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養殖技術|蜜蜂不能識別有毒蜜粉源

毛氏部落 發佈 2020-01-29T18:27:36+00:00

一般而言,蜜蜂取食蜜粉源植物時,更多地依賴於蜜粉源植物所能提供給它的報酬物——花蜜或花粉,或者它本身對這種報酬物所散發出來的氣味喜好,抑或是對這種植物花朵或其他的花部特徵喜好,並不具備足夠的判別和分辨能力。

一、蜜蜂不會自動識別有毒蜜粉源植物

蜜蜂是否會分辨植物的花粉或花蜜有沒有毒?一般而言,蜜蜂取食蜜粉源植物時,更多地依賴於蜜粉源植物所能提供給它的報酬物——花蜜或花粉,或者它本身對這種報酬物所散發出來的氣味喜好,抑或是對這種植物花朵或其他的花部特徵喜好,並不具備足夠的判別和分辨能力。

但也有研究表明:蜜蜂在有正常蜜源的情況下,傾向於採集有愉悅氣味的正常蜜源;而在正常蜜源缺乏的情況下,為了採集到食物,不得已去採集有毒蜜源。例如,苕子蜜流蜜末期蜜蜂會採集昆明山海棠蜜;白刺花流蜜末期蜜蜂會採集苦皮藤蜜;椴樹流蜜期蜜蜂採集藜蘆蜜。蜜蜂在採集蜜源植物時也會考慮到受益和傷害的比例,如果採集有毒蜜源的弊大於利,蜜蜂就會放棄採集,反之就會選擇採集。這種情況下,採集回來的有毒物質被混入到蜂巢中後,會致使部分蜂蜜含毒,而人和蜜蜂的中毒程度則依賴於所攝取蜂蜜中毒素的量而定,具有明顯的劑量效應。

二、有毒蜂蜜的大致特徵及中毒症狀

一般而言,有毒蜂蜜多為琥珀色或黃、綠、藍及灰色,以舌尖嘗試時,能感受到不同程度的苦、麻和澀的感覺。一些民間經驗稱,如果蜂蜜入口帶有苦味或者辛辣味,就是毒蜂蜜,這種說法其實只對了一半。以雷公藤毒蜂蜜為例,初入口時,確實有明顯的麻、辣、澀和苦等異味,但多吃一些之後,異味就會被甜味所掩蓋。而其他一些毒蜂蜜,則沒有明顯的不適口感,讓人難以分辨,因此,並非只要不含異味的蜂蜜就一定安全。

有毒蜂蜜中毒的症狀隨蜜源植物的毒性和攝入量的不同而不同。人誤食有毒蜜粉源植物後,其中毒症狀一般表現為噁心、嗜睡,甚至頭暈、手腳麻木、乏力、頭痛發熱、口乾舌燥等。如誤食後有此等症狀應該及時送醫院救治並保留相關樣品送有關部門進行檢測,以便對症治療。

據報導,有毒蜂蜜中毒的潛伏期最短為25~40min,較長時可達7天,一般為1~3天。中毒初期有噁心、嘔吐、腹瀉、腹痛等消化系統症狀,伴有乏力、頭暈、低熱、四肢麻木等。輕度中毒者僅有口乾、口苦、唇舌發麻、食慾減退等症狀,較重中毒者除有腹瀉伴有柏油樣便、血便等症狀外,還可出現肝臟損害等症狀,但無黃疸;重度中毒者會出現腎功能損害的表現,如少尿、血尿、蛋白尿,還有寒戰、高熱、尿閉、血壓下降、休克、昏迷、心律不齊,有典型心肌炎表現,最後可因循環中樞和呼吸中樞麻痹而死亡。

因此,蜂蜜產區有毒蜜源植物盛花期所產的蜜應謹慎對待,通常不宜食用。比如華中地區春季,黃色杜鵑花「羊躑躅」開花時,所產的蜂蜜往往含毒。而當蜜源匱乏時,例如天氣乾旱,蜜粉源植物泌蜜量少,蜜蜂往往飢不擇食,所採回的蜂蜜有毒的機率會大大增加。

蜂蜜中毒的搶救要及時,早期應立即進行催吐、洗胃和導瀉,洗胃可用淡鹽水或1:5000高錳酸鉀液,導瀉可口服硫酸鎂或硫酸鈉20mL。治療原則為採用對症或支持療法,重點保護心臟。可用「通用解毒劑」(活性炭2份、氧化鎂1份、鞣酸1份)20g,混懸於1杯水飲服,以吸附毒物。心、肝、腎、神經系統等實質性臟器出現器質性病變時,一般愈後不良,因此,嚴重者應及早送往醫院救治。

因此,在李時珍所寫的《本草綱目》一書中,就有「思游日,七月勿食生蜜,令人暴下霍亂」的記述。同時,在我國華北民間和一些山區群眾中也流傳「立秋後的蜂蜜不能吃」的說法,這就是因為夏末秋初開花植物的種類較多,特別是藜蘆、草烏等有毒植物進入花期,此時所產的蜂蜜較易含毒。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