大徑相庭。

因為他們為人處事的風格卻不一樣,促成了他們的各各不同的人生。


一、事事明白曹公意,引發主人不快


楊修在三國時曹操的手下當主薄,是曹公的大秘書。

「是時,軍國多事,修總知外內,事皆稱意」。這是史書對這位大秘書的評價。

楊修的聰明是被歷史承認的。

楊修的聰明表現在一點不內斂,總是在顯擺,這便給他以後的噩運埋下了種子。

當年,曹操曾經從曹娥碑下路過,楊修跟隨著他。

碑的背面寫著:「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八字。


曹操左思右索,不得其解。

楊修一看便知,胸有成竹要解析。

曹操制上了他:「你先不要說出來,讓我想一想。」

走了三十里路,曹操才說:「我已經想出來了。」

並把想好的意思寫在紙上。

然後叫楊修把寫出自己的理解。

楊修寫好後,展示曹操。

曹操看後大驚,因為他的想法格跟自己的一模一樣:

「黃絹,是有顏色的絲,色絲合成一個『絕』字;幼婦,是少女的意思,少女合成一個『妙』字;外孫,是女兒的兒子,女子合成一個『好』字; 臼,是承受辛苦的事。受辛苦合成一個『辭』(辤)字:這就是『絕妙好辭』。

於是曹操感嘆地道:「我的才力趕不上你,竟然多差了三十里。

曹操話里話外流露出不言而喻的嫉妒。

楊修聽了曹操的話,很是得意。

還有一次,朝里修建相國府的大門。剛剛建好屋椽屋桷,曹操就親自來視察了。


看完之後,叫人在門上題了個「活」字,扭力身轉去。

楊修看見後,就立刻叫人把門拆了。

眾人不解。

楊修解釋說:「門裡加個『活』字,是『闊』字。魏王正是嫌門大了。」

建成以後,曹操看了很滿意。

然後,曹操問是誰讓拆的門,眾人說是楊修。

曹操的臉色一下不高興了。

楊修的聰明其實是小聰明,是招惹是非的聰明。這些小聰明,並沒有給他帶來前程,反而給他帶來被殺的災難。


二、自視清高,裝病騙曹操


相比較而言,司馬懿的聰明卻表現得深藏不露。

說真的,司馬懿從內心裡是看不起曹操。

因為司馬懿出身高貴,世代都是高幹,所以他嫌曹操出身低微,「贅閹遺丑」,不想與他為伍。

建安六年(201年),當曹操提出要司馬懿出仕時,卻遭到了司馬懿的拒絕。

曹操當時正任司空,朝里執掌水利、營建之事的大官。司馬懿身為貴族,名氣外揚,他想招他來當一個上計掾,這是一個佐理州郡上計事務的官吏的小官。

司馬懿拒不赴任。

那麼,司馬懿是怎麼去拒絕呢?

拒絕也是一種處世的本領。

直接拒絕,肯定會引發曹操的不滿。

於是司馬懿決定軟著陸。

那就裝病唄。



裝啥病呢?

總不能說感冒吧。

想來想去,司馬懿決定裝瘋賣傻,從家中散布出消息,說是自己裝中了風!

但曹操也不是吃素的。

他半信半疑:你說你干病了,我要派個人去看看。

那司馬懿還真的躺在床上,來人一劍刺過去,司馬懿覺得臉部寒光一閃,但他並沒有顯出緣駭,依然直挺挺地躺著,仿佛真像一個不會翻身的病人。

來人回去稟報報曹公,真的是病了。

於是曹操並不強迫他,罷了他出山的念頭。

司馬懿以自己的聰明才智騙過了曹操。


三、消除隔閡,逐漸取得司馬懿的信任


建安十三年 (208),曹操任丞相後,又想起來了司馬懿,他知道司馬懿並沒有中風,便強迫他出來做官。

司馬懿這次不敢再裝病了,他主要是逐步看見曹操的勢力逐步強大,說不定哪一天會出人頭地。司馬懿素有大志,並把這次強征當作進身的機會。

最初,因為以前的裝病,曹操對他並不信任。給了他一個文學掾的小官。這官位的職責當是管理學校,教授弟子,也兼管郡內教化、禮儀之事。

其職位與楊修的主薄位還有一定的距離。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征討張魯,司馬懿隨軍。

他對曹操說:「劉備用詭計俘虜劉璋,蜀中的百姓還未曾歸附,他就又興兵爭奪江陵,乘他不得民心之際,我們正好攻擊他。今若在漢中陳兵示威,益州(指蜀地)就會震動不安,再進兵威逼,蜀兵勢必瓦解。我們一定要把握好這個機會。


曹操這樣回答他:「既得隴右,復欲得蜀,人不能這樣貪得無厭。」(《晉書·宣帝紀》)!

沒有採納他的建議。
司馬懿知道曹操不相信自己,所以不看重自己的良謀。

他想要想和他重新修好,事情要慢慢來。

因為現在他當老師,教授學生,司馬懿結識了後來成為太子的曹丕。

從此,司馬懿在曹操手下任職,更加小心謹慎。史書上說他「至於芻牧之間,悉皆臨履」。

不久,曹操逐漸贏得了曹操的信任。


四、執迷不悟,舊技重演


再說楊修,我們都知道他是一把猜度曹操心思的好手,但悲催的是,楊修的聰明沒有見好就收,只要有機會,便要在曹操面前顯示一下自己的才能。

這不,有人送給魏武帝曹操一杯奶酪。

曹操吃了一點,就在杯蓋上寫了一個「合」字給大家看,大家圍著盒子猜度半天,也不知魏武的意思。

按順序傳到楊修那裡,楊修便吃了一口,眾人驚訝。

楊修對大家說:「愣什麼愣,快吃啊,曹公教我們每人吃一口啊,還有什麼好發獃的?」

曹操笑笑,說:「是啊,每人一口,大家快吃吧。」

曹操不動聲色,但內心裡早就對他這個大秘書越來越反感了。

楊秘書雖然能猜中領導的心思,這是聰明的表現。


如果他要把這種聰明裝在心裡,讓自己知道就行了。

可他不行,他還要把這種聰明公諸於眾,內心才能得到滿足。

這樣的人在我們身邊比比皆是,這些人大都沒有一個好結局。

顯出自己的聰明,同時也把領導也比低了。

同時這種顯示也暗示著一種瞧不起領導,對上級有一種蔑視的感覺。

凡事總要留有餘地。

大家都知道,《四庫全書》的發起者乾隆先生,是個愛好舞文弄墨的皇上,他有事沒事要檢閱一下《四庫全書》的稿子。於是編輯們煞費苦心,專門把一些字寫錯,然後讓皇上的慧眼認出,以顯示皇帝老人家的聰明。

楊修的所作所為卻與之背道而馳,事事都要顯示出自己比領導略勝一籌,領導能喜歡這樣的人才怪呢!


五、力排眾議,讓曹操由不猜忌轉為信任


毫無疑問,司馬懿也在猜測曹操的心思。

建安二十四年(219),當孫權向曹操上表稱臣,同時慫恿曹操自立為帝,他說:「丞相,你現在擁兵百萬,完全可可以稱帝了。」

曹操早有此意,嘴上卻說:「這傢伙說得什麼話,這不是把我放在爐炭上烤嗎?」

司馬懿說:「漢運垂終,已經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了。十分天下而魏王您已占了九分,其它勢力不服不行啊。孫權稱臣,這是天意啊。畏天知命,改朝換代,這是天道運行的結果。所以我覺得孫權的話說得很有道理。」

當時曹操手下有很多門閥官僚擁漢,為曹操所深忌,而荀彧、崔琰等著名人物都因對曹氏代漢有異議,從中也括楊修在內。

這些人都以奇計良謀著稱,但都沒有得到善終。

而司馬懿在這個關鍵問題上,表示支持曹操,因此曹操才對他由猜忌逐漸轉為信任。

曹操進封魏王后,於是升任司馬懿為太子中庶子,佐助曹丕。

時司馬懿「每與大謀,輒有奇策」(《晉書·宣帝紀》),為曹丕所信任和重用,所以關係一直很好。

此後,司馬懿更是常謀國事,多出奇策。

不久,司馬懿轉為丞相軍司馬。

從此,司馬懿光明的仕途在他前面順暢地展開了。


總結


要是論起猜測曹公心思的本事來,楊修一點也不比司馬懿差。

楊修猜測雖然準確,卻不能給曹操帶來快樂,甚至讓曹公感覺到有一種羞辱,曹操怎麼能喜歡這樣的的人呢?

而司馬懿就不同了,他抓住了曹操極想稱帝的心思,力非眾議,努力迎合他,曹操怎麼不信任他,不提拔他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