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薄情著稱的朱元璋,為何只對馬皇后不離不棄?原因竟是兩塊燒餅

李砍柴 發佈 2020-01-28T21:25:27+00:00

文|簡平砍柴書院專欄作者責編|謙鍾素無數人羨慕古代皇帝的後宮佳麗三千,然而在中國歷史上,有這麼一對「模範夫妻」規避了封建社會「一夫多妻」制可能引發的各種矛盾。

文|簡平 砍柴書院專欄作者

責編|謙鍾素


無數人羨慕古代皇帝的後宮佳麗三千,然而在中國歷史上,有這麼一對「模範夫妻」規避了封建社會「一夫多妻」制可能引發的各種矛盾。

他們是明太祖朱元璋和馬皇后,兩人相識於戰亂之中,相守於盛世華年,他們同甘共苦,相敬如賓。

在馬皇后去世後,朱元璋終身不立新皇后,以示對髮妻獨一無二的惦念與尊寵。

那大腳馬皇后究竟何德何能獲此殊榮?怕是源於一個「愛」字。

作為大明一國之後——馬皇后,不僅憑藉她的「愛」贏得了鐵漢皇帝朱元璋的所有柔情,更是贏得子民的敬仰。

以愛為名,夫唱婦隨

明太祖孝慈高皇后馬氏(1332年一1382年)是安徽宿州人,根據史料記載,馬氏名為馬秀英,祖上是當地有地位的大戶。

雖然其母親在生下她不久後不幸離世,但她的父親馬公對女兒寵愛有加,讓她從小就學習識字。

天生聰慧的馬氏在良好的家庭培養下,自小就頗具見地,很有主見。由於父親的溺愛,再加上倔強的個性,在那個以「三寸金蓮」為美的封建社會,她堅決不肯裹腳,她那雙大腳廣為流傳,後來還被戲稱為「大腳馬皇后」。

不過,快樂總是短暫的,寵溺也是暫時的。

就在元朝末年,發生了白蓮教大起義,馬氏的父親馬公不幸被卷人一場命案,彼時的馬秀英才十多歲,其父為了躲避戰亂,帶著女兒去投靠在濠州起義的至交好友郭子興,並把女兒託付給了他。

然而,世事難料,馬公在外鄉逃亡中,由於路途艱辛,不幸客死異鄉。得知消息的郭子興非常悲傷,眼看著幼小的馬秀英成為了孤兒,對她更是加倍疼愛。

郭子興在當時也算是有地位的富人,因此對勤奮好學的小秀英悉心栽培,不僅教她學會了女紅刺繡,還學了不少文化知識。

自小討人喜愛的馬秀英轉眼間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義女的婚事自然郭子興夫妻也是加倍操心。

20歲的她,雖然相貌一般,但是端莊優雅,舉止從容,一看就是大家閨秀,名門出身。

郭子興心想:「女兒如此優秀,誰家的男子會配的上呢?」一心想為女兒尋找合適的郎君。

正值元末統治腐敗,農民起義大勢興起,野心勃勃的郭子興順勢舉旗抗元,揭竿而起,招納人才。

就在攻下濠州沒多久,郭子興在麾下義軍中看中了一個人,其人就是有勇有謀的朱元璋。

雖然當時25歲的朱元璋,還只是郭子興帳下的一名小卒,但他還是打算將義女馬秀英許配給眼前這位「潛力股」。就這樣,兩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婚後夫妻二人恩愛有加,相濡以沫。馬秀英作為妻子,一直陪伴在丈夫的身邊,跟著他東奔西走。

都說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站著一位默默付出的女人。

對於丈夫而言,馬秀英不僅做了個賢內助,同時也成為了丈夫前途上的好幫手。

隨著彼此了解越來越深,馬秀英溫柔賢慧、知書達理的性格很受丈夫朱元璋的敬重。

她了解到丈夫識字不多,便在丈夫征戰之餘,勸丈夫多多讀書,知史明智。朱元璋覺得妻子說的在理,也是言聽計從,不僅愛讀書,時不時還會作詩明志。

其中,他作過一首詩《詠菊》就有一種唯我獨尊的霸氣。詩句是這麼寫的 「百花發時我不發, 我若發時都嚇殺。要與西風戰一場, 遍身穿就黃金甲。」

這算是「滿城儘是黃金甲」的前身了,當有人贊其文采大有提升時,他總會回覆說:「這大都是我髮妻的功勞。」

馬秀英不僅鼓勵丈夫讀書,自己也非常好學,她在軍中見有文書,就會主動閱讀,遇到不認識的字主動請教。

也許,這就是婚姻中最好的狀態,會共同成長。

為愛奔走,不辭辛勞

朱元璋心性耿直,加之才能出眾,常會遭人嫉恨。

有一次,郭子興的兒子就因嫉妒朱元璋,在父親面前搬弄是非,挑撥離間地說朱元璋想篡位。

郭子興聽後非常生氣,二話沒說,立即將朱元璋關押起來,不給他飯吃。

馬秀英聽說此消息後,十分擔心,於是偷偷溜進廚房給丈夫拿了一塊剛做好的餅。

可不巧的是,出門正好碰見了養母張氏,她慌忙把熱餅掖在自己的衣服里,假裝和張氏說起了家常,轉移視線。

而剛出爐的餅滾燙滾燙的,把她的胸口都燙傷了,痛得馬秀英直流眼淚,不得已之下才訴說:「丈夫向來光明磊落,沒有奪權之意,請養父母都不要聽信讒言。」

郭子興這才認真思量,仔細調查了下,情況確實如馬氏所言,釋放了朱元璋。

後來,郭子興死後,朱元璋憑藉自己的作戰實力和軍事勢力,逐漸加大擴張的步伐。

有一次,朱元璋前線作戰失利,軍心不穩,馬秀英當即拿出錢財,犒賞三軍,安定了人心。

很多人說,男人的成績,多半是家裡女主人給的。尤其對於成功男人而言,女人更是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

1368年(洪武元年)正月,朱元璋登基於應天府(今南京),國號大明,建元洪武,馬氏也被冊封為皇后。

此時的馬皇后已經35歲,在古時也算是人老珠黃的年歲,但朱元璋依舊敬重愛護她。

因為,馬皇后不僅有對丈夫細緻入微的關愛,而且對下人和子民有著真摯的國母之愛。

為愛相守,共赴白頭

馬皇后雖貴為一國之後,但絲毫沒有驕傲自滿,一直謙虛好學。她每天都會叫女官教自己讀書,並學習古代著名女子事跡。

在生活上,她依然非常節儉,每日粗茶淡飯。有時候衣服破了,自己親自縫補後接著穿;有些衣服被洗得發白了也照穿不誤。

而且馬皇后心靈手巧,親自將多餘的布料做成衣服,賞賜給王子公主們,並教育他們:「富貴人家的生活也要勤儉愛惜。」

大家都勸她貴為國母,不必這麼操勞,也不必親歷親為。她卻說:「作為皇后,更要做出好的榜樣。」

朱元璋曾感動地對群臣說道:「沒有髮妻,就沒有今天的明太祖。」

馬皇后卻說:「照顧皇上是為妻的本分。此外,為妻聽說,夫婦相保易,而君臣相保難。陛下能夠不忘臣妾,更希望陛下始終不忘群臣百姓。」

母儀天下,大愛無疆

朱元璋做了皇帝後,脾氣大了不少,動輒殺人。當時的大學問家、太子的老師——宋濂被無故牽連到了宰相胡惟庸的謀反案。

儘管此時的宋濂已經辭官回鄉,但朱元璋還要斬殺他。

當太子聽說皇上要殺自己的老師,急得跳水,幸虧被侍衛救了上來。馬皇后聽說以後,暗自想到了一個可行的辦法。

有一天,皇帝入宮用膳時,發現桌子上都是素菜,就問這是怎麼回事。

馬皇后回覆說:「平常人家請個教書先生,始終是禮敬有加。宋老先生這些年來,教導諸位王子,十分辛苦。我這是在為宋先生做福事。」

朱元璋一聽,知道妻子是為宋濂求情,感到很為難,但正是因為馬皇后的誠懇求情,他最終放過了宋濂,只是把他發配到茂州。

作為妻子,馬皇后很了解丈夫的躁脾氣,她經常在丈夫不理性時委婉開導。有一次,朱元璋聽說參軍郭景祥的兒子不孝,竟然要殺自己的父親,一怒間想要殺掉郭景詳的兒子。

馬皇后語重心長地勸道:「郭景祥就只有這麼一個兒子,如果殺了他,郭景祥就絕後了,況且這件事不一定是真的。」

經過探查,果然如馬皇后所猜,的確是一場冤案,郭景詳的兒子終於免於被處死。

又一次,一個宮女惹得朱元璋非常惱火,便要親自懲處這個宮女,馬皇后也裝作非常生氣,立刻把這個宮女交給了宮正司議罪。朱元璋問:「這是為什麼呢?」

宅心仁厚的馬皇后說道:「你正在氣頭上,對這個宮女可能會懲罰過重,交給宮正司,他們會秉公處理的。」

識大體的馬皇后不僅盡心照顧丈夫,更是照顧一家上下,也正是她的悉心付出,讓朱元璋深感她的重要。

此外,馬皇后在空閒時間,還勸朱元璋注意訪尋天下名士,多積累實力,少露鋒芒,不要妄自尊大,時刻謹慎小心,不要衝動行事,更不要枉殺無辜。

對於妻子的建議,朱元璋都會認真聽取。

作為一代君王,自然免不了有多個妃子,朱元璋也不例外。

但馬皇后睿智大度,對身邊每一個妃子和他人所生的兒女都非常關心,悉心打理好後宮。因為她知道只有後宮安寧和諧,丈夫才能安心管理朝政。

朱元璋一生有22位妃子,有26個兒子,16個女兒。在所有妃子中,連戰爭對手陳友諒的妃子他都占有了,卻沒落得「荒淫無恥皇帝」之罵名,這不得不讓人稱奇。

而要究其根本原因就是:他只鍾愛一人,並深愛她的糟糠之妻—馬秀英。

朱元璋對妻子馬皇后情深意篤,至死不渝。馬皇后對丈夫更是情深意切,至愛無邊。

洪武十五年(1382 年),馬皇后不幸得了一場大病,大臣們請求祭祀,遍尋良醫。馬皇后自知病情難以治癒,便拒絕醫治,對皇帝說:「生死有命,不必強求。」

這位當了15年皇后的馬秀英,在病情垂危之時,趁著清醒之時對皇帝說:「願陛下求賢納諫,有始有終,願子孫個個賢能,臣民安居樂業。」

說完沒過多久就溘然長逝,享年51歲。

朱元璋失聲痛哭,此後沒有再立皇后,以表對妻子馬氏至死不渝、堅貞不屈的愛。

據說馬皇后去世那天,電閃雷鳴、傾盆大雨。人們都說老天爺都被感動痛哭了,奈何不給馬皇后加些陽壽。

所謂「三生有幸遇見你,縱使悲涼也是情」。她的 「懷餅救夫」,她的「仁德賢惠」,她的「大度堅貞」,影響著千年萬代。

女人,做到如此,實屬不易,實在難得,還有什麼可挑剔的呢?

這個被明太祖一生至愛的女人,一輩子真正做到了一個字——「愛」。

夫妻恩愛,家庭有愛,愛民如子,大愛無疆……

【排版|匆匆 審核|沐漪】

【每日話題】關於馬皇后你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柴叔愛聽~

(歡迎關注,文章版權歸砍柴書院平台帳號所有,任何媒體平台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