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書 ‖《皇帝的四庫·乾隆晚期的學者與國家》

澤光書院 發佈 2020-01-29T10:21:57+00:00

【書院薦書】在當今節奏飛快、海量信息的環境下,@澤光書院 讓你有效、迅速的抓住一本書的精髓,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書中的一系列新觀點、新視角、新主張,將為你我在這場閱讀盛宴中啟迪智慧、潤澤心靈。關注@澤光書院 頭條號,讀書,為遇見更好的自己,為遇見更大的世界。

【書院薦書】在當今節奏飛快、海量信息的環境下,@澤光書院 讓你有效、迅速的抓住一本書的精髓,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書中的一系列新觀點、新視角、新主張,將為你我在這場閱讀盛宴中啟迪智慧、潤澤心靈。關注@澤光書院 頭條號,讀書,為遇見更好的自己,為遇見更大的世界。

圖書:《皇帝的四庫

·乾隆晚期的學者與國家》

作者:[美]蓋博堅

譯者:鄭雲艷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年10月

ISBN:9787300269504

【推薦理由】《皇帝的四庫》是於1989年獲得「列文森獎」的作品。傳統觀點認為,清朝統治下的滿漢矛盾十分尖銳,乾隆編纂《四庫全書》之目的在於發起「文字獄」。作者蓋博堅在不否認「文字獄」與《四庫全書》編纂存在密切關係的同時,更加強調皇帝、官員與士人之間的政治與學術博弈。

【內容簡介】傳統觀點認為,清朝統治下的滿漢矛盾十分尖銳,乾隆編纂《四庫全書》之目的在於發起「文字獄」。本書作者在不否認「文字獄」與《四庫全書》編纂存在密切關係的同時,更加強調皇帝、官員與士人之間的政治與學術博弈。漢族知識分子積極發揮學術優勢,主動參與《四庫全書》遺書搜集、校勘和編輯等活動;滿族官員主要擔任管理之職。滿漢官員形成了某種分工,並促成了《四庫全書》的順利開展。此外,本書通過對比 「漢學家」和「宋學家」撰寫的《四庫全書總目》之「提要」,充分肯定了兩家各自之優長,尤其肯定了「漢學家」的「考據」方法所具有的現代性,打破了以往認為「乾嘉考據」學派暮氣沉沉的觀點。

本書是至今為止海外漢學界罕有的關於《四庫全書》研究專著,且對清代政治史和學術史都有著十分重要的貢獻。出版後獲得了1989年度美國亞洲研究協會「列文森獎」。

【創作背景】倘使沒有乾隆帝的意旨,任何個人都很難成就四庫全書這樣一部卷帙浩繁的皇皇巨作。蓋博堅的這部著作,正是通過對四庫全書這一令人驚嘆的國家文化工程的深入研究,揭示了乾隆帝時代這一「文化與權力的黃金時代」中乾隆帝與學者,政治與學術之間微妙的互動關係。通過這一國家性的巨型圖書編纂工程,乾隆帝與學者各盡其能,也各取所需。但這並不意味著兩者之間的合作就如此親密無間。這最終導致後世對四庫全書的評論毀譽參半:這一傾力打造旨在保存傳世圖書的國家文化工程,誠然是中國現存最大規模的叢書,但幾乎沒有哪部書是因四庫而流傳下來的,倒有不少書是因它而永遠失傳的。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蓋博堅(Kent Guy),華盛頓大學歷史和東亞研究教授,曾任中國研究項目和歷史系主任。獲耶魯大學歷史學士學位、東亞地區研究碩士學位,以及哈佛大學歷史和東亞語言博士學位。代表性著作是《清代督撫及行省》和《皇帝的四庫》,他還主編了《中國法治標準》論文集,發表了大量有關中國史,尤其是清史研究的學術論文和書評。他曾在香港中文大學任教,在京都、北京和台北等地從事研究,並在中國人民大學、台北中央研究院和新加坡國立大學等高校講學。

譯者簡介:

鄭雲艷,中國政法大學歷史研究所教師,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畢業,曾獲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參加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博士聯合培養項目。主要研究興趣是歷史文獻學和中西文化交流史。

【精彩書摘

1772年冬,乾隆皇帝發起了《四庫全書》編纂項目。為此,他命令地方官員搜尋、匯報和抄寫其轄區內各藏書樓所藏珍稀圖書,並呈送北京。與此同時,乾隆皇帝要求私人藏書家自願將其藏書呈送北京。1773年3月,朝廷在北京設立了專門的管理機構,以接收各地上呈的圖書,以及評估圖書的內容。因此,該項目的工作人員不斷增加。最終有七百名纂修者、校勘者和謄抄者參與此事,其中包括了不少當時的政界和學界要員,經過二十二年的編輯和校勘方形成最終成果。其成果體現在一部含一萬零六百八十種圖書的目錄之中,該目錄將圖書分為四類(經、史、子、集)。其成果還體現在一部含三千五百九十三種圖書、共三萬六千餘卷的大型叢書之中。此編纂過程也存在一個黑暗面:朝廷在1770年代晚期和1780年代早期發起的圖書審查運動。據稱,該運動共銷毀了兩千四百種圖書,另外四百到五百種圖書被朝廷責令修改。毋庸置疑,《四庫全書》具有重大的文獻學意義。但在某種程度上,《四庫全書》編纂過程中涉及的圖書採集、修訂、審查過程的意義更大。這對了解《四庫全書》的編纂時代,以及該時代的一個重大問題,更具有啟發意義。

這個重大問題就是「中華帝國知識分子在政府中充當的角色」問題,該角色是大量中國文人從事創造活動的基礎。以往許多具有代表性和創新性的研究,都涉及了中國知識分子的政治和社會功能,但是尚未形成定論。在中國,人們經常用觀念、特權和制度等複雜的網絡系統來定義學者的角色。儘管整個帝制時期的中國思想家及啟蒙運動以來的西方思想家,都將中國視為一個權力與學術緊密結合的國度,但令人驚訝的是,無論是中國、日本學者,還是西方學者,他們都沒能勾勒出中國政府對學術和文獻享有的特權,也沒有探究過中國知識分子對學術和文獻的態度。中國歷代官方發起的圖書採集和審查活動,最為清晰地揭示了這種特權和態度。比如說,知識分子和統治者通過編纂《四庫全書》,共同定義了皇權的本質,並探索了皇權的限度。

該定義和探索過程,則是發生在中國特有的制度體系之下的。在中國,從理論上來說,唯一合理的統治術便是德治,而德治的特徵及其運行機制又是被儒家經典定義,並通過學者對儒家經典的註疏而得以闡發的。對儒家經典的管理,以及對儒家經典進行修改的特權,是昭示某王朝統治合法性的重要基礎。因此,與儒家經典相關的管理機構在中國統治機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且遠遠超過了西方。相應地,這些機構的發展歷史,也更能揭示中國政治發展的驅動力。中國官僚精英不僅參與了保存經典的活動,而且在評論經典時,他們還尤其強調一些重要問題,諸如在政策制定中所需要考慮的文本先例和歷史先例問題,皇帝所充當的創造者、仲裁者或者學術聖人的多重角色問題。學界(尤其是西方學界)對相關問題的研究,如對中國考試製度、翰林院以及禮部的研究,存在著明顯不足。因此,我們對傳統社會的印象也不夠準確。我們往往認為,中國是被集權的獨裁者及其追隨者控制著的,而他們不可能與那些理想主義者和常以隱士身份存在的儒者,通過協商形成共識。

如果以上研究不足可以被彌補,那麼,中國儒家帝國體系下的政治生活的本質和特徵,將會變得更加清晰。

帝國學術機構不僅是政府理念的反映,也同時影響著政府理念本身。諸如思想與言論自由,以及宗教與國家分離的概念,已經成為西方政治體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西方人很難想像,在一個統治者身影無處不在的社會,其知識分子的創造力將會以什麼形式呈現。確實,這已經成為西方人認識中國的障礙。西方人很難理解中國也經歷過真正的學術發展、活躍和變化的歷史。中國學者對人性的一致理解,以及中國政府的專制,阻礙了歷史學家尋找其中所蘊含的變化和帶有爭論性的因素。我雖然認可「思想和言論自由是理想秩序的必要特徵」這一觀點,但是,在下文中,我將主要試圖論證「在儒家政府框架中,創造和爭議仍然是可能的」這一觀點。

因此,從理論上來說,這部書將考察「中國學者所發揮的政治作用」。具體來說,該書將考察18世紀最後二十五年間中國知識分子與政府之間的互動。該時期不僅是帝國實力空前雄厚之期,也是王朝命運的轉折期。現代歷史學家還未對該轉變做全方位的研究,但是他們已經注意到了一些最突出的表現:中國政治與社會統治者的態度變化和道德墮落。乾隆時期的統治集團自信到幾近傲慢。但是在幾十年之內,清朝統治集團便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個新統治團體牢騷滿腹,他們的作品中充斥著帝國衰敗和昏暗的景象。

有關乾隆朝晚期的一個重大爭議是「乾隆朝晚期到底應當被視為清朝盛世的最後幾年,還是應當被看作清朝衰敗的開端」。這是不是「清朝統治下的中國小陽春」:滿人通過謹慎地使用漢族統治政策為中國帶來了一個富裕與和諧的時代?還是說,它是一個衰敗的時代:繁華的表面下是腐敗和墮落的真實?

韓書瑞(Susan Naquin)在其書中解釋了為什麼在這個時代出現了具有突破性的千禧年之亂(參考Shantung Rebellion:the Wang Lun Uprising of 1774,pp?148151,160164)。很顯然,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考察當時君主、官僚和社會文化精英對待彼此的態度、他們對朝廷的態度,以及他們對傳統國家既定目標的態度。

君主制背後所要實現的目標可能是最難揣摩的,因為儘管乾隆朝是世界歷史上產生過最多文字作品的朝代,然而這些文本之後的那個統治者卻依舊像謎一樣令人難以捉摸。無論是在沿著大運河南下並將帝國旗幟插在東南部的時候,還是在吹噓並追憶自己為開疆拓土而創下「十全武功」的時候,還是在指揮學者從事大量有關其統治目標、方法、思想基礎研究的時候,乾隆皇帝似乎只關注君主政權本身的形象。徐中約(Immanuel C?Y?Hsu)在《中國近代史》(The Rise of Modern China)中強調了乾隆朝的輝煌;吳才德在他所撰的《劍橋中國史》的章節中,則強調了這個時代搖搖欲墜的狀態。那麼,這個自大、做作,且又逍遙自在的君主,對國家制度和思想發展到底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呢?也許這部分取決於他如何系統化和美化漢族精英與滿族統治者之間的關係。

【圖書目錄】

第一章引言

第二章帝國的動機

一、清代之前的政策和特權

二、清代背景

三、乾隆統治時期的皇家出版及審查

四、1771年詔諭

第三章學者的回應

一、18世紀的考證學

二、朱筠的圈子及其重要意義

三、朱筠的奏摺

第四章乾隆朝的學者和官僚:《四庫全書》的編纂

一、乾隆朝廷的決策:《四庫全書》館的建立

二、校勘人員及其投入

三、圖書採集和審查

四、原諒和恩寵:訛誤清單和清朝行政管理

五、成果

第五章對審稿人的考察:學術派別與《四庫全書總目》

一、《四庫全書》與漢學:邵晉涵的提要稿

二、《四庫全書》與宋學:姚鼐的提要稿

三、宋學淵源及其意義:一個假說

第六章吹毛求疵:錯誤審查

一、活動的起源(1772年2月—1774年9月)

二、文字審查的發展(1776—1782)

三、個案研究:江西祝氏家族的訴訟案

四、審查活動的系統化(1780—1782)

五、18世紀的史書審查和史學

第七章結論

注釋中使用的縮略語

參考文獻

詞彙表

索引

譯後記

【分享薦書】薦書一向是我樂意做的事,因為讀書既是一個人的事情,又不是一個人的事情。所謂「一個人的事情」,是因為讀書本來不是群體性行為,獨自一人面對青燈黃卷,也能思接萬里,窮覽千載,和古聖先賢心有戚戚。從這個意義上說,讀書不怕孤獨,甚至期待有孤獨下來的時間和能力。所謂「不是一個人的事情」,是因為《禮記》有云:「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一個人看人、看事、看書,都有可能陷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困擾,而把自己的心得與他人分享剖辯,不僅自己能獲得更深更廣的見解,也能啟發同好者的視野與思維,讓信息和見識在更大的範圍內傳播。分享薦書也是這個道理。如果把自己認為最值得閱讀,乃至一讀再讀的書分享給大家,和大家一起切磋琢磨,於人於己,不亦樂乎!

歡迎關注@澤光書院 ,讓思想充實生活。閱讀可以讓人得到智慧啟發,讓人滋養浩然正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