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中國人的文化儀式與情感根脈

央廣網 發佈 2020-01-28T18:38:25+00:00

作者:晁星過年的方式在變化,但春節作為中國人的文化儀式與情感根脈始終沒有變。對中國人而言,一個「家」字承載著太多情感。有「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的濃濃親情,有「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的綿遠鄉愁,更有「別夢依稀咒逝川,故園三十二年前」的家國情懷…

作者:晁星

過年的方式在變化,但春節作為中國人的文化儀式與情感根脈始終沒有變。審視好傳統文化的疊代進程,採擷有助於文化流傳的形式、載體和資源,在節日的儀式感中品味生活的溫暖,在「此處心安」的根脈感中體悟家的慰藉,我們定能以最好的姿態,迎接每一次全新的出發。

對中國人而言,一個「家」字承載著太多情感。有「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的濃濃親情,有「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的綿遠鄉愁,更有「別夢依稀咒逝川,故園三十二年前」的家國情懷……「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中所蘊含的人生邏輯、價值觀念,影響了中國幾千年,對家的精神歸屬早已浸潤在每個中國人的血脈中,成為我們這個民族的文化基因。正所謂「每逢佳節倍思親」,一到春節,國人對家的感念和追逐便會愈加強烈,「回家過年」便成為華夏大地上最強勁的律動。落葉歸根、思鄉戀家,這是中國人幸福觀的基本經緯,樸素而有力量。

春節歷久彌新,也是觀察家國變遷的重要窗口。「過年了都在家裡忙著呢」,在很多人的記憶里,過年就是「忙年」。炸丸子、蒸饅頭、粘糖瓜,掃房子、貼春聯、掛燈籠……「過了臘八就是年」,每一天都有固定的儀式。而當一家老小進進出出、忙忙乎乎,濃濃的年味兒便融在了歡聲笑語間、萬家煙火中。眼下,時代飛速變遷,照著民謠洒掃庭除、殺雞打酒漸成過往,但人們「忙年」的身影依舊。有的拎著大包小包,臨到除夕才奔忙回家;有的準備豐盛的年夜飯,就盼著兒女歸家那一刻;有的和家人促膝圍坐,邊看春晚邊搶紅包。的確,過年的方式在變化,但春節作為中國人的文化儀式與情感根脈始終沒有變。忙著回家、忙著過年,團圓、祈福的腳步不停,節日裡凝結的親情和鄉情、寄託的慰藉和希望,就仍然真切而妥帖。

感自然節律而成,蘊人文精神而豐。變動不居的時代,在春節這樣的傳統節日中,找尋生於斯、長於斯的文化儀式、情感根脈,對我們來說意義深遠。全速前行的中國,匆忙的腳步、遠方的夢想成了許多個體生活的主線。但無論風箏飛得多高,總離不開一根線的牽引。節日的喜樂、家庭的溫馨之於遊子,也正如這根線一般,絲絲纏繞著人們心頭最柔軟的部分。有人說,你越是走得遠,那份繾綣鄉情越是濃厚;你越是走得快,那份安靜、祥和越讓人懷念……的確,對一個社會、一個民族而言,文化根脈是源自歷史的醇醪佳釀,也是走向未來的精神通道。眼下,我們的生活窗口急劇擴大,虛擬世界也在空前膨脹,當此之時,那些緩緩流淌著的闔家團聚的親情、慎終追遠的家風和孝悌忠信的追求,顯得尤為珍貴。透過這些承載文化的儀式感,我們捕捉到的正是中華文明綿延不絕的深層動力。

「新故相推、日生不滯」是自然規律,「從前慢」「現在快」不會逆轉,但如何喚醒傳統節日的儀式感,讓文化根脈與時代同頻共振,是我們必須回答好的時代命題。眼下,年俗文化其實發出了不少「新芽」:看展覽、看電影、「集五福」,成了一個個「新年俗」;農民自排自演辦「村晚」,山歌民樂、民族舞蹈、漁歌小調應有盡有,鄉村新景讓人耳目一新;「反向春運」以及全家旅遊過年,也是不少人的選擇……可傳承不易、創新猶難,文化的流傳不僅在於淺層次的形式創新,更在於深層次的精神與情感追尋。除了政府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為歡度佳節提供更多便利,讓民眾重拾年味兒的旋律與節奏也十分重要。對每個人而言,要回答的問題也不少:過年回家,能否在貼春聯、拜年賀歲時,葆有一分耐心和敬意;能否少點喝酒應酬,和家人吃好每一頓飯;能否少玩手機,和父母親人多談談心……點點滴滴中,文化在傳承、價值在賡續、情感在涵養,也助力著春節文化實現「現代一躍」。

文化如一條蜿蜒河流,自歷史奔流而來,滋養著不斷發展變化的現實生活。審視好傳統文化的疊代進程,採擷有助於文化流傳的形式、載體和資源,在節日的儀式感中品味生活的溫暖,在「此處心安」的根脈感中體悟家的慰藉,我們定能以最好的姿態,迎接每一次全新的出發。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