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四大公子張伯駒,寧肯被綁匪撕票也絕不變賣藏品

清風明月逍遙客 發佈 2020-01-29T14:49:10+00:00

張伯駒,原名張家騏,字家騏,號叢碧,別號游春主人、好好先生,河南項城人。張伯駒對中國書法藝術的研究,造詣頗深,他本人亦擅長書法,其書法源學王羲之《十七帖》,融真、草、隸、篆、於一爐,晚年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用筆飄逸,如春蠶吐絲,被人稱為「鳥羽體」。



張伯駒,原名張家騏,字家騏,號叢碧,別號游春主人、好好先生,河南項城人。中國愛國民主人士,收藏鑑賞家、書畫家、詩詞學家、京劇藝術研究家。他是民國四公子之一,年輕時富貴無比,為了收藏古書字畫,散盡家財,最終卻全部捐給國家。

張伯駒生於清光緒二十四年,生父是張錦芳,後來過繼給伯父張鎮芳。此外,他還是袁世凱的表侄。張伯駒7歲入私塾,9歲能寫詩,小時候是個「神童」。稍長以後,先激怒英國基督教會創辦的天津新學書院學習,後又到袁世凱混成模範團騎兵科學習,畢業後進入軍界,曾在曹錕、吳佩孚、張作霖部任提調參議等職,但都是名譽職位。


因不滿軍閥混戰,他轉身投入金融界。抗日戰爭爆發後,他一度去往西安,後致力於寫詩填詞,同時也開始了文物收藏。新中國成立前,他與張大千、徐悲鴻等諸位先生一起被聘為故宮博物院專門委員,工作任務為「書畫審定」,為故宮博物院收購清宮流散書畫出謀劃策,做了大量工作。


新中國成立後,張伯駒繼續關注故宮的發展,而一生所藏文物的精華,也大多獻給了故宮。比如晉代陸機的《平復帖》,這是傳世文物中最早的一件名人手跡,當年要價20萬,張伯駒力不能勝。後來賣家急需錢財為母發喪,張趕緊以低價購得。有一位字畫商人也聽說此事,願以20萬買下再賣給日本人。慶幸的是,字帖已在張伯駒手裡。


1941年,上海發生了一起轟動一時的綁架案,被綁架的正是張伯駒。綁匪的身份也很快成了上海灘公開的秘密,他們是汪偽特工76號特務組織。綁匪向張伯駒的夫人潘素索要300萬偽幣,否則撕票。張家的錢大部分都變成了那些珍貴字畫,但當潘素設法見到張伯駒時,他卻始終不肯答應變賣藏品。直到綁匪妥協降價,才將其贖出。


潘素是遜清名流潘世恩的後人,是一位美麗的愛國女畫家。她早年曾和張大千兩度合作,還與老一輩著名女畫家何香凝共同作畫,三次參加為抗美援朝義賣。她與張伯駒結婚時剛剛20歲。她全力支持張伯駒收藏名跡。為了不讓我國傳世最古的隋代展子虔的青綠山水畫《游春圖》被販至海外,夫婦二人甚至賣掉了房產。


張伯駒對中國書法藝術的研究,造詣頗深,他本人亦擅長書法,其書法源學王羲之《十七帖》,融真、草、隸、篆、於一爐,晚年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用筆飄逸,如春蠶吐絲,被人稱為「鳥羽體」。


張伯駒自幼便喜愛京劇,痴迷多年,曾與田桂鳳、梅蘭芳同台演出。他是京劇老生,別署凍雲樓主。民國二十六年他四十歲生日,為了賑災所演的一出《失空斬》,他飾孔明,楊小樓、余叔岩、程繼先、王鳳卿等曾為其傍演,這可謂是他在京劇上最出名也是最難得的一次演出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