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分析經絡的科學問題,有了這些啟發

青年中醫李鐸 發佈 2020-01-29T10:17:25+00:00

有人還觀察到,在全身許多疾病的初期,可單獨在本經或表里經反映出相應證候,進而在同名經及其表里經也會反應出來,從而形成四經一組的「經絡環」。

很難設想,具有顯著機能活動和功能作用的經絡系統在軀體上會沒有一定的實質性結構。現代通過對各種可查的、可見的、可知的經絡現象的觀察及對顯性和隱性循經感傳規律的揭示,利用生物電、血流圖、熱像圖和多種化學示蹤法等手段,對經絡進行實質性研究,都充分證明了經絡的客觀存在,並與人體內各個系統、各個組織器官有著密切的聯繫。有人還觀察到,在全身許多疾病的初期,可單獨在本經或表里經反映出相應證候,進而在同名經及其表里經也會反應出來,從而形成四經一組的「經絡環」。例如心臟病先後在心、小腸、腎、膀胱四經出現反應;腎炎先後在腎、膀胱、心、小腸四經出現反應;而肺心病甚至可以分別在肺、大腸、胃、脾四經和心包、三焦、膽、肝四經同時出現反應。

根據經絡形成的多源性和功能作用的多樣性,筆者認為,經絡原型實體應包含多種組織結構及其功能活動(即經氣的活動),具有「經絡場」的性能和特點。它不是單一的組織結構,而是由多種組織參與的、具有多樣性的傳導系統,包括神經、血管、肌肉、淋巴管等綜合結構。經絡的發現,起初就是以這些可見的實體為依據的。具體地說,經脈、經別相當於神經、大血管和淋巴管;孫絡、浮絡相當於小血管和毛細血管;經筋即指肌肉、肌腱、韌帶和部分神經組織;皮部就是皮膚的分部而已,與自主神經末梢結構類同。

1.幾千年前的人體結構與現代人是不會有多大差別的,那麼,古人對人體的解剖觀察就應作為今天探求經絡實質最基本、最可靠的依據。《黃帝內經》中明確記載了經脈的具體長度,並指出經絡有青、赤、黃、白、黑五種顏色。這一點雖然受到了五行學說的影響,但從現代解剖觀察來看,機體的組織結構的確有幾種不同的顏色,如肌肉、動脈呈紅色;靜脈現紫色;神經是白色;脂肪為淺黃色。

2.在經絡系統中,經脈是主幹,絡脈是分支。張介賓說:「經即大地之江河,絡猶原野之百川。」說明經脈在人體如河流,具有直、大、深、長的特點;絡脈如溪溝,具有橫、小、淺短的特點。「諸脈之浮而常見者,皆絡脈也」,分明就是指分布在體表的靜脈和毛細血管。既然細小的絡脈可以看到,那麼,粗大的經脈又何有不可見之理?倘若經脈真的不可見,那麼,經脈在人體縱橫交錯的分布就令人費解了。《靈樞·經脈》說:「經脈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間,深而不見。」《類經》也說:「經脈直行深伏,故為里而難見。」由此可見,古人認為經脈之難見,是因其在體內深而伏行之故,而決非它是無形的東西。針灸臨床刺絡在淺表,刺經入肌內,環跳穴深刺方可得氣的事實足以佐證。這同神經、動脈深不可見是相符的。

3.經絡具有明顯的興奮性、傳導性和調節性,針灸治病就是發揮其對機體的一種良性調節作用,這與神經-體液調節極為相似。頭為諸陽之會,諸脈皆通於腦。不少經脈與大腦、脊髓發生直接或間接聯繫,並主持人的精神、思維、感覺、運動。《素問·上古天真論》說:「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形壞而無子也。」經絡對人體生長、發育的影響,針灸療法在生殖方面的作用,如促進排卵和精子的生長等,表明經絡與內分泌系統關係密切。明代·錢雷《人鏡經》將經絡系統分為經絡和脈絡兩大類。脈絡即血脈,而經絡「從骨節而生……其脊中髓,上至於腦,下至尾骶,其兩旁附肋骨,每節兩向皆有細絡一道,內連腹中,與心肺系、五臟相通」,似指脊神經。對比一下各內臟神經傳入脊髓的節段水平和各臟腑背俞穴的位置,可以發現它們是十分相近的。同時,內臟有病可以通過神經節段的聯繫在同一節段支配的體表產生過敏或壓痛,也與經絡、腧穴的病理反應、診斷作用有共同之處。

《靈樞·經筋》說:「手太陽之筋……彈之應小指之上。」「足少陽之筋……左絡於右,故傷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維筋相交』。」前者與尺神經的分布和彈撥尺神經的反應一致;後者則與中樞神經對機體的運動、感覺呈左右交叉、上下顛倒的支配形式完全吻合。只不過《黃帝內經》是將錐體交叉現象稱之為維筋相交」而已。而經筋的系列病證如筋脈瘛瘲抽搐、角弓反張或弛緩不收、癱瘓失用,面肌麻痹、口眼斜等均屬於西醫學的神經系統疾病。此外,衛氣的生理功能也與神經系統的感覺、運動功能相似。衛氣現於體表,即為皮部的功能。皮部是人體抗禦外邪的第一道天然防線。機體在病理狀態下,皮部有時可以自發地產生一些特殊變化,如沿經出現紅線、白線、白斑、水泡、出汗、皮丘帶、汗毛豎立等。這一方面可反映一些有關臟腑經絡的病變,另一方面也說明經絡與皮神經系統有一定聯繫,皮部確實與自主神經末梢結構相關。

4.中醫學認為「心主血脈」「諸血者皆屬於心」,明確指出了心與血管的關係。這一認識,也是現代解剖生理學的基本常識。《靈樞·經水》說:「經脈者,所以行血氣,營陰陽……是故血和則經脈流行。」又把經脈與血聯繫起來。《靈樞·癰疽》說:「中焦出氣……變化而赤為血。血和則孫脈先滿溢,乃注於絡脈,皆盈,乃注於經脈。」《素問·舉痛論》說:「經脈流行不止,環周不休。」《靈樞·邪氣臟腑病形》說:「經絡之相貫,如環無端。」指出了血液的生成和循環的概念。《素問·平人氣象論》說:「胃之大絡,名曰『虛里』,貫膈絡肺,出於左乳下,其動應手(「手」,原文誤為「衣」,今據《針灸甲乙經》改之),脈宗氣也。」指心尖區的搏動已無可非議。《難經·一難》中說:十二經皆有動脈,獨取寸口……人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定息,脈行六寸。」又指橈動脈的搏動與呼吸運動的節律關係。既然經絡是運行氣血的通路,而血的概念古今又是相同的,都是由水谷精微物質轉化而成的紅色液體,那麼,這種有形之血就一定要在實質性的管腔中運行,而絕不可能在無形的管腔中運行。這個實質性管腔,就是古之經脈、絡脈,今之動脈、靜脈無疑,絕不是「古人誤將動脈、靜脈看成為經絡的組成部分」。

古人認識經絡,最早就是從直觀認識血管開始的。「脈」這一概念的產生,是古人認識血管內血流現象的結果,故有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的說法。脈氣也即血脈之氣,乃推動血液循環的動力。從脈絡瘀阻的病理角度來看,經絡的實質也包括了血管的成分。《靈樞·經脈》說:「脈不通,血不流。」《靈樞·刺節真邪》說:「脈中之血,凝而留止。」如果氣血凝滯,經絡閉阻,就會出現青筋暴露、肢體疼痛;如果氣血不足,肢體失於濡養,則表現為麻木不仁、萎軟無力;如果血離經絡,溢於體外,就會出現吐血、衄血、尿血、便血;離經之血停於肌膚,則見局部青紫、腫脹疼痛。故《醫林改錯·小兒疳證》明確指出:「青筋暴露,非筋也。現於皮膚者,血管也。血管青者,內有瘀血也。」治療氣血瘀阻於經絡的有效方法是「以微針通其血脈」,或以三棱針刺破皮膚表淺微小血管(即「刺絡療法」),使「脈道已通,血氣乃行」。據《靈樞·血絡》的描述:「血氣俱盛而陰氣多者,其血滑,刺之則射;陽氣積蓄,久留而不瀉者,其血黑以濁,故不能射。」刺之血即噴射者當指動脈血,刺之血不能射者,當指靜脈血而言。

5.肌肉是經絡、腧穴深層最基本的組織結構,許多腧穴與肌肉的運動點十分吻合或相當接近。針刺一般也要深入到肌肉組織中才產生針感,而循經感傳的路線也與肌肉系統的分布、形態和肌束排列相一致。聯繫《黃帝內經》中關於十二經筋的起止分布、循行路線,如果古人不是用解剖的方法剝離屍體外層的皮膚、筋膜,對肌肉進行細緻的觀察,是不可能描述得那麼詳細、具體、確切的。《靈樞·經筋》說:「經筋之病,寒則反折筋急,熱則弛縱不收,陰萎不用。」也說明經筋的病變主要表現在肌肉、肌腱、韌帶等方面,多見於痹證和萎證。十二經筋的實體完全是基於容易被人們觀察到的體表解剖結構。

總之,古人所說的經絡,其實體是具體而清楚的。而現代所探討的經絡實質,實際上是古人對經絡認識以外的新東西故有人將其稱為「經穴感傳實質研究」,似乎是較為妥當的。根據科學發展的規律推論,古代的經絡學說和現代的神經、血管學說肯定都還各有其不完備之處。根據現代對循經感傳的觀察、研究,有不少經絡現象與古代文獻記載的經絡循行路線不完全一致。就十二經脈而言,四肢部與古典經絡圖基本一致,頭面、軀幹部有較大差別。諸如各經感傳行走自然,較少出現迂迴曲折;包括陰經經脈在內的所有感傳均上頭;軀幹部經脈的行走方向為多途徑的;肝、脾、腎三經在胸腹部相互靠攏,接近重合;膀胱經在背部呈單線感傳;膀胱經和耳部感傳均與其他經脈相通;感傳在程度上和分布路線方面均具有可變性及泛經現象……

有人還發現人體有著新的「膀膽經」(腰以上按膀胱經分布,腰以下沿膽經行走)、「膈俞經」、「八俞經」及其他一些新的經絡走向。要看到古人在研究人體組織結構方面,其觀察方法和工具都遠遠落後於現代科學。加之受「天人合一」的思想影響,在經絡學說的創立過程中,也不免滲入了一些不切合實際的內容,認為「地有十二經水,人有十二經脈」「經脈十二者,以應十二月」。因而認定正經經脈就只能有十二條,既不能多,也不能少。這樣,反而限制了後世對經絡的研究。在現代解剖生理學中,會不會還有一種與經絡類似的傳導系統還未被發現呢?經絡會不會是現代解剖學中已知結構的一種未知功能呢?筆者認為,這都是完全可能的。至於說到經絡與神經在傳導速度上的差異,日本學者認為,目前醫學界所議論的那種非常細微的無髓神經纖維的傳導速度也是極慢的。自主神經中也有些非常細的神經纖維,其傳導速度就是1cm/s也許還有些神經的傳導速度非常緩慢,每秒只有零點幾厘米。如果腦中有更細的神經纖維,那就可能以更慢的速度傳導。

另外,經過幾個觸突傳導,還可能更慢些。也許相當於觸突的部位就是穴位。所以,在現代對經絡的研究中,也不應該因為經絡在某些方面還存在著與現代醫學神經、血管不吻合之處而斷然否定經絡的客觀存在,或者認為經絡不包括神經、血管等實質性結構。

感謝大家的耐心閱讀,歡迎留言評論一起探討中醫藥文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