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魯曉嵐:慢性肝病早期篩查的重要性

肝博士 發佈 2020-01-29T19:32:21+00:00

很多人認為自己是健康的,沒有危機意識,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期;殊不知肝臟病變往往是已經發展到很嚴重的階段才會爆發出來,此時肝臟功能可能已經無法再支撐人體的正常活動,甚至發展到無法挽回的地步,這就是健康理念嚴重缺失,不重視篩查而導致的問題。

記者:魯教授,您好!目前我國肝病患者越來越多,怎樣能有效降低肝病的患病率呢?

魯曉嵐教授:我國肝病患者總體雖然是在增多,然而肝病的構成還是發生了不少的變化。要有效降低肝病的患病率,篩查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只有早篩查,才能早發現及時治療,也才能減少傳播。我國B肝人口很多,近些年隨著健康理念的更新,人們對B肝的了解度和健康意識已經有所提高,但是依然不夠充分。很多人認為自己是健康的,沒有危機意識,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期;殊不知肝臟病變往往是已經發展到很嚴重的階段才會爆發出來,此時肝臟功能可能已經無法再支撐人體的正常活動,甚至發展到無法挽回的地步,這就是健康理念嚴重缺失,不重視篩查而導致的問題。

記者:那麼患者應該多久做一次檢查呢?

魯曉嵐教授:對健康人,每年做一次健康體檢,體檢時應該要包含B肝、C肝病毒抗體的檢測。對已知的B肝感染者,現在國內外很多指南都提到,慢性B肝感染的患者,在35歲或者40歲以後,尤其是男性,至少每年應該做一次檢查,有抗病毒指證時及時開始治療。但是如果只是以超聲作為體檢方式的話,是遠遠不夠的,因為超聲對一些小肝癌或者一些對比度不是很強烈的肝癌,準確性和敏感度相對較低。所以建議,體檢除了常規的肝功能檢測,B肝、C肝病毒指標以及相關腫瘤標誌物之外,應該每年至少查一次CT,每半年做一次超聲檢查,這樣才能提高早期肝癌的檢出率,減少病情延誤。

現在C肝患者也比較多,而且C肝已經有特效藥物,最多半年時間就能夠治癒,所以C肝也應該儘早篩查,發現就早期干預,不要等進展到肝硬化甚至肝癌的時候再去檢查,為時已晚。

記者:除了B肝和C肝,還有哪些因素會導致肝臟受到損傷?

魯曉嵐教授:脂肪肝是現在發病率最高的慢性肝病,還有藥物性肝病、免疫性肝病等。我們以前認為脂肪肝可能在20~30年左右才進展到肝硬化,但是也不盡然。我曾經做了一個脂肪肝流行病學回顧性調查,結果發現在這些患者中有很多僅10年左右就進展到肝硬化,甚至有些人已經出現明顯的冠心病、心梗的徵象,這其中酒精是一個很重要的促發的危險因素,如果再加上高血糖、高血脂等代謝異常危險因素增加,肝病進展的步伐就會加倍。

除此之外,B肝、C肝、脂肪肝等本身肝臟功能弱的人,在用藥時也需要特別注意,某些藥物的成分對肝臟是有損傷的,比如,通常的「感冒藥」,有些人感冒喜歡採取複合用藥的方式,正常的肝臟可以耐受,但對肝病患者來說,可能就無法耐受相同的負荷,出現肝功能異常。現在市面上還有很多保健品,我們也應該避免保健品濫用導致肝損傷。

記者:對於肝病患者您有哪些建議呢?

魯曉嵐教授:首先,肝臟是一個大化工廠,化工廠的生產是需要原料供給的。在肝臟能夠正常運轉的情況下,需要提供優質的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等等,而肝臟受損時,肝臟本身生產合成功能已經下降,更需要優質原料的供給,如高蛋白質的攝入,同時減少碳水化合物。

第二,應該把B肝、C肝、脂肪肝等的檢測也作為常規體檢項目,提高慢性肝病的早期發現率,提高健康意識和早期治療。

第三,很多肝病患者只檢查肝功能,而慢性肝病的評估往往是多方面的,還需要包含病毒定量、血脂、血糖、甲胎蛋白以及影像學等,有條件時建議做肝纖維化無創檢測的檢查。

第四,針對不同患者,檢查時限也是不同的,年輕的患者肝硬化發展風險相對較低,篩查時間可以在2年左右;到35歲以後,尤其是男性患者,最長篩查時間為1年;到40~45歲以後進入肝癌高發期,篩查時間應該在半年左右,除了超聲波還需要行CT檢查。

關鍵字: